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冯旭芳 王佳桐|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可为、有为与善为

文摘   教育   2024-07-20 09:30   江苏  




作者:冯旭芳,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王佳桐,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副教授



摘要:非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遗产,其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职业教育凭借其专业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成为赋能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具有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广泛的社会支持等赋能非遗传承的“可为”优势,通过人才培养、产学研创结合、文化传播职业教育;非遗传承;可为;有为;善为与影响力等实现赋能非遗传承的“有为”成效。为此,从注重资源分配与整合、提升教学质量与实效性、防范市场与商业化风险、实现教育与传承有效融合、推动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等方面提出“善为”之策,并对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可为”“有为”与“善为”之间的辨证关系进行分析,以期打造一个既尊重传统又拥抱创新的非遗传承教育生态,为非遗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职业教育;非遗传承;可为;有为;善为



在全球文化多样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标识,更是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传统的非遗技艺面临着失传风险。因此,寻找有效的传承途径,激发年轻人对非遗的兴趣和热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2017年,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强调:“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1]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职业学校聘请技能大师、劳动模范、能工巧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等高技能人才,通过担任专职或者兼职专业课教师、设立工作室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能传承等工作”。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人才的使命。在非遗传承语境下,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承载着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重任。因此,深入探讨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可为、有为与善为,探讨职业教育在赋能非遗传承过程中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强化实践成效、平衡保护传统与创新传承,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可为: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优势潜力

职业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场所,具有专业性和技能型的特点,在非遗专业开设、校企合作以及非遗人才供给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2]。职业院校专业化的师资力量、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及广泛的社会支持,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可为”条件,为非遗技艺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专业化的师资力量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的前提,是非遗人才培养的保障[3]。职业院校聚集了一批既具有精湛非遗技艺,又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非遗师资。教师通过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学习培训,能够将复杂的非遗技艺分解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教育教学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非遗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刻了解非遗项目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操作要领。此外,职业院校还积极加强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交流,引非遗传承人、工匠大师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邀请他们走进校园、走进课堂,向学生展示高超的非遗技艺,分享成长的经历和经验心得,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宝贵的实践指导和精神启迪,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此外,职业院校鼓励教师开展非遗技艺保护和传承的课题研究,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并推进科教融汇育人,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料与案例,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学习技艺的同时,也能了解非遗技艺的最新发展和前沿动态。

(二)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

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教育的显著优势。首先,高质量的设施设备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坚实基础。职业院校通常配备现代化的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这些设施为学生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特别是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不仅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还配备了先进的工具和设备,使学生能够在接近实际操作的条件下练习非遗技艺。其次,专业化的课程与教材建设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重要支撑。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发挥其专业性和系统性优势,为非遗传承量身定制一系列专业课程和教学活动[4]。因非遗项目皆具有鲜明地域性特征,职业院校结合非遗项目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发非遗特定专业课程,编写特色教材,课程内容不仅包含非遗技艺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艺,还包括区域文化和产业发展、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等,帮助学生全方位了解和掌握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和技术要求。此外,职业院校还通过整理非遗技艺的传承谱系和技艺手册,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参考资料。再次,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有力支持。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不同于普通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偏重设计“实地调研、实习实训、项目学习”等实践性强的教学活动和任务,为学生创造近距离接触非遗的机会,增强学生学习的现场体验感,提升其对非遗技艺的理解和实操能力。最后,职业院校还可以利用在线教育、虚拟现实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灵活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三)广泛的社会支持

黄炎培先生认为,社会性和跨界性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5]。广泛的社会支持是非遗传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首先,政府通过政策支持、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等支持职业院校开设非遗相关专业、鼓励企业参与非遗保护项目,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政策保障。其次,紧密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习实训机会。校企合作企业通过参与课程开发、共建实习实训场地或赞助非遗活动,参与到非遗传承教育实施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也能让企业培养和预定符合自身需求的专业人才。最后,社区是非遗活动的重要场地。社区通过组织非遗节日、展览和工作坊,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本土化和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和居民能够直接参与非遗的学习和传承活动,增强对非遗传承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有为: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实践成效

