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起头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第一步。
闷蒸是手冲之始,也是整段冲煮旅程的第一棒。
这一棒冲好,后面接着的冲煮才会更顺利。
所以今天来一步步,复习闷蒸的注意事项。
闷蒸,是咖啡粉从干到湿的第一阶段。
而所谓的从干到湿,我们可以拆分为二部分来思考。
第一部分是粉表。凡是直接露于空气中的咖啡粉面,闷蒸要尽量使表面湿润均匀,没有干燥。
第二部分是粉内。所谓粉内,是指位于粉表面之下的粉层。
每粒咖啡粉有多少层?看研磨粗细度。
粗磨的,往里的层多,当闷蒸的水触碰到粉表,若有余水未曾流出滤杯外,就会顺着粉层的裂隙,一路往内层钻入,慢慢湿润到粉心。
闷蒸时到底能有多少水被吸收到粉内,与注水方式有关。
闷蒸注水應該由內而外?還是由外而內?
闷蒸水流是快还是慢好?
闷蒸水流是大还是小好?
在锥形杯,因为内外圈粉层厚度不同,所以由粉较厚的中心位置先开始注水,之后再往外圈绕,會比较容易吸到较多水。
至於平底杯,因為粉层各区域厚度雷同,由外繞內或內繞外,就比较沒有差别。
下图是使用1:2的闷蒸粉水比,由外圈往内绕,以及由内圈往外绕的粉层结构差异。
当拆开滤纸观察时,选择由外圈往内绕的,中心下半粉层的吸水容易较少,所以有较多咖啡渣,沾黏在下方出水口的滤纸上。
而由内圈起始往外绕的,较多粉靠中心位置吸水较多,因此沾黏在滤纸上的较少。
如果考虑闷蒸的目标,是将干粉均匀湿润,选择内往外绕,确实较容易达成更好湿润度。
由内圈往外绕时,要注意绕外圈时要”绕足圈数”。
闷蒸的外圈注水要留心,最好哪里开始,从哪里结束。
举例,如果你从九点钟方向开始绕外圈,最好结束在九点钟。
如果你从九点钟方向开始绕外圈,最后却结束在六点钟方向,你从六点钟到九点钟方向的粉,就比九点钟到六点钟的那四分之三圈,少接触了一些水。(这就会导致萃取不均匀)
因此闷蒸注水时,任一位置都要留心,莫定点浇水太多。以免水遇到阻力,来不及往下吸水,就往上渗出并且外溢。
上图是选择中心注水起始者,较常遇到的状况。
闷蒸时要看着粉面,当水开始往粉面渗出时,就要注意溢流问题。
导致溢流的原因,除了干粉的阻力,还包括由下而上的排气,会将由上而下的水推开。
由滤杯边缘穿出的水,没有参与闷蒸的湿润,可謂被浪费的水。
闷蒸注水,要观察粉状态,注水力道要小心。
如果每秒水速太多,注水力道又过大(可能是因为由高位注水,或因手冲壶嘴设计使水流出过於刚硬),這類注水常容易在闷蒸时导致粉床穿孔。
这种注水法,会让水太快流经粉层,来不及湿润粉內,导致粉水接触时间过短。
注入的水,僅將粉的酸质溶解带离。
干燥的咖啡粉内,聚有二氧化碳。
由于烘焙的程度差异,以及养豆时间长短有别。闷蒸即使选用相同研磨度与水温,每批咖啡豆可能的排气量不同。
闷蒸不一定会看到排气现象,如果是新鲜咖啡出现高排气量的现象,代表此咖啡粉的空气含量较多。
因为二氧化碳本是埋在咖啡粉内,有空气自粉内释放出来,也代表有水进入孔隙。
因此看到排气也意味着,有水进入原本空气的所在。
出现较大气泡的位置,表示该位置的粉层吸水较多,所以排出较多的空气。
闷蒸应该用多少水?
这取决于,我們需要多少水,才能达成盡量更多排出咖啡粉內二氧化碳,以及足夠湿润所有咖啡粉表,以及更平均的粉內濕潤度。
手冲时,每一次注水都要滴滴计较。
传统上,闷蒸建議使用的水量,一般落在1:2~1:3。
这是因为,如果着眼于足够湿润度,那注入的水量则不宜超过太多。
因为太多水,会使水流经粉床更快速,来不及湿润粉内更深处,就已流出而被浪费。
需注入的水量,可参考粉表面积,这部分與研磨度有關。
研磨愈细,粉表面积多,需要用於濕潤的水就偏多。
研磨愈粗,粉表面积減少,需要用的水就偏少。
但如果目标是排除更多二氧化碳,则闷蒸的用水量增加,可以加速在闷蒸阶段,就排除更多空气。
如此,用水量甚至可以达到1:4~1:5。
闷蒸更高的用水量,可能会伴随搅拌或旋转滤杯等方式,以加速粉层的吸水率。
闷蒸没有绝对的应使用水量,看萃取的整体规划而定。
水温,与溶解效率有关,也与萃取率有关。
闷蒸使用高水温,可以加速粉表物质的溶解,也可以增加二氧化碳排出量。(因為空气有熱胀冷縮的反應)
但萃取前期使用较高水温,也可能使萃取到的香气物質,提早散逸到空气中,降低品饮时剩下的香气强度。
因此闷蒸的适宜水温,应该从整体萃取目标一并考量。
闷蒸究竟应该等多久?
这主要看闷蒸的注水方式(由外向内还是由内向外),还有排气量。
如果是由外往内的注水方式,因为最后结束注水的位置在内圈,如果是锥形滤杯,因为内圈粉层较厚,则等待吸水的时间可能要较久。
如果是由内往外绕圈的注水,因为外圈的粉层较薄,需要吸水的粉较少,则等待的时间可以稍短。
如果粉床还在排气,代表吸水还在进行,可以等排气减弱时,再结束闷蒸。
但这也不是必然,因为闷蒸无法排除所有的空气,所以到底要等排气多少,也没有绝对值。
粉内愈提早排出更多空气,就愈提早开始溶解粉内物质。
手冲是一个过程,闷蒸是萃取的第一步。
只要排气与湿润的基本目标程度满足,就可以结束闷蒸。
至于应等待时间,应使用水量,以及水温高低等,只要有纳入合理的考虑与掌控,并没有绝对建议的固定数字。
闷蒸的所有考虑,都与之后的萃取下一步安排彼此呼应。
如果闷蒸排气量少了,自然排气的执行比重,会往后续阶段移动。
如果闷蒸的粉内湿润度少了,自然粉内触水的时间点,也由后续注水继续湿润补上。
手冲是个一环扣一环的连续萃取过程。
每一次的注水,都带来一定的萃取结果。
从粉接触水开始,水为溶剂,粉为溶质,萃取就已经开始。
所以闷蒸,