前些天带ASG采购中心同事拜访客户在广交会见过且有下单意向的工厂。其中一家工厂规模蛮大,2亿营收,1000个工人,2万平方米厂房,但无奈价格实在达不到市场需要的预算。
回到酒店,连饭都吃不下。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在这一行耕耘了许多年,于是我试着发了信息询问是否有合适的工厂介绍。朋友很给力,立刻介绍了一家深圳工厂过来,随即发生了一件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
工厂老板娘说我的目标价区间努努力应该可以做到,邀请我去工厂拜访。我说实在抱歉啊,最近正在跑工厂,很快又要去中东出差了,腾不出时间。此时老板娘说了一句:“没关系,要不我们现在约个视频,我视频里展示下产线。”
我有些愕然,一看表现在已经是晚上的8点多,这么晚了居然还在工厂里吗?这个时间点,工人们难道不应该也下班了吗?光产线有什么好看的。
犹豫了一下,我打开跟工厂的视频通话,没想到老板娘此刻果然还在工厂里,而且产线上灯火通明正在开工。
说实话,我有些年头没有看到过这种情景了,当年刚毕业时流行三班倒,后来变成了两班倒,现在许多工厂又变成了早8晚6,有工开就不错了。更别提许多业务员,下了班就邮件不回电话也不接。
跟老板娘聊了约40分钟,她身上有两点让我非常欣赏。
1.努力。
面对问题,许多供应商总喜欢将三个字挂在嘴边,“做不到”。坦白讲,这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工作态度。
这个世界上的问题层出不绝,站在客户的角度,我们希望合作伙伴能够跟我们一起面对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教育我们“你为什么会有这个荒谬的要求”“这个问题我帮不了你”。
老板娘说:“你提出的这个目标价格区间,下限我可能很困难,但上限我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做到。因为假如我做不到的话,我就出局了,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了。”
这种以目标为导向工作态度,非常值得学习。
2.实在。
有的供应商很喜欢夸耀自己,这里也行那里也没问题,结果下单之后一堆问题。我理解人在面对自己想要拿到的东西时,总会不自觉地美化自己,正如同相亲时,原本月薪8千稍微美化到1.2万并不过分。但你夸大到3万就有些离谱了,毕竟接下来咱们是要搭伙过日子的。
但老板娘给我的感觉不一样,她会说自己刚刚搬了工厂,最近压力很大。客户的要价也越来越低,她也很焦虑。反正就是整宿整宿地睡不好,再加上物料成本越来越高,要不是负责采购的是自己老公,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吃回扣了......但她最近也在想办法,成立了降本增效小组,在努力实现客户的目标,绝对不能轻易放过任何一个客户。
东拉西扯一大堆,但一轮听下来,却很神奇地给我一种“real”的感觉。
工厂不可能没有任何问题,人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只展示好的一面,甚至夸大好的一面,只会给客户带来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
这也是为什么我常说,做采购要聪明,但做销售更重要的是真诚。
结束通话前,老板娘说她晚上12点之前会将正式报价表发给我,现在她需要先吃饭。果然,晚上11点35分,她将报价表发了过来。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些不都是外贸工作的基本操作吗?
事实并非如此,采购工作13年,我至少接触了数千家供应商,最大的感受之一就是“老板拼命揽客,业务拼命赶客”。
绝大多数的业务们,整天幻想客户一见面就能下几十个货柜的订单,而且最好只有一个型号,全用公司标准规格,不要提额外要求。
无论我们提出任何要求,答案不是“做不到”就是“公司规定”就是“我也没办法”或者“我已经尽力了”,而从来不会站在客户的角度,尝试去理解客户为什么提出这个要求,以及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客户的问题。
假如说这个问题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也就算了,关键是绝大多数在业务口中只拿到“sorry”的问题,当我们找到老板时,三两下就解决了。而且最大的问题是,为什么你就搞不定自己的老板,非得我们出手呢?到底是不愿意,还是没能力?
归根结底,大多数传统的销售:
一、不够专业。只知道产品的规格参数,且别说了解客户了解市场了,连产品与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工艺,生产标准,技术状况、检验标准等都不清楚。
二、目光短浅。只看到三两个月之内的订单,而看不到两三年之后的合作。说来我也能够理解,我当销售那会也从来不管明年客户会怎样,毕竟明年我在不在公司都还不知道呢。
三、搬运工心态。工厂说不行,就觉得真的不行,而没有从解决问题达成目标的角度,研究是否有别的办法。障碍在前,而非目标在前。
说No确实最简单了,因为什么都不需要干。
能够遇到这么努力的工厂,其实也是我们的幸运。于是尽管我自己没有办法去工厂,但还是拜托同事第二天替我跑一趟。
假如你也是努力、上进、以目标为导向的人,欢迎加入ASG采购中心的工厂群。我现在中东出差,拜访老客户+开发新客户+批发市场地推,相信结束行程后,会有更多的商机发布给大家。
外贸创业上门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