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毛主席根据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而作出三线建设的决策,以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广东省地处华南,省内既有一线地区,也有三线地区,韶关、肇庆等粤北区域为三线。1965年初,广州、梅州等地的骨干工厂陆续北迁粤北,建立广东的战略大后方,此期间建立了一批小三线兵工企业,国营利华加工厂就是其中的一员。
1965年,广东省国防工办决定在连阳化肥厂(101)增建一条战备车间,生产硝铵炸药(84号产品),由来自东北和山西的兄弟厂进行对口援建,最初选址在连县保安公社(今连州市保安镇)子沟村,1965年夏,战备初建破土动工。
1966年7月,子沟地区发生严重的山洪,冲毁了已经建成的轮转机车间和工具车间,这场大水改变了84号产品线的布局设计,省国防工办决定将84号产品生产线独立,另择新址建厂,计划设计年产2000吨硝铵炸药。
经过近两个月的勘测,将新址选在距离连阳化肥厂五公里的本公洞,取厂名:国营利华加工厂,军工代号9655,通讯地址:连县第12号信箱。
1967年3月,国营利华加工厂破土动工,最初的本公洞非常荒凉,建设者们遇山开山、遇水架桥,当时主要的基建队伍来自保安公社各生产队的民兵,大部分是本公洞大队的民兵。当年完成利华第一代职工家属住宅区,为七排平房。
建设期间,利华的职工一部分住在五公里外的子沟,一部分住在工地附近的工棚里。住在子沟的每天上下班有骑自行车的,有步行的。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建设者们克服了一切困难,他们展现出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相继完成轮碾机厂房、转手库、包装厂房、装药厂房、TNT球磨机厂房、锅炉房、化验室、车库、厂区路面硬化等核心工程,利华的很多车间都设计有外廊,非常巧妙和便利。
1969年3月,国营利华加工厂建成试生产,经过半年的刻苦攻关,84号产品生产线试产成功,所谓的84号产品其实就是岩石硝铵炸药,1970年开始批量生产。
当时利华厂职工的构成主要由粤北各县的知青,还有转业军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另外还有50多名原东风材料厂(9675)厂的分流职工,技术骨干力量则是来自东北和山西等地。
经过几年的发展,利华厂的实际产能超出设计产量,达到年产4000吨左右。厂区建设也日益完善,建有厂办大楼、职工家属楼、子弟学校、卫生所、职工食堂等。厂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军工小镇,职工们基本不出厂就能完成工作、教育、医疗等问题。
1977年,国营利华加工厂对生产工艺进行升级和改进,采用气流工艺,极大的提高了安全系数和生产效率。
利华厂为县团级单位,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各个生产车间为连,工段为排,生产小组为班。每天职工们听着广播上下班,嘹亮的军歌声是那个年代特有的旋律。当时厂里女职工非常多,其中卷纸车间大多都是女工班。
整个七十年代,利华厂的订单不断,效益非常好,职工的福利待遇自然很好。每年春节、端午、中秋等重大节日,厂里汽车班都会从外地采购一些紧俏物资给职工发放。
生产任务不忙的时候,国营利华加工厂经常与本公洞莳田冲的国营星光模具厂(9609)进行联谊活动,以此丰富职工们的业余生活。当时本公洞非常繁荣,两个兵工厂带动了周边的发展,很多村民给这两个厂提供蔬菜、水果、肉禽,职工们与村民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1980年,三线建设结束,国营利华加工厂的订单开始锐减,军工生产维持到1987年。1987年4月,利华厂走出大山,整体搬迁到南海大沥,与南海化工厂合并重组。
利华厂整体搬迁后,老厂区被移交地方,近四十年过去了,如今利华旧址早已面目全非,大部建筑被拆除,仅剩下办公楼和少数家属楼还矗立在那里,但老一代军工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将永远烙印在这片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