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青山不老》。这一单元的所有课文之教学,最终是让我们明白:“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青山不老》是一篇怎样的文章?相信老师与学生读完就能明白:这篇文章赞美了一位普通老人、山野老农在晋西北植树造林的事迹。
一位如此普通的老人,的确相当感人。
很多年前,我在一本书中读过德国男人一生必须做到四个“一”:亲手栽活一棵树,自己动手建一栋房子,生一个儿子,写一本书。当我看到“这一位老人栽种了十五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不由人地要算一算,多少德国男人栽得树呀?思考之中,我不觉得这是一位老人,而是一位真正的顶天立地的男人!
我读这篇文章,每一段读着读着就想,这位老人叫什么名字,看到最后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也许作者就想以这样的方式让人去思考的。但思考之中,不得不说,这篇文章留给读者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写清楚这位老人的名字。我个人觉得这位老人肯定有名字,当地人肯定知道他姓什么,他的女儿肯定有名有姓。为什么不写呢?到底是什么原因,作者不提其姓名的?难道是这位老人及家人的要求,是当地人不允许写?
这篇文章的作者叫梁衡,做过《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他是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他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看这些介绍,总觉得这篇文章不该不出现这位老人的名字?看梁衡先生的公众号对这篇文章的讲述知道了这句话——为无名者立传,为隐身者传名。课文中的这位老人没有署名看来是一位“隐身者”。
有人说《青山不老》是一篇采访报道。既然是采访报道,为何不把老人的真名真姓写出来?采访报道,的确会隐去或者用某某某介绍一个人,但不管怎么说,这篇文章的内容决定着这位的姓名应该让后人知道。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在1983年7月24日的《光明日报》中找到了。这位老人叫高富!
这一篇课文要不要把这位老人姓名给学生呢?可以给也可以不给。但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很重要。其实,不署名真的也是了不起的创新写法,这样写,更能引发人做若干思考。这位老人是普通人,做的事,也是普通事,但想不到能坚持做这么多年,小事变成了大事,变成了不普通。我们都是普通人,如果我们每位普通人都能做好力所能及的普通事,坚持用一生来做,也许就是这篇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