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价值投资进阶之路

财富   2024-10-17 07:16   广东  

本文试图根据巴菲特投资实践、思想轨迹及他自己发表的总结和回顾,来揭示一下大师的投资理念、方法,尤其他对价值思想及价值投资的丰富和创新,希望对大家理解巴菲特的价值观和价值投资精髓有所帮助。

   1   

巴菲特之所以受追捧,一方面在于他无人匹敌的投资业绩。从1950年代到今天,巴菲特骄人的投资业绩长期、持续傲视群雄。作为股票投资者,巴菲特是唯一数次摘取世界首富桂冠的人。另一方面是他的投资理论简单实用,无数人因此收益。

巴菲特推崇价值投资,他师从证券分析之父本杰明.格雷厄姆,从格雷厄姆那里学习价值与价值投资,在长期投资实践中,他又不断丰富完善价值投资理论和内涵,并长期坚持,长期持股。

巴菲特1930年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州奥马哈市,父亲是股票经纪商老板、国会议员。得益于家庭的便利,巴菲特早在14岁的时候就开始了零星的股票投资,期间虽有获利,但并没有特别之处。应该说在1951年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毕业之前,巴菲特对股票的认知仍然是肤浅和懵懂的。

直到1954年进入其导师格雷厄姆的公司担任证券分析师后,巴菲特才真正对股票投资、对价值有了认识。从1954年到1956年的三年时间里,巴菲特在格雷厄姆公司的职位是年薪1.2万美元的分析师学徒,在这个时间里,巴菲特工作勤奋,刻苦学习,领会了格雷厄姆在《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书中所揭示的价值知识及价值投资方法。

1956年巴菲特回到奥马哈创立了自己的合伙企业,开始了此生挚爱的投资事业。

从巴菲特的投资实践、“致股东信”及相关言论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巴菲特的投资思想轨迹及投资方式变化。

巴菲特逾70年的投资实践经历了从幼稚、成长到成熟的过程,从其投资思想规矩及投资方式变化中,我们可以将其投资实践分为三个阶段,反映了巴菲特从价值学徒到充实和丰富价值内涵、价值投资方式,最后到创新价值分析及价值投资方法的过程。

   2   

第一阶段:1956-1968年,格雷厄姆学徒,“捡烟屁股投资”

这个阶段巴菲特亦步亦趋学习格雷厄姆,将从格雷厄姆那里学来的价值分析方法和价值投资方法用于自身的投资实践,此阶段巴菲特身上有着深深的格雷厄姆烙印。

格雷厄姆认为的“股票代表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的价值可以通过公司的经营绩效等指标进行度量”、“市场对信息的过度反应给投资者提供机会”、“价值投资需要安全边际”等,这些基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投资方法,塑造了巴菲特一生的投资准绳。

巴菲特活学活用,也得益于美国和西方国家战后经济的复苏和快速发展,这个阶段巴菲特投资如鱼得水,取得了较好的投资业绩。到1968年时,虽然当年也取得了58%的收益,但巴菲特感觉已找不到便宜的股票,并果断清空了股票,把资金归还给投资人,并解散了公司。

以今天的眼光看,这一阶段巴菲特价值投资的重心是寻找估值便宜的股票,这与格雷厄姆以PE、PB等方式寻找市场上“低估股票”是一脉相承的。巴菲特后来自己总结说,这个时期的投资属于“捡烟屁股投资”:找便宜股票就如同捡别人抽剩的香烟屁股。

烟屁股虽然仍有一段可吸,但很容易烫到嘴,市场上的股票似乎估值便宜,但亏钱的概率很大。尤其市场经过多年的上涨后,香烟屁股越来越短,风险已经很大,这也是1968年市场上涨后巴菲特解散公司的原因。

格雷厄姆“寻找便宜股票”的方法主要依据企业当前的经营状况和资产状况,将股价与相关指标相比,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相对估值,它更侧重企业的过去及现在。

概括而言,这个阶段巴菲特的投资思想遵循“买股票买的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而投资方式则是寻找便宜股票(低估值)的捡烟屁股投资

   3   

第二阶段:1968-1987年,深受芒格影响,注重未来和长期

巴菲特在1968年解散巴菲特投资公司的同时,就已经着手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收购。1970年如愿成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大股东后,巴菲特亲自出任公司董事长和CEO,并着手将公司主业从纺织开始转向保险、银行与投资,逐步把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打造成金融与投资平台。

这一时期,巴菲特与查理.芒格成为好友,并深受芒格影响。

芒格的很多思想深刻影响了巴菲特。芒格基于格雷厄姆“市场先生情绪不稳”观点,认为市场短期上下波动,无法判断走势,投资应立足长期;芒格提倡“以合适价格买入合适股票”,认为以合适价格买入一个优秀的公司,远胜于以优惠价格买入一个普通的公司,投资要看着未来……。巴菲特将芒格许多的见解融入自己的投资实践,并以自身对投资的理解,将这些理念充实进入价值投资方法。