为了推进职业教育与非遗的有效结合,教育部、文化部、国家民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强调,“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相结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研究和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6]。因此,在非遗传承过程中,职业教育不仅具备“可为”的潜力,更要在实际操作中展现出“有为”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创结合以及文化传播与影响力三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为非遗持续发展注入新活力

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人才培养成果显著,为非遗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实践证明,对非遗传承人的教育培训,可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对贫困地区群众的教育培训,可在保护和发展非遗的同时提高其生活收入;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教育培训,能够较快地扩大非遗保护和传承的群体。[7]首先,职业院校通过专业的教育与培训,培养了一批具备非遗技能与知识的新一代传承人。新一代传承人在接受全面的非遗技艺培养培训后,不仅技艺娴熟,对非遗的深层文化价值也有深刻理解。他们通过参与非遗项目制作、展示和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文化认识。其次,非遗专业学生在成为非遗项目的传承者、研究者或推广者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和科学研究,不断探索非遗技艺的新应用和新形式,推动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设计理念的融合,不仅丰富了非遗项目的内涵,也提高了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最后,职业院校在非遗传承教育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设计各种创新实践活动和团队合作项目,学生不仅提升了个人技能,也学会了在团队中发挥作用,这样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非遗技艺。

(二)产学研创结合推动非遗产业化良性发展

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另一个“有为”体现在产学研创结合方面。通过与非遗相关行业企业合作,校企不仅共同研发出了新产品、新技术,还推动了非遗文化的商业化与产业化,增强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首先,职业院校积极与非遗相关的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和产品,不仅促进了非遗技艺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提升了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价值,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获得与行业标准相符的实战经验,从而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产业园区的集约化管理和资源共享,也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非遗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提供有力支持。职业院校通过与政府和企业的紧密合作,积极参与构建非遗产业园区,推动非遗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非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扩展,加速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后,职业院校还强调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的结合,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将非遗技艺与年轻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兼具传统特色和现代时尚的非遗产品,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使传统技艺得以在现代社会中持续传承与创新。

(三)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拓展非遗传承空间

职业教育在非遗文化传播与影响力方面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有为”。首先,职业院校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如专题讲座、文化展览及传统表演等,有效地向师生普及了非遗知识,同时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这些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和教师对非遗传统的理解与兴趣,还加深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职业院校通过与社区的紧密合作,将非遗文化活动引入社区,让更广泛的民众直接参与和体验非遗的魅力。通过实际参与到传统手工艺制作、民族音乐和舞蹈表演等活动中,社区居民能够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性,这不仅增强了社区的文化生活质量,也促进了非遗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再次,职业院校积极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和传播手段,扩大了非遗项目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职业院校建立专门的非遗推广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开设文化大讲堂等,发布非遗相关的新闻资讯、展示非遗作品和分享非遗故事。数字化平台的运用不仅极大地提升了非遗的可达性和互动性,也使得非遗的故事和价值能够触及更广泛的群众,为非遗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可能。最后,职业院校还通过举办国际非遗文化交流会、参加国际非遗展览和演出等,凸显“非遗+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非遗传承方式,推动非遗文化的跨国传播,提升非遗国际影响力。

三、善为: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策略探索

职业教育在赋能非遗传承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此,可从资源分配与整合、教学质量与实效性、市场与商业化风险、教育与传承融合、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等五个方面,对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的挑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善为”之策。

(一)注意资源分配与整合,助力非遗相关专业发展

资源分配与整合是确保非遗相关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面对非遗专业资源相对匮乏和竞争激烈的现实挑战,职业院校和教育部门需采取积极措施以确保非遗相关专业公平获取必要的资源支持。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非遗传承教育的长期价值与文化重要性,从资金分配、设备更新和教材建设上为非遗专业提供资源倾斜,包括增加财政投入,聘请非遗传承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持续开发和更新教学资源等。其次,职业院校应加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包括政府、行业企业和文化部门、研究机构等,通过相互合作为非遗专业带来更多的发展资源。如与非遗企业合作,共设非遗工坊、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等,既能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创新研究的平台,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所需的专业技术和创新支持。最后,职业院校与地方政府及文化部门应共同努力提高非遗的社会认知度和市场接受度。通过组织非遗文化节、展览和演出等公共活动,可以有效地将非遗艺术介绍给公众,增强社会对非遗价值的认识与支持。非遗活动举办不仅能够增加非遗项目的可见性,还有助于培养公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尊重,从而为非遗专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和文化基础。

