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上面蓝字关注我
曾经,陕西一中学班主任掌掴学生20多下一事,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
网传一段时长28秒的视频显示,这名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上,连续打了一名男学生20多下耳光,下手力道非常重,一边打还一边和学生对骂,导致该男生鼻子、口腔出血,脸部肿胀……据悉,该老师是2019年师德优秀教师。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优秀教师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一个14岁的孩子这样大打出手呢?
据老师说,上课时发现这位男生好像趴在凳子上睡觉,让这个男生出去,他没有出去,让他站起来,他也没有站起来,而且和老师顶嘴,于是老师就在冲动之下动手了……
事发后,学生家长对该老师殴打学生表示不满并与老师沟通时,双方都觉得委屈,家长觉得老师下手太重,当时孩子的脸和鼻子全部肿起来了,嘴也被打烂了,她在家都没这样打过娃;老师觉得家长“光看到了你娃,没有看到我的心酸”、“两年了班主任把娃管成了仇人”,还称这是教育的悲哀。
课堂上出现了这样剧烈的师生冲突,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引发教师被停职处分,家长也是心疼、 委屈、担忧、不满, 三败俱伤,对于班级其他学生和家长来说,对于学校的声誉来说,应该说没有一个赢家。
那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这场师生冲突?这场冲突的决定权又在谁的手里呢?我以为,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发生的冲突,绝大多数的情况下,冲突级别的决定权是掌握在成年人手中的。
就从这个案例来说,“老师上课时发现这位男生好像趴在凳子上睡觉,(学生自称是在系鞋带)让这个男生出去”,接着,老师“让他站起来,他也没有站起来,而且和老师顶嘴说“呵呵”……”
老师的第一个举措就过于冲动,充满了火药味。面对青春期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又易于冲动的孩子,这样的当众羞辱式的指责会严重损伤孩子的自尊,他自然不愿意认怂去执行,面对越来越强势的“压迫”,他回嘴反抗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其实他内心还是害怕的,只是为了尊严,他也不得不“呵呵”。
而教师的处罚顺序也有些蹊跷,我们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遵循由轻到重的先后顺序,在需要提醒孩子认真听课时,老师可能会先用“让孩子站起来”的方法,如果孩子仍然不能遵守规则,干扰课堂时,才会再有让他“出去”的举措。
而本案中的老师却是“先出去”,在孩子没有执行后,降级为“站起来”,这个顺序很可能让孩子产生错觉,觉得“只要自己不听你的,你就会拿我没有办法而主动降低惩罚力度,如果我继续不听你的,你又能拿我怎么样呢?”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错觉,下面当然就是继续冷对抗,不听你的。
由此可见,矛盾冲突正是教师挑起的,利用自己天然权威的教师身份,对学生一个无碍班级其他同学正常上课秩序的“睡觉”行为(当然也说明老师工作很负责任)进行简单粗暴的“教导”,不顾14岁孩子的年龄特点,当众严厉处罚,“逼迫”孩子“出言反击”。
在“受到反击”之后,教师的权威受到严重挑衅,她可以当众羞辱孩子,却不能接受当众被孩子“还击”,便将言语冲突升级为肢体侵犯,在短短28秒的时间内,狂扇二十多记耳光,一泄自己在全班同学面前权威受到挑战的怒气……
而可怜的孩子呢?虽然身高、性别、体力都占优势,但毕竟还是学生,面对盛怒之下的老师的疯狂举动,恐惧感让他只是坐在那里被动挨打,而自尊心又驱使他偶尔还要进行言语捍卫,就这样,孩子被打得鼻子、口腔出血,脸部肿胀……
事件至此升级到一个无法挽回的境地。
回顾整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案例中的成年人——教师,几乎完全不懂14岁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敏感冲动渴望尊严的学生,她对于事态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冲突级别的决定权牢牢掌握在教师的手中,故她应该对此事件负完全的责任。
其实,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百度上搜索“教师掌掴学生”,出现16,100,000个相关结果,而搜索“掌掴孩子”则出现了32,700,000个结果,庞大的数据让人震惊的同时也让人发现,其实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有相当一部分的成年人喜欢用“掌掴”来解决问题,总是喜欢用“孩子太不像话了”或者是“我被他气死了”之类的理由甩锅孩子,然后讨个自己的心安理得。
殊不知,你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切纠纷、矛盾、冲突,决定权都是掌握在你的手中!所以,请别再为自己的无知而“嫁祸”无辜的孩子!他们现在被“掌掴”得好可怜,今后,他们很可能会将这种“戾气”带给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当然很可能也就是你!
欢迎互动留言
衷心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