这个阶段巴菲特把选股考察重心转向了未来,“我决定改变我的投资策略,试着以合理价格买进好公司,而不是以便宜价格买进普通公司。”

同时,巴菲特也从菲利普.费雪那里汲取了投资养分,对费雪的“成长投资”深为赞赏,并将费雪的成长理念纳入到企业价值的评估:成长和价值它们是不可区分的它们是同一个等式的一部分或者说成长是价值等式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巴菲特进一步认为,只有那些收益大于成本”的真正成长,才是价值的度量,只有高于社会平均收益的收益才会带来价值,不然成长没有任何意义。

巴菲特自称“我的血液里流着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雪”,由于对价值内涵的丰富和投资思路的拓展,巴菲特在投资上更加积极进取,期间虽然遭遇了69年、74年、87年三次股灾,投资业绩受到不少的影响,但由于所选股票合适,保障了业绩的快速恢复。

巴菲特第二个阶段形成的价值思想,如“现金流的折现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评估方法”、“只有收益大于成本才是真正的成长”,“短期市场波动无法把握,投资需要长期持股”,“能力圈”……等等,今天已经为大众所认同,也是金融学教科书的重要内容。

这个阶段巴菲特价值投资主要看重“未来”与“长期”,实践中放弃了“捡烟屁股”,而转向以合适价格买入合适股票,并长期持股。“如果我们认为公司的竞争地位不稳固我们不会试图用价格来弥补我们想收购一家伟大的企业即长期拥有高资本回报率的企业……。我们喜欢以40美分价格购买一美元但为了一笔好生意我们将以接近1美元的价格购买。

巴菲特该阶段的投资也被誉为“滚雪球”投资。巴菲特自称“买股票就要买拥有好商业模式的公司,买未来能带来源源不断现金流的公司”,“买入后要长期持有,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十年,就不要考虑持有它十分钟”

   4   

第三阶段:1988---,首创“护城河理念”,关注企业长期价值创造

第三阶段以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为标志,巴菲特为“滚雪球”投资提供了寻找“坡长雪厚”的方法。

巴菲特在1987年美国股灾后,开始持续大规模买入可口可乐股票,并长期持有,今天可口可乐仍然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最大重仓股之一。这个阶段,巴菲特在第二阶段形成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方法基础上,又进一步提炼出企业经济护城河思想,投资理念趋于成熟。

巴菲特最早提出护城河概念是在1993年致股东信中,1995年的股东信又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描述。经济护城河是一种比喻,意指企业抵御竞争对手对其攻击的可持续性竞争优势,相当于城堡的护城河。从1988年买入可口可乐、吉列等开始,巴菲特的每一次投资都包含着护城河理念。

2008年2月 伯克希尔致股东的信上,巴菲特描述了护城河的重要价值:“一个真正伟大的企业必须有一条持久的护城河,以保护投资资本的优异回报。资本主义的动态性保证了竞争对手将反复攻击任何获得高回报的商业城堡。因此,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例如一家公司成为低成本生产商(GEICO、Costco)或拥有一个强大的全球品牌(可口可乐、吉列、美国运通),对于持续的成功至关重要。商业历史充满了罗马蜡烛,这些公司的护城河被证明是虚幻的,很快就被跨越了”

企业拥有护城河,即企业具有长期可持续竞争优势,包括无形资产、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等多个方面,可以保障企业能在较长的时间内获取超额收益,为投资人不断创造新的价值。经济护城河越宽、越牢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时间将持续越久,企业为投资人创造的价值将越大,体现为企业价值越高,股票价格必然将上涨。

护城河既保护着企业的价值创造,也降低企业未来发展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护城河概念在一定意义给未来判断和价值评估加了一道保险,增加了证券分析的可靠性,增大了投资成功的概率。

   5   

巴菲特经济护城河理论清晰形象地为投资分析指明方向。护城河理念实质上也是“收益大于成本的真正成长”的升级版,它把“真正成长”从理论落地到鲜活的现实世界,告诉我们如何在具体操作中选择合适的股票。

巴菲特一生勤于学习,善于思考,毅力非凡,不仅投资业绩无人能敌,他每每发表的一些真知灼见、投资感悟,都会引起巨大的波澜。尤其1970年代控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后,数十年来在公司年报中从不间断地发表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在信中巴菲特详述其投资思考、投资思想,发布经济、市场看法,以及投资选择的标准、方法,甚至涵盖对生活、人生、财富等等感悟。

巴菲特投资的三个阶段清晰而明显,这是巴菲特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体现,反映了巴菲特在价值投资上从学习、模仿,到丰富、充实,再到创造、升华的过程,巴菲特对价值投资思想的丰富和完善,其贡献相比其财富本身而言更具价值。

老吴投资分析
经济学博士,中国首批专业证券分析师,原头部券商研究所所长,30年行业老炮,分享投资理念及分析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