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股和港股新股上市表现泾渭分明
A股有炒新的传统,新股IPO发行时无论定价高低如何,上市之后总是会被爆炒。
2023年A股行情不好,尽管指数一路下行,但313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66%。
2024年新股进一步繁荣,全年IPO新股95家,其中93只上市首日收涨,只有2月中小市值股股灾时发行的1只破发。95只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高达252%,有4只新股首日涨超10倍,这四家公司是红四方、强邦新材、长联科技、上大股份4家公司,分别上涨1917%、1739%、1704%、1061%。
而港股新股IPO的市场表现却完全是不同的另一番景。
2023年港交所共有73只新股IPO上市,首日上涨的有40只,下跌的有25只,新股首日破发率高达34.2%。而上涨的40只新股的平均涨幅也只有16.3%,而下跌的25只新股的跌幅却达18.84%。
2024年港股IPO上市66只新股,上市首日出现破发的共有25家,占比为37.89%,破发比例相比2023年进一步提高。
2、港股为什么能防止新股爆炒?
新股的股票发行量明确,且没有融券交易,意味着可交易股票数量比较确定,相比老股还没有套牢盘,拉升轻松,通常容易被炒作,但港股却很好地控制了新股的爆炒,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说港交所对股票异常波动有较好的市场波动调节机制(VCM),当股票价格在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波动时,会触发冷静期,在冷静期内,股票只能在限定的价格区间内进行交易。市调机制确实可以防范极端价格波动,但A股市场同样有,显然这不是港股有效防止新股炒作的原因。
A股新股总是被爆炒,而港股能防止新股爆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港股IPO发行完全市场化,压缩了炒作空间
港股IPO发行市场化程度高,发行数量和发行价格都由发行人自主决定,而且为了防止上市后暴涨暴跌,发行人还可以和保荐机构签署绿鞋发行及价格稳定协议,在新股上市后股价高于发行价时,可通过保荐机构增发不超过15%的新股,而在股价低于发行价时,保荐机构需通过购买上市股票稳定股价。
A股市场化改革虽然持续不断深入,注册制也大范围推行,但发行监管上始终存在一些人为因素,发行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市场供求,而发行数量也比较刚性,给新股上市后爆炒提供了空间。
2)、港股T+0交易制度使新股交易数量存在不确定
T+0表示当天买入的股票可以在当天卖出,因此新股发行数量虽然确定,但投资者可以多次买卖,大幅增加二级市场的股票供应,既加大了股价拉升的压力,也让换手率等数据失去参考价值,使投机者有所顾忌。
3)、港股投资者更加理性
港股投资者的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港股投资者以更加专业、理性的机构投资者为主,二是个人投资者也更加成熟和冷静。
港股市场包容性强,上市门槛低,新股不稀缺,投资者经过长期实践后发现新股风险大、收益低,对新股炒作比较敬畏。所以即使有胆大者炒作新股,也很难出货,因为港股缺乏跟风者,不会有接盘侠。
4)、港股不存在市值配售,投资需要自己判断是否申购
A股的市值配售让投资者感觉新股是分享利益的大餐,大量的投资者可能因此漠视了新股风险,而且,配售让新股的筹码分散化,既可能助长投资者追涨炒作,也给股价拉升提供便利。
港股市场化发行,投资者风险意识较强,不存在炒新的土壤。
3、新股爆炒破坏市场稳定
新股爆炒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无疑加大了投资风险,而爆炒之后的泡沫需要市场长期消化,对股票市场健康发展也带来了挑战。
港股虽然已经较好控制了新股的爆炒,但仍然在持续不断检讨IPO发行机制。24年12月港交所又提出了系列改革建议,其中包括:
1)、在定价环节,增加具议价能力投资者的参与,减少最终发售价与上市后实际交易价格之间的差距,以降低炒作空间。
2)、放宽公众持股量限制,检讨对公开市场要求的规定,确保发行人在上市时有足够的股份供公众投资者交易,同时放宽若干对公众持股量限制的规定。
3)、允许基石投资者相关证券“分阶段解禁”,缩短基石投资者的禁售期,允许这些投资者在上市后三个月内解禁50%的股份,而不是原来的六个月,以增强市场流动性并减轻集中抛售压力。
成绩好的同学尚在不断努力,不知道新的一年A股IPO新股是否依然还会爆炒?监管是否有新的改革和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