(二)提升教学质量与实效性,强化学生非遗技能形成

提升非遗传承教育的教学质量与实效性对保证学生掌握复杂非遗技艺至关重要。通过提升师资水平、强化实践环节、创新教学手段和注重地方特色,可以全面提高非遗传承教育的效果。首先,强化非遗师资教学能力。职业院校要为非遗教师明晰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持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并吸引和聘请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到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充实非遗教师团队。要鼓励与引导教师积极参与非遗实践、研究和创新,及时掌握和了解非遗最新行业发展动态。其次,强化非遗实践教学。在非遗教学中,要增加实践操作项目、实训实习课程和创新创业孵化,通过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促使学生能够在实操中融汇贯通理论知识,并真正了解和掌握非遗的文化价值和技能要点。再次,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当前,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字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在非遗教学中,职业院校可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人工智能(AI)等现代科技手段为非遗传承提供新途径。如:利用VR技术可以虚拟再现非遗技艺的操作过程和场景,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反复练习和体验;利用AI技术智能分析和优化非遗技艺,为技艺改进和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模块化课程进行因材施教,优化学习成果。最后,鉴于非遗项目的地域性特征,职业院校应依据地方非遗的具体情况开发课程和实践项目,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还能放大地方非遗品牌的传播效度,确保非遗传承教育能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

(三)防范市场与商业化风险,促进非遗产学研创可持续发展

非遗产品能在市场导向下进行工业化生产,但在利益引导下也容易使产品的核心价值趋向“单纯追求利润”[3],因此在非遗的商业化和市场发展中,确保文化的原真性和防止过度商业化是核心挑战。首先,政府与职业院校应携手建立严格的非遗产品质量监控和认证体系,保证非遗产品不仅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同时也能够真实地传达其文化价值。这种监控机制不仅应覆盖产品的质量,更应涵盖其文化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其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仿冒、侵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市场环境的公正性。要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为非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非遗传承产学研创机构则可以推动设立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最后,政府部门应引导非遗产业的可持续方向。政府可以实施支持政策,促进非遗与现代科技的融合,推动非遗产品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扩大其市场影响力;同时,鼓励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协同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既具有文化价值又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非遗产品。

(四)实现教育与传承有效融合,激发学生非遗兴趣形成

非遗传承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果非遗无法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会违背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初衷,也将无法实现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传承与职业性发展。在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应努力构建非遗与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可实践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制定完善非遗职业人才培养计划[8];应注重教育与传承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掌握技艺的同时,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为此,一方面,要优化非遗课程体系,将非遗技艺和文化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深入挖掘非遗的文化根源和技术特点,系统设计和实施非遗课程教育。非遗课程体系不仅应涵盖传统技艺的保护、修复和传播等基本知识,还应包括非遗文化的现代应用和创新方法,以及相关的市场化策略;其课程设置还应注重跨学科的融合,与文化遗产学、艺术历史、社会学等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非遗文化熏陶。职业院校要组织讲座、研讨会、实地考察和文化节等多样化的非遗交流活动,创造丰富的文化体验环境,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和体验非遗文化。此外,还要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指导。通过传承人的亲身示范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和文化内涵。如此,文化熏陶与技艺培训同步进行,形成理论与实践、学习与体验的互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五)推动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赋能讲好中华非遗故事

在全球化背景下,非遗项目的国际化与跨文化交流日益重要。从文化角度来看,“非遗”技艺根植于所处的文化土壤之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跨文化迁移和国际化过程具有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技能知识融合创新的内生属性。职业院校应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非遗走向世界舞台。首先,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可以通过与国际教育机构、文化组织、非遗保护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搭建国际合作平台,促进非遗技艺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举办国际非遗文化节、展览、论坛等活动,邀请全球非遗传承人、研究者和爱好者参与,共同探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路径;同时,组织国际研学和交流项目,让学生和教师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非遗技艺,加强文化理解和认同。其次,推动双语教育与跨文化课程开发。建议在职业院校开设双语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开发跨文化非遗课程,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非遗技艺;通过引进外籍教师、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等方式,丰富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非遗传承人才。最后,利用新媒体与数字化手段。可以利用社交媒体、视频平台、虚拟现实(VR)等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向全球观众展示非遗技艺和文化内涵,通过制作双语视频、虚拟展览、在线课程等形式,降低文化传播的门槛,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中华非遗文化;加强与国际学术机构的合作,开展非遗相关的国际研究项目,通过联合出版、学术会议、课题研究等形式,推动非遗技艺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非遗研究的国际水平。

