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蛋老师 | 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 或许不做乖学生才是唯一的出路

文摘   2024-06-29 11:07   湖南  



     1.


     这两天给初中生讲初中数学如何学,我特别强调:当下正在学习的“新东西”,你一定得能自己从原来已知的东西推导出来,如果你推导不出来,一定要课外花时间去做这一件事情。

     我举了一个例子。 

     问: 2 ÷ (-1) = ?

     答: -2 

     问:怎么算(推)出来的?


     这在初中课程中,常规的回答是,先算2 ÷ 1 = 2 ,然后看符号“符号相同为正,符号相异为负”,所以 2 ÷ (-1) = -2。


    这是记忆式数学。


    真正的数学学习,必须是从已知的推导出来未知的。 这里,已知的是“已学过的乘法及负数的相关知识” - 当然这一些也是从再往前知识推导出来的。


    如果初中数学学习强调预习,我觉得重点也应许放在“如何自己把将要学习的内容能推导出来”。 一般地,如果老师强调预习,多数孩子(我自己曾经就是这样)就是把将要学习的内容浏览一遍,记住里面的结论及如何做题的模板。 这样的预习还不如不要,没有思考,还让学生自以为会了,上课也不听了。


    如果自己预习时发现:自己推导不出来,那么把书上推导的每一步要弄清楚 - 这什么上一步能推导出这一步,如果不清楚可以求教他人。 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带着这些疑问和老师上课时进行碰撞(提问老师)。 


    在自己做题时,同样的原理: 每一步都要能明白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而不是根据“自己背诵的书上的结论”得来的。 如果考试,即便当时是对的,但自己会清楚“某一个题虽然做了,但并不完全清楚某一步的逻辑”,不能因为自己“做对了”,就放弃了追求完全弄懂它。


    数学必须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考试或做作业,做错的题,不能简单地凭着记忆,根据老师讲解的正确的步骤抄上去,就算更正了。 等两天,忘记了老师所讲,自己再做一遍,完全凭着推理,一步步地都是上一步推导出来,每一步推出下一步的逻辑都是清晰的。 这才是“更正错题”的正确姿势。


    

    2.


    我特别强调的第2点就是:中学生了,不要做一个乖乖崽,而要有自己的思考。


    比如说:上课要认真听课。


    一般而言,这没错,但在现实中,这句话却基本上是错的。


    老师上课是有他的计划或节奏的。 而这个节奏可能只是和某一部分孩子相合拍,但另一部分孩子并不适合这个节奏,例如那些数学天赋特别好的,老师说的他们早就完全明白了,还有一些孩子在某个点卡住了,后面就一直听不懂了的孩子。

    不用担心第一部分孩子,他们往往更有自己的想法。而第二部分孩子,听不懂而且往往没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数学老师上课讲的,你听不懂,这个时候上课就不要听了 - 一旦发现在什么地方被卡住了,就不要再跟着老师的节奏了,自己要在课外花时间往回“溯”,看看当下被卡住的是在之前哪儿的基础没有打牢(没有透彻地搞明白)。


    数学与人文类的科目不一样,数学有着严格的逻辑链条,一个节点卡住了,就没法继续了,也一定不要继续了,如果非得继续,那不过是自欺欺人,在假装学习。


    


    3.


    一个逻辑,做为一个有智慧的老师,要基本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要允许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课,当然这也需要老师做出额外的付出,为这些学生提供额外的支持。


    从这个逻辑出发,按能力分班也并非完全坏事,至少老师上课的节奏就更好计划,更适合多数学生的节奏。 节奏慢的学生也就不用再担心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或被老师指责“上课不认真听”。


    学生常做错的题,或许老师一再地讲解并不是最优办法,虽然这样做老师显得非常有耐心。 或许让学生分组,学生轮流当老师,让学生给学生讲解错题的解答完整的逻辑,让学生挑剔,如果学生听不懂,或学生质疑,“老师”被难住了,这一些更能让学生从错题中学到更多。


    

    4.


    为了考试,肯定需要做大量的练习。 但你一定不能做一个乖乖学生,把老师布置的每一道题都做完了。 而是要做一个叛逆学生,只做一部分习题,有选择性地做,低于自己水平的练习题不做,过于超过自己能力的练习不做,只做那些:

    . 可以帮助自己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习题。

    . 对自己有一定挑战但努力挣扎后可能做得出来的题。

    . 一些有“意思”的习题,要愿意花时间深挖:看看还能不能简化解答过程? 看看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解答? 看看自己还能提出些什么不同的问题? 问题中的条件有没有多余的?


