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群里有一个案例。小伙伴是客户的采购代理,客户指定了某个供应商让TA联系。可是在小伙伴联系了供应商后,供应商却各种不配合,说“公司的业务员只对接国外的客户,所以我也不知道应该叫哪位同事跟进你比较好。抱歉啊。”反正就是用各种看似礼貌的话语拒绝对接。
为什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呢?
原因一:一些工厂还是传统思维那一套,不喜欢跟贸易公司/中间商对接,觉得他们没单、不专业、事还多。假如贸易公司很懂产品和行业,显得很专业的,工厂又会觉得“这该不会是同行来套价格的吧”。
原因二:一些贸易公司/中间商也确实不专业。这种所谓的不专业并不是体现在“是否懂产品和行业”,而是体现在对【采购】的不专业:自我介绍没有,问去哪个市场不说,询问是否有进度也没下文......给人感觉就是随便问问价,要要目录,并没有“实单”。
在这种情况下,别说拿到足够好的支持了,甚至可能连目录都要不到。
那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一直以来的观点,都是初次接触供应商,咱能不能不要再通过邮件和微信了?
雷老师前段时间的帖子里说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著名高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教授Albert Mehrabian的研究:
我们判断是否喜欢一个人时,对方释放的三个信息来源(肢体语言、语音语语气调、语言)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多大呢?Mehrabian的研究发现,肢体语言可以传递出55%的信息,语调可以传递出38%的信息,语言只能传递出7%的信息。
假如语言本身能够传达的信息都只有7%,干巴巴的文字就更不用说了。
请至少通过电话沟通将双方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来,后续再通过邮件、微信等渠道。否则,我们怪不了工厂拿捏我们。
基于最近见到不少类似案例,我计划在8月29日(星期四)晚上8点,开一场关于“如何拿捏供应商”的直播,从“海外客户-供应商”以及“贸易公司-工厂”两个角度,跟大家进行详细阐述。
看看时间表,直播时我应该在ASG华南大区办公室,感兴趣的小伙伴也欢迎到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