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海观潮】庄西真|高要有高的样子

文摘   教育   2024-07-12 10:57   江苏  




高要有高的样子


再有几年,我就到孔子说的“耳顺之年”了。最近会时不时地想起自己已经过去的50多年春秋岁月,想来想去的,发现这么多年,我好像就生活在“××要有××的样子”这一句话中。
我在家里排行老大,有两个弟弟。小的时候,每当和弟弟们在一起干农活,比如在大热天里锄地(松土除草),不像工厂里干活从几点到几点卡的比较死,农村里干活往往会根据地块或者活计多少安排时间,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活没干完不能休息吃饭。实际上,我们兄弟都不想再干下去了,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说,“哥哥要有哥哥的样子”,我就只能继续干下去,硬撑着把活干完。上学的时候,从学校回到家里,父母会问一问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稍有差池,又会提醒我,“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等我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当了中学教师,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止一次地听亲朋好友、领导同事跟我说,做教师的不容易,“教师要有教师的样子”。等到了高校里做职业教育研究后,教学之余,会受邀以“专家”的身份出去作报告、参加项目评审之类的活动,时间一长,有意无意地会听到别人的议论,说“专家要有专家的样子”,发表的意见不能和普通老百姓说的一样。……,这样的例子还能举出来很多。
“××要有××的样子”是中国老百姓常用的语言。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解释,“样子”是“作为标准或代表,供人看或模仿的事物”。而“标准”,按照字典上的解释,是指衡量事物的准则,是榜样、规范。将“样子”转换一下,实际上,就是指“形象”“行为”。人们常说的“××要有××的样子”,实际上就是指,既然是“××”,就要符合于作为“××”的标准、规范,就要表现出与标准、规范相称的形象、行为。那么,到底什么叫“样子”呢?如果用哲学语言完整地下一个定义,我认为,所谓“样子”,就是指一定主体基于其内在的本质而表现出的外部状态和面貌,通过中介渠道的传输,由客体接受而形成的关于主体面貌的总的感觉、印象、认知和判断。××的“样子”,就是“××”基于自身本质而表现出的行为状态和面貌,通过向外部展示和传输某种信息,然后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的总体面貌的认知结果和价值判断。人们头脑中对“××”都有一个“理想型”——这个“理想型”可能来自人们长期在社会互动后的约定俗成,比如教师就要有渊博的学识,所谓学高为师;也可能来自制度文本的正式规定,比如《教育法》中关于教育的规定。当我们在说“××要有××的样子”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在表达对某人、某事的看法,是用这个“理想型”臧否人物、评陟高低、表达失望、寄以厚望。
因为是教师,我特别留意周围人对教育的看法。有不少认识的人跟我说,你是教育工作者,你看看现在的教育,哪里还有教育的样子。我想他们有对我国教育的不满意,但更多的是期待,只是希望我们的“教育要有教育的样子”。
那教育究竟应该要有什么样子呢?“教育”是指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根据受教育对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评价标准的不同,教育又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我们说“教育要有教育的样子”,可以具体为“高等教育要有高等教育的样子”“职业教育要有职业教育的样子”“义务教育要有义务教育的样子”,等等。上述三类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这在法律上说得很清楚。1999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职业教育,是指为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使受教育者具备从事某种职业或者实现职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等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而实施的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简言之,“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样子、“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样子、“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样子。就拿高等教育来说吧,我认为,如果没有培养出来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不是人才),“高等教育就没有高等教育的样子”。
对于我来说,“××要有××的样子”这句话是个信号,我要从这句话中分析我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进而来改善自己的社会形象,达到名实相符、才职匹配。个人如此,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

来源:《职教通讯》2024年第06期



你“在看”我吗?


职教通讯杂志社
《职教通讯》是中国职教界重要的主流媒体,创刊30多年来,始终坚持“宣传职教,研究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办刊宗旨,逐步形成了切合时代脉搏,贴近职教实际,聚焦职教热点与难点,关注职教改革与发展,融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于一体的办刊特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