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购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中,订单流程的自动化一定是排在最优先级的。原因在于,企业ERP系统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体系,是财务管理和合规控制的重点,而订单流程作为P2P(Procure to Pay从请购到付款)中与财务付款模块不可分割的业务模块,通常会和财务管理模块捆绑在一起,最先实现流程自动化。
其他采购业务流程,如寻源管理、供应商管理、产品目录管理等等流程的数字化,往往一拖再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已经在商业领域广泛开花的现今环境下,采购人员对实现这些更战略意义的流程管理的数字化已经是渴望之极,而e-bidding或者e-sourcing系统,即寻源流程的自动化或数字化更是一道入门之槛。
本文将针对e-bidding系统的定义与范畴以及主流e-bidding服务商进行分析,据此给出如何实施e-bidding系统的几点建议。
E-bidding系统可以译为电子或在线竞价系统,指的是基于特定服务商开发的网络平台,采购方和供应商以安全的方式在此平台上共同处理如下业务:
采购方发起信息请求(RFI)、询价、或招标;供应商可以访问采购方发布的内容并回复信息请求、报价或投标;采购商在平台上比较报价、标书并选择签约供应商。
E-bidding平台管理的是采购业务中最有核心的寻源工作,但它实际上仅仅是整个供应商管理系统(SRM)中的一个模块,SRM包含的其他模块如需求管理、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数据报告管理等,与e-bidding模块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需求管理模块:发起询价的物料是否需要建立物料清单或者产品目录?如果不进行物料或目录管理,采购人员在每次发起询价时手动输入产品或服务名称,会造成重复采购的产品/服务无法进行价格追踪与对比。
需求管理模板支持物料自定义,也支持从物料库中进行选择,同时可自动识别相似物料。听起来是不是相当诱惑?
供应商管理模块:在企业ERP中通常会建立签约供应商的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也是财务付款管理的重点对象。那么在询比价、招投标流程中潜在供应商是否需要管理?审核流程和文件是否需要记录与保存在竞价平台上?
供应商管理模块支持供应商信息录入、考核评估管理、绩效管理;这些流程管理是企业ERP中非常匮乏的部分,正是SRM系统的优势。
数据分析报表模块:是不是还有很多采购人员在从ERP系统中导出数据后再用excel表作数据透视分析、整理汇总后再用PPT呈现?不仅耗时耗力,准确性和可重复利用性都较差。
数字分析报表模块可以根据采购人员设置的规则生成智能数据报告,无论是订单汇总、物料汇总、价格变化,其可追踪性都比手动制作报表要高效很多。
企业在上线电子竞价系统时,往往不得不考虑是否需要将其他关联模块同步实施,或者分阶段实施。如何预留未来的扩展空间,又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先简单说说外资品牌服务商,以Oracle、Coupa以及SAP Ariba为代表的国外服务商在采购管理数字化工具上做的较为完善,具有功能强大,全球影响力大,技术先进等优点。缺点是实施难度较大,操作复杂,对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求较高,并且费用很高。
如果有实力上线国际一线品牌的企业,通常有专职的实施团队,从IT、系统、采购等部门抽调专人全职投入,所以本文不重点讲这些外资品牌。
本土SRM服务商正奋起直追,势头正猛,如雨后春笋般已逐步有取代外资品牌的趋势了。从成立背景来看,这些企业有如下三种情况:
一是由IT软件公司或IT咨询公司孵化而成的SRM系统提供商,如甄云科技,企企通等。优势自然是强大的技术能力。
二是由供应链领域专家,如供应链总监、采购总监等作为发起人成立的公司,如支出宝、数商云等。这类服务商的优势是更懂采购业务流程。
三是由贸易商(产品供应商)开发出来的采购平台,如京东的竞价平台、由MRO采购平台演化发展出来的固买系统等。由于本身是汇集海量产品厂家的交易平台,其优势自然是丰富的供应商资源。
随着在线竞价平台IT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采购流程规范化的提高,不同背景出身的服务商在IT技术上和业务流程上的差异已逐步缩小,未来竞争拼的是服务。
更懂得抓住痛点提供个性化服务,在系统灵活性和扩展性、服务的可持续性上更强的供应商将有更多机会赢得客户。
(1)无论旨在满足合规性要求,还是志在达成提升采购效率的目标,若计划推行 e-bidding 系统,采购业务流程的梳理工作都首当其冲。在执行线下流程时如出现异常情况还可以手动纠偏,一旦搬到线上,系统的严谨性使业务灵活度受到限制,因而上线前须尽可能列出标准流程外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并设计对应的解决选项。
(2)企业需要依据自身的预算状况以及现实条件,审慎地考量数字化的范畴与实施计划。究竟是选择多个模块同步上线,还是采用分阶段上线的策略?若确定分阶段上线,便要着重考虑系统的延展性,以及服务商本身的稳定性和长期发展策略。
当企业预算充裕且业务量庞大时,一次性上线多个模块固然理想,然而这也意味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实施周期更长。
(3)在选择 e-bidding 系统或者 SRM 系统服务商时,务必牢记一个关键要点:市场中不存在绝对意义上最优的服务商,只有与企业自身情况更为契合的合作伙伴。数字化建设之路并非能够一步到位,而是在持续的实践与改进过程中逐步趋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