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结束后,客户消失了

职场   职场   2024-11-14 07:45   广东  

展会见面时我与客户相见甚欢,客户也表示了对我们公司和产品的兴趣。但是展会之后我给客户发信息,对方却突然不理我了。邮件没消息,whatsapp也从来都是已读但不回,为什么会这样?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大多数人只是将展会做成了展示产品、收集名片的渠道。没聊几句,就说“加个微信吧,我后续把电子目录发给你”“我迟点给你发报价”,眼睁睁地放过与客户直接沟通的机会,不了解对方背景,不清楚对方业务,也没能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本身公司有足够强的硬实力,否则哪个客户会记得我们?于是,他就只会在收到我们后续联系时,歪着脑袋想了5秒钟“这是谁”,然后“嗯不记得了,应该不是个重要供应商吧”。

根据ASG的实践,假如我们在展会现场不能够实现【进度】乃至于【成交】,后续再跟进时难度至少十倍以上。你可能觉得奇怪,现在的展会哪还有什么所谓的“成交”?确实,B2B业务动辄以年为单位,即使客户再怎么喜欢我们,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把订单下下来。

但是,“成交”的就一定只能是“批量订单”吗?

以ASG的采购代理业务为例,我们就设计了如下推进策略。

我先帮你在展会找工厂吧。199美金/天。

我先帮你验货把控质量吧。199美金/天。

我先帮你计划工厂拜访吧。199美金/天。

我先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吧。249美金/天。

我们先合作一个月看看吧。3000美金/月。

………………………………………………

在这个策略下,刚刚过去的广交会我们成交了10+个客户,其中约有70%客户最终跟我们签署了年度合作协议。

这个其实就是“登门槛效应”,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后续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用在国际贸易的领域,就好比假如客户答应了去我们工厂参观的请求,后续就更容易付费购买样品。而一旦付费购买样品,后续就更容易成交试订单。接受试订单之后,后续则更容易成交批量订单。

这也意味着,那些能够跟我们在展会后保持紧密联系乃至取得结果的客户,大概率是那些在展会现场时,我们就取得某种程度“小结果”的客户。而要实现这一步,离不开我们展会时对客户的业务与需求的判断。譬如:

1.客户的主营业务(how do you make money)与生意属性是什么?进口商、电商、品牌商、批发商还是零售商?品类多不多?客户的业务能力主要是运营,销售还是采购?

2.客户的对接人是否决策人?决策人是否有钱、有资源、有能力?

3.客户是否对我们建立了足够的信任?是否愿意与我们交流对方的生意和需求?

4.客户的要求是否明确?我们是否清晰客户某个具体要求背后的需求乃至动机?

5.客户是否有痛?痛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6.假如新项目,立项了吗?项目要求完成时间清晰了吗?项目有较为清晰的预算水平吗?是否知道这个预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7.我们是否有匹配需求的方案?我们是否简单清晰地将大致方案解释給对方?客户是否对我们得大致方案表示认同?

当能够做到这个程度时,我们对于该客户是否能够实现快速出结果,自然就有了一个八九不离十的判断。

那到底应该如何了解这些信息呢?只有通过沟通,而且必须是面对面沟通,至少是网络会议沟通。因为无论通过邮件还是whatsapp,文字从来都只有跟进功能,而不具备销售推进职能。

分享一个实际例子。136届广交会时,ASG摊位来了一个客户,开口就问:can you set up a office in China for me?(估计是看到了我们海报上的那句you own office in China),小伙伴当然回答YES,之后非常专业地跟客户说“与我们合作,相比自建办公室其实更划算”。但是,她遗漏了一个很关键地问题,那就是“客户为什么想要一个中国办事处,是不是当前业务遇到了哪些问题?”

刚好我经过会议桌,小伙伴拽了我坐下来,于是我直接问了对方这个问题。之后客户拿起纸笔,开始描述起他的业务。原来他是一个PCB行业的设计师,之前的业务流程是接单之后下给中国工厂,再由工厂发给海外。一来一去下线客户学精明了,直接跳开他下单给了工厂。于是,他开始在中国找了一个朋友帮忙揽货,能够保护工厂的信息。但这种操作也有问题,譬如朋友只是帮忙,并无商业关系。一次两次可以,长期肯定不行,再加上朋友也没办法帮他做寻源品控方面的工作,现场他还掏出手机给我们看他的聊天记录,关于他当前遇到的一个收付款问题。基于上述,他萌生了自建办事处的念头。

然而这个念头可行吗?实际上并不可行,因为他的订单体量还没到这个程度。客户号称年度订单量100万美金,但我猜可能也就是50万美金左右,这个体量压根支撑不起一个自有办事处。

聊到这我心里基本就有谱了。我围绕这件事情介绍ASG能为他做的事情。客户听完表示very interesting,说他会思考一下然后再跟我们开会推进。至此,我判断客户有兴趣有信任有需求有痛点,接下来的沟通,就可以围绕具体合作方案与报价进行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每次沟通都必须带有目的性,即使有时必须瞎聊活跃气氛拉近关系,也应该在时机恰当时,面色一正说“i have a samll question”,之后把沟通内容拉到我们最关心的业务问题上。而不能跟客户天南地北聊了一通,甚至长达30分钟、60分钟之久,之后一复盘,发现话题都在风花雪月,但我们对客户的业务与需求一无所知,客户对我们能做的事情也懵懵懂懂。之后即使能够成交,也不过“盲婚哑嫁”“瞎猫碰上死耗子”,不具备可复制性。

综合上述,之所以展会一结束,客户就消失,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在于我们在展会现场的工作没有做到位。

最后,ASG将于11月25日出海中东,我们将于24日(星期天)在东莞举办一场主题为【海外展会主动开发+批发市场地推】的内训。即使你没办法与我们一起出海,来参加培训为以后的展会工作做准备,也是一件好事情。

P.S.随着业务量的扩大,ASG采购中心正在扩大供应商群,已经开启第6群,欢迎工厂朋友或拥有核心资源的贸易商朋友入群,我们所有的实单采购询盘,都会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布。




外贸创业上门徒


丹牛
十年2B创业者,九年实战分享官。《外贸大牛的术与道》《外贸大牛的营与销》《第一次做生意》作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