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完整内容
请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于达、程涵
7月27号,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咱们北京的中轴线被正式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强调一下,咱们给中轴线申遗的正式名称,叫“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
既然中轴线申遗成功了,咱必须得再聊聊这个话题啊!所以,我们打算概括性地跟您回顾一下这条中轴线的历史由来,讲一讲它对于咱们北京城的最重要的意义,顺便给各位解答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为什么偏偏是咱们北京的中轴线,能够成为世界的遗产?
选址金中都,修建元大都
1264年,一个名叫刘秉忠的人,给当时的元世祖忽必烈打了一份报告,报告就一个中心思想,请求忽必烈定都于燕——也就是咱们今天的北京城。
刘秉忠
说起这位刘秉忠,那可是忽必烈身边最重要的亲信之一。早在1251年忽必烈还在做藩王的时候,他曾经在今天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开设了自己的幕府,由于这里挨着金莲川草原,所以这个幕府也叫金莲川幕府。
早在那个时候,刘秉忠就已经加入了忽必烈的麾下,成为了他最信赖的重臣。那刘秉忠为什么要建议忽必烈定都在北京城呢?
刘秉忠知道,以忽必烈的雄心壮志,当然不会只满足做一个蒙古大汗,而是想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皇帝,而如果要想控制辽阔的中国,老住在你那个蒙古草原上显然是不够的,你得住得离中原近一点才行。北京的位置正是北方游牧文化和南方农耕文化的分界线,要是在这建一座都城,那不正好就处在天下的中心,你忽必烈也能算是真正的天下之主了嘛。
忽必烈很满意,那你就替我去现场看一看,把那儿宫殿修一修,咱直接搬过去拎包入住得了。
然而,去了之后他才发现,那里的房子真是要不得了,因为金中都之前就被人焚毁了!谁干的?也不是外人,正是你忽必烈的爷爷——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
旧都城是要不得了,那咱们盖个新的不就行了嘛。于是,刘秉忠带上自己的学生,也是后来著名的科学家的郭守敬,再加上一个来自于中亚的色目人建筑师也黑迭儿,开始了新城市的选址工作。
最后,他们看中了金中都的东北方,也就是以前金国离宫的所在地。
这地方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有一片湖泊,这就可以解决未来城市用水的问题,要说这片湖泊各位也不陌生,它就是咱们北京城今天的南海、中海、北海直到什刹海这一大片。
以中为尊,确定中轴线
要想修建一座城市,就先要做好城市的设计规划图,而要想画出一份准确的规划图,定好一条中轴线又是重中之重,这又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去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里找答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着强烈的“以中为尊”的观念,就是中国的“中”字。咱们看看这个字,它是一条竖线穿过一个“口”字。如果我们把这个中字想象成为一个城市的平面图,那这一竖就是城市的中轴线,是这座城市的脊梁,也反映出基于所谓天道的秩序关系。
在隋唐以前,这样的观念其实还没有那么强烈,所以您看西安、洛阳这样的古都,都是先定好宫殿,再画出那种方块状的坊巷布局。
不过从南宋以后,古人这种“以中为尊”的观念开始越来越强烈。
到了刘秉忠这个时代,文人们更是觉得只有有着清晰中轴线的城市,才算是井然有序的理想城市,所以在设计城市的时候,就一定要先定中轴线,再以中轴线为标尺,确定四周方位。
刘秉忠又是如何为新城选定中轴线的呢?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当然是要参考这里的地理条件,好好规划测算得出来的。
不过对着忽必烈他可不会这么说,他直接告诉忽必烈:这条线是我拿先天八卦算出来的!一定大吉大利!
也不是刘秉忠忽悠,而是那会儿的大汗都信这一套,你跟他讲这个,他不紧不怀疑,反而还觉得你特有本事!
