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一起研学

文摘   2024-10-25 15:17   江苏  
一周,与一个年级的同学一起研学。研学过程中,一些事还是值得记录下来的:
一位同事说,他带着的那个班同学,坐在大巴里,看到了一个湖。一个男生说:“快看,快看,这是大海。”同座位的男生说:“那不是大海。大海无边无际,这个有边也有际。这是江,这是河,不是大海。”

我与我班学生在一车。经过一边稻田,我问同学们:“往右看,看看田地里是什么?”

同学们齐说:“小麦!”

“孩子们!你们吃过米饭吗?”

“吃过!”

“这不是小麦,是水稻!”

车继续往前走,一片又一片芦苇出现在我们面前。“同学们,继续看,看看这是什么?”

他们刚才回答小麦错了,大都不说话了。个别学生说:“玉米!”

“我们刚刚在《女娲补天》中学过,女娲用什么补地缝的?”

“把芦苇烧成灰,灰越积越多,最后把地缝堵上了。”

“回答正确!这是芦苇!”

车要开好久才能到目的地。前面又出现了种大豆的地方。我仍然问他们那好是什么?

他们知道吗?不知道!我告诉他们答案了。

告诉他们,他们就知道了?很难!因为这是在车里教的。我知道,这比在屋子里教要好那么一点点。要想再明白多一点,得下车,得走下去,得摸一摸,得仔细看一看,如果能拍拍照,带回家再研究研究,有机会再种一种,这才能更明白一点。也就是说,想真懂,还需要做很多很多事。

车开到了目的地,那里没有水稻,没有芦苇,没有大豆,所以只能参观参观,看看一组一组又一组照片。虽然也有动手项目,在泥土里种种东西,但是时间太短。

记下上面的文字,还是有点小思考的。

回到班级里,我把这些事给同学们重述了一遍。建议他们常与父母出去走走,遇到不懂的,一定要多问问,一定要多问,相信你们的父母会告诉你们的,今天你们不认识的,大多与同学们没有主动问有关。问多了,知道的就多了,你们就会变得更聪明了。如果不问、少问,知道的东西就会较少,即使你的智商很高,也很难越来越聪明。

当然,我也建议学生父母,最好经常带着孩子出去走一走,要主动给孩子讲一讲身边的万物,不认识的不会的,要提前学,或者与孩子一起学。你们讲多了,你们的孩子听多了,你们孩子的水平也会变得非常高的,也会更加聪明的。

在这个特别卷的时代,想快速把大家拉到自然的状态,一时半会儿,是很难的。但抽点时间,出去看看,话东说西,聊北谈南,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还是可以有的。

不知道,不认识,那是正常的。但身边的许多事物,整天在眼前出现的,如果不知道,不认识,也许是不正常的。如果真的能关注身边的事物,这其实就是哲学家做的事。看法布尔的成就,他一生所做的研究,不就是身边的事物吗?


第一语文
第一语文,语文第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