四、可为、有为与善为的辩证关系分析

探讨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作用时,“可为”“有为”与“善为”三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辩证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揭示了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潜力、成效和方向,也体现了教育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动态互动。

(一)“可为”是“有为”“善为”的前提和基础

“可为”指的是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教育中所具备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与社会支持。具体而言,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可为”的核心要素,这些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非遗技艺知识,还擅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非遗知识和技能。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是“可为”的重要保障,高质量的设施设备、专业化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能够确保教学活动的质量和实效性。广泛的社会支持是“可为”的关键支撑,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大力支持和参与,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和发展机会。这些“可为”的条件和资源共同构成了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中“有为”和“善为”的前提和基础。

(二)“有为”是“可为”“善为”的目标和结果

“有为”则是指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取得的实际成果和贡献,主要包括培养掌握非遗技艺和理念的新一代继承人、推出创新的非遗产品和技术、扩大非遗的社会影响力等多个方面。“有为”成果不仅体现了职业教育在赋能非遗传承中的实际作用和价值,也是“可为”因素得以充分发挥的结果;同时,“有为”还反映了“善为”的深远影响,通过维护传统文化的真实性和在创新中的文化适应性,以及通过教育和社会活动扩展非遗的社会影响,提升非遗传承教育活力。换句话说,“有为”是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追求的目标和最终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可为”的实施效果,也体现了“善为”的价值旨归。只有通过系统的教育与实践,培养出具备非遗技能与知识的新一代传承人,推动非遗的发展,同时确保这一过程符合文化传承的价值和责任,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有为”,从而不仅促进非遗技艺的传承,也能加深社会对非遗文化价值的理解和尊重,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可为”因素的持续提升和完善。

(三)“善为”是“可为”“有为”的深化和提升

“善为”是职业教育在非遗教育传承中,基于“可为”优势和“有为”成果的进一步深化和提升,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确保非遗技艺的长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善为”不单是对现有教育资源和成果的有效利用,更体现为对未来非遗传承的战略性布局和系统性规划,包括从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到教育实践的各个层面,强调了在现有成就基础上,如何通过创新的教育方法、合作模式及技术应用来优化非遗教育体系,提升其在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适应性和影响力。此外,“善为”也意味着在非遗传承教育和传承活动中积极引入道德和文化考量,确保这些活动不仅在技术上成功,而且符合社会伦理和文化可持续性的要求,通过这种全面和前瞻性的策略实施,职业教育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的“有为”成效。

(四)“可为”“有为”“善为”之间良性互动的实现

实现职业教育在非遗传承中的“可为”“有为”“善为”,需要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首先,职业院校必须具备“可为”的资源条件,包括专业化的师资队伍、高质量的教学设施、丰富的教育资源以及紧密的行业合作,为非遗传承教育提供坚实保障。在具备“可为”条件的基础上,职业院校能够实现“有为”的目标,才能在非遗传承中取得积极的成果和显著的成效。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师资力量,增强实践教学环节,职业院校能够培养出一批既掌握非遗技艺又具备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然而,要确保非遗传承的可持续性,仅仅做到“有为”是不够的,还需要“善为”的策略支持。“善为”强调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解决面临的各种挑战,确保非遗传承教育的长期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只有实现“可为”“有为”“善为”的良性互动,才能打造一个既尊重传统又拥抱创新的非遗传承教育生态,为非遗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引用格式:

冯旭芳,王佳桐.职业教育赋能非遗传承:可为、有为与善为[J].职教通讯,2024(06):32-39.


END


你“在看”我吗?


职教通讯杂志社
《职教通讯》是中国职教界重要的主流媒体,创刊30多年来,始终坚持“宣传职教,研究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刊宗旨,逐步形成了切合时代脉搏,贴近职教实际,聚焦职教热点与难点,关注职教改革与发展,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