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名采购人员都会或早或晚面临着从上而下强压下来的成本节省指标,有时是因为经济环境的不景气造成销售量骤减,有时是因为产品竞争力落后而使企业利润率下降;即使没有特殊情况,有些企业也会要求采购部每年设立降本目标,作为衡量采购部价值的方式之一。
虽说“降本增效”天天挂在嘴边,但如何定义和核算采购成本节省,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各家企业的采购经理们各显神通,为了统计降本成绩着实耗费了不少脑细胞,看看下面的名称定义和计算方法与公式是否有些熟悉呢?
Cost Reduction (CR) 成本削减
成本削减是最普遍意义上的成本节省,也就是某件产品在原价格基础上给予折扣得到的节省。其计算方式为:(新的采购价格-旧的采购价格)*预估采购数量。比如,采购部2023年12月和某包材供应商就采购的A类包材进行了价格谈判,供应商给予了10%的降价。
原采购价格1元/张,现采购价格0.9元/张,2024年全年预估采购量为1000万张,则节省额为:(1-0.9)*10 000 000=100万元。
某企业采购部成本消减统计示例:
除真枪实弹的价格折扣外,其他形式的折扣通常也被归到成本削减的范围。
1. 数量返利,即按约定达成一定的采购量后,供应商给予一定返利,通常在付款中扣除返利金额。
示例:
某产品单笔订单的采购数量达到100万件时,供应商给予2%的返利。即当采购数量为100万件,单价为1元时,总订单金额为100万,扣除2%返利后的实际结算金额为98万元。
如果该产品全年累积采购数量达到1000万件,则在总采购额基础上再给予1%的返利,在当年最后一笔付款时扣除。即全年采购了1000万件,单价为1元,则供应商在年末最后一笔订单的付款时应扣除全年采购额*1%的折扣,也就是10万元的返利。
脑筋急转弯:如果企业一年总共下达了10笔订单,每笔订单数量为100万件时,一年企业获得的总折扣金额是多少?
2. 付款账期折扣。某些供应商企业对现金流极为看重,设置付款账期折扣能激励采购方加速付款周期。比如采购方的正常付款账期为60天,供应商提出的折扣约定为:在45天内付款,给予0.5%的折扣;在30天内付款,给予1%的折扣;在15天内付款,给予2%的折扣。
成本削减的计算方法和实现的节省额是财务部非常看重的,每年财务部在制定企业预算时会收集采购部预测的采购价格变动以及成本节省数据,这些数据会真实体现在财务报表中。
Cost Avoidance (CA), 成本避免
对于新产品、产品和服务与过往要求的规格和标准不同、或者采购一次性产品等等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过往可比较的价格时,应该如何体现采购人员在采购价格与成本控制上的工作成绩呢?
有个概念在一些企业中较为通行,即成本避免。也就是通过采购人员的谈判、比价、竞标等采购方式,避免了成本上的损失,因而通常将cost avoidance直译为成本避免,相当于是一种机会成本。
成本避免有几种计算方式:
1. 有多家供应商竞价或竞标的项目:多家供应商的平均报价-最终中标供应商的报价。
2. 只有单一供应商报价的项目:可以是报预算时的价格-最终成交价格;或者供应商首次报价-最终成交价格。
这种统计方式较为不常见,因为有较多争议,比如预算是如何确定的?采购人员是否会为了突出成绩暗示供应商在第一轮报高价?毕竟只有一家供应商,如果成本节省真的与采购人员的奖金挂钩,难免就会有不规范行为出现。
技术降本
上述两种成本节省的定义均为商务降本。商务降本是指通过价格谈判、引入竞争、集中采购等方式争取达成的采购价格的下降。而技术降本是指通过工艺或技术改进降低材料用量、减化工序,或者使用替代材料、国产化、生产效率提升等带来的成本节省。
示例:
某企业产品销量连年上涨,相对应的采购部在原辅料、包材上的采购量也逐年增加,采购部每年与供应商就采购价格谈判时,采购量是一个重要筹码。而几年后市场供应趋于平稳,供应商在价格上给不出更大让步空间。
此时供应商提出两种降本方案,一是用国产生产原料代替进口生产原料,二是取消产品运输中额外增加的外包装,因为产品自身的包装已经可以应付运输的要求。这两项从技术层面提出的降本方案带来的采购成本节省非常可观。
其他成本节省定义
其他方式的成本节省由于统计较为困难,接受度不高。比如提升采购效率带来的成本节省。这其中采购数字化系统的上线和优化,能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原本一个采购申请的处理正常时效为3-4天,利用数字化系统可提高到1-2天。效率提升自然减少了人工,但人工的成本节省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再比如,供应商数目的减少。某企业将每年合并和精减掉的供应商数目作为节省指标;减少一家供应商,其占用的系统资源、财务处理付款的人工成本都能相应减少。同样,因为定义和统计方式较为复杂,供应商数目的减少通常只是作为供应商管理绩效的KPI,很少列入成本节省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