    老师和父母都有严重的焦虑症,总认为练习做得多才能不落后于同学或其他班,这种焦虑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他们给学生或孩子布置尽量多的卷子,卷子越多越能缓解老师或父母的焦虑。

    高考结束后,会有大量的视频号晒一些“学霸”的卷子高度,就是这一些东西让许多家长误以为学霸就是卷子做得多。


    

    5.


    乖乖学生,大多性格胆小,害怕出“丑”,害怕上课回答问题出错丢脸。   

    如果你和老师的节奏刚好合拍,听老师的课,积极回答问题是特别好的策略 - 这会让你专注,让你有点小紧张,让你沉浸在不断的思考中,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以最好的状态回答老师的问题。 这种状态下的时间投入,是效率最高的。

    当然你极可能回答出错,或是以为自己知道却突然说不出来,这很让你“丢脸”,如果课后把这些“丢脸”的地方 - 即住的地方,花点时间弄明白,那么丢再大的脸都是值得的。 如果你不曾丢脸,可能你还以为自己都懂了,实际上却可能并没有懂。

    要不怕丢脸 - 这是在挑战人性,因为只要是一个人都不怕丢脸。丢脸意味着把自己的弱点摆出来给别人看,让自己的“大象”觉得不安全,这是“大象”要倾心全力想要避免的或阻止“骑象人”去做的。

    这个时候“骑象人”需要强势一点,或是搞一点突然袭击,当然在这之前也可以试着和大象对话:丢脸到底损失了什么呢? 丢脸几次过后,“大象”会感受到:好象也没有什么危险,并没有因为给别人公开了自己的弱点,就受到了更多的攻击。再然后,骑象人要丢脸的时,大象也会配合甚至鼓励骑象人去做,甚至感觉很好玩。


    一些学生因为怕丢脸不敢上课回答问题,还有一些学生甚至因为怕丢脸(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啊?)都不敢问同学或老师一些自己不明白的简单问题。 而正是这些有关概念的关键性的基础问题,是他学好数学路上的阻碍。

    如果不敢回答问题,不敢问别人问题,当然可以自己上网问AI。 如果一个孩子能有这样的主动性:不明白就去问AI,然后把问题搞明白,也就不存在数学学习的问题了。如果他能主动去问AI,他自然就不是一个什么乖乖崽了。


    智慧的老师,在一个新的班级,开学第一周,会“浪费”一些时间,构建一下班级氛围(或是班级文化):诸如,出错光荣,嘲笑出错可耻,etc。


    遗憾的是,少有老师建设这样的鼓励“丢脸”的文化,这是需要花一点心思和时间的,老师们不喜欢浪费时间,虽然他们有的人常常发牢骚浪费大量的时间。 有的老师不仅不鼓励“丢脸”,而且还常常做一些让学生更害怕“丢脸”的事情,比如,一些老师会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 你是头猪吗? 你不会思考吗?


    一些本来想不做乖乖崽的孩子,他们刚有点“冒险”的苗头,在萌芽的状态-就被老师偶尔这样的暴力掐灭了。



    6.


    不要做一个乖乖崽,是非常艰难的,一是当下大的环境,不做一个乖乖崽会遇到不断的质疑和指责,另外不做一个乖乖崽很容易被一些孩子会错意:以为凡成年人要求的偏不做。  

    成年人一方面要求学生优秀,一方面要求学生乖乖听话 - 这其实是非常矛盾的,正如之上论述的 - 如果乖乖听话,极可能一直在假装学习。

    当然倡议不做“乖乖崽”,并非是倡议孩子成为一个“凡成年人倡议的,我就要反抗”,而是要做一个“自己的主人”,做一个了解自己长远利益,做一个有自己的想法并能为之行动的人。


    长期是如此,短期而言三年的初中,或六年的中学学习,也是如此。




  



     好了



    

广告时间:

覃山夏令营链接(欢迎转发给需要的人

  . 覃山夏校,一个月的夏令营(培养数学思维及数学学习习惯)

  . (2024年)覃山夏令营(经典营: 3天徒步+4天营地活动)

覃山school
覃山教育理念(实践夏山教育理念):尊重孩子,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支持孩子人际及思考能力发展。 覃山提供的服务有:个性化学习及成长支持,冬夏令营、亲子活动、教育咨询。 招收全国3-12岁学员,及想提升亲子教育能力的父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