总之,在定好中轴线之后,刘秉忠按照古代《周礼》的规定,设计出了一座四四方方的城市结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都有一座城门,城市结构遵照“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也就是以宫殿为中心,南面是治国理政的朝堂,北边则是繁华的商业街市,东边是祭祀祖先的宗庙,西边则是祭祀天地的社稷坛。这座经由刘秉忠一手打造出来的城市,就这么成为了大名鼎鼎的元大都。
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当然,我们都知道今天北京城的很多建筑,包括中轴线上的建筑,显然不是刘秉忠当年留下的。
今天中轴线上能找到的元代文物,应该只有中轴线北段、什刹海边万宁桥下的镇水兽了。
之所以我们今天见到的北京城中轴线,依然能保持刘秉忠设计的基本格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明代的一位皇帝,他是刘秉忠的铁杆粉丝,名叫朱棣。
一轴贯古今,整修延伸到至今
永乐皇帝登基后,心心念念的一件大事就是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来。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处理一件大事,就是先把北京城重新整修起来。这北京城到底遭遇了什么?为什么需要派人重修呢?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层出不穷。等到明朝建立、发动北伐,一路攻占北京城以后,曾经辉煌的元大都,经过战乱基本上已经破败不堪了。
从永乐十五年起,朱棣开始了迁都北京的计划,他先定了个基调,一定要维持刘秉忠原先的规划,要有一条中轴线,然后要按照中轴线安排各种建筑。
与此同时,朱棣还提拔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比如出生于苏州香山的蒯祥。
说起这位蒯祥,他出身于木工世家,被朱棣起用的时候才不过20多岁。可这小伙子绝对是个建筑天才,他设计的建筑物,大到宫殿庙堂小到亭台楼阁,全都和朱棣心目中的审美无比贴合。于是,朱棣把设计新皇宫的大任委托给了蒯祥,而他也果然没让皇帝失望,设计建造了紫禁城的三大殿以及天安门。
由于他设计的建筑太让朱棣满意了,皇帝直接送了他一个绰号,管他叫“蒯鲁班”。
总之一句话,正是靠着蒯祥等一批工匠的手,刘秉忠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在永乐时期,紫禁城、太庙、社稷坛,以及当时还处在城外的天坛、先农坛,这一大批国家工程拔地而起。
最重要的是:一座雄伟的钟鼓楼矗立在以前元大都中心台的位置,成为了整条中轴线的北起点。
可以说,朱棣让人打造的北京城,原样复制了刘秉忠设计的中轴线布局,当然也有一点不同,中轴线的南段向南做了延伸,一直拓展到了城市的外围。
等到明朝嘉靖皇帝继位后,由于城市人口增加,需要对北京城进行扩建。可是我们也知道,那会的明王朝家底已经不怎么宽裕了,朝廷只能偷个懒,在南边扩建了一个所谓的外城,让这座城市变成了一种凸字型的结构。
不过,城市的中轴线是必须要保持不变的,嘉靖皇帝只是在祖宗留下的基础上,让人把中轴线继续向南延伸,一直到了永定门一带,就这样,这条由刘秉忠设计,经过元、明两朝多位皇帝扩展延伸的中轴线,至此基本定型,它的总长度超过了8公里,线上串联起了永定门、正阳门、棋盘街、千步廊、紫禁城、景山、地安门、万宁桥直到鼓楼等众多建筑物。
一条中轴线上蕴含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也就此成为了这座帝国都城的“脊梁”和“灵魂”。
在此之后的清王朝基本延续了明朝的城市设计,也使得今天的我们,在跨越了元明清三朝700多年的历史后,仍然能够触碰到这条中轴线。
二十世纪初,中国近现代古建筑学家朱启钤,曾发起成立了“中国营造学社”,这个组织汇集了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陈明达等一大批学术精英,他们对建筑典籍的研究,特别是对古建筑实例的调研,达到了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新高峰。
而他们为中轴线做出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完成了对中轴线上一系列古建筑的测绘工作。
这一方面是为了认识和研究中国古建筑,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在这些建筑衰败之前,将它们的图样保存下来。
等到抗战爆发后,因为担心中轴线上的建筑物遭到破坏,朱启钤曾经组织北京天津两地高校建筑专业的学生,再次对中轴线进行了一次精密测绘。
这次测绘留下了700多幅实测图纸,它们成为了上世纪四十年代对中轴线古建筑最完整、最翔实的记录,甚至为如今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的编制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时至今日,北京的中轴线在保存原有样貌的情况下,自身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的影响,它在同时向着南北两个方向不断延伸。
往北的话,中轴线上新增加了鸟巢、水立方、奥林匹克公园等一大批新建筑。往南的话,则是可以一直通向作为今天北京重要大门的大兴国际机场。
作为新入选的世界遗产,这条北京的中轴线见证着这座城市千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它也就此成为了这座城市最当之无愧的代表。
就如同世界遗产委员会在批准中轴线申遗成功时给出的结论:“北京中轴线”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和 “中”与“和”的哲学思想,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成熟阶段的杰出典范,代表了世界城市历史中的一种特有类型。
换成我们都能理解的通俗说法那就是:北京的中轴线是北京城所特有的,足以让所有北京人乃至中国人都为之骄傲与自豪!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