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工作究竟能满足我们多少期望?大概率上,能满足的极其少。又或者,是我们期望值太高。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份完美的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所得,我们该如何利用工作这个平台获得最大化的个人成长?
如果是纯技术或技能性岗位,能学习到的东西非常明显,比如剪头发、修车、瓦工、车工等等。
采购工作是一项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的职业,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又千差万别,看起来任何一项单独的技能可能对工作绩效都没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举个例子,老板告诉你和供应商谈价格永远不要先出价,但遇到资历深气场强的老销售,初出茅庐的小采购顿时慌了手脚,满脑子的理论都派不上用场。几番对阵下来,采购小白们对自己是否学到了真功夫感到怀疑。
类似采购这种管理型的工作,任何一项眼前不能马上奏效的知识或者技能,采购人员都需要结合实际工作环境,像海绵吸水一样充分地吸收。因为各种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在某一天再遇到重大项目时,所有的积累突然间形成奇妙的组合,能助你解决不同的难题。
正确的做法是,在工作中发现最欠缺的某项能力时,主动去学习这项技能,就是当前能获得最大收益的策略。因为此时既具备了学习动机,带着问题去学习理论,目的性也很明确;同时学习完立刻实践,并用实践来检验学习成果,可以说是一个完美的学和用相结合的过程。
以初级采购员为例,可以学习的方方面面很多:合同法、公司法、ISO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通用采购流程、EXCEL技巧;对于更资深一些的采购人员,可以学习:供应链管理、演讲技巧、专业采购技能、谈判、沟通技巧、采购领导力。
读书、交谈、写作,都是学习的手段和方法。
工作中能交到朋友吗?
以前一个老同事曾说过一句话:同事是暂时的,朋友是永远的。这句话传达出的好消息是,我们一生中很多重要的关系,很多亲近的朋友都出自于同事关系。
这句话也让人有些伤感,因为说这句话的同事/朋友已经十多年没有再联系。这传递出的信息是,任何朋友都会因为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渐行渐远。
在工作中交朋友对于初出社会,仍是单身的年轻人尤其重要。他们有更多的空余时间需要填充,也需要更多的支持与陪伴,对朋友关系的渴望多于对同事关系的防备。
而满身疲惫的中年人,曾经在职场中或多或少都受到过诋毁、背叛和伤害,对关系的防备大大胜过对关系的需要。
我仍然鼓励年轻人在工作中结交同龄的朋友,初出茅庐就应该有些热情和朝气,受到伤害也能打个滚再爬起来。
但年轻人对长辈,还是以尊敬和学习为主吧,太亲近会让人觉得在抱大腿,万一抱错了得不偿失;对前辈们太疏远,别人不了解你,白白失去些被提携的可能性。
工作关系的本质,是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理解、接受与合作。喜欢、能交上朋友是锦上添花;不喜欢,甚至憎恶,也要忍受这种不适感,以完成工作目标为己任。
耕耘和收获需要时间;现实和理想需要平衡。
以前看过一段话:20-30岁的职场人谋生靠的是体力,30-40岁的人靠经验,40-50岁的人靠专业,50-60岁的人靠投资(或资源)。
对于职场人的发展,这段话很现实。刚出校园,没有实战经验,需要拼命积累,注定付出和回报率是最少的一个时期。
然而,付出与回报永远不是1+1=2的关系。过了新手期,是否就能依靠经验、依靠专业等比例地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呢?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从0分提升到60分比较容易达到,从60分提升到80分已经拦住了一部分人,而从80分能提高到100分的人,寥寥无几。
经验和专业能不能换来经济回报,除了提升硬实力,还要提升软实力,再加上少许运气。
在工作之余培养一两项爱好吧,既能消除不确定性带来的挫败感,特定机遇下也有机会成为一门副业。
工作与生活需要平衡。有时候,你有条件完全投入到工作中;付出即有所得。有时候,家庭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最合适的时间,完成最重要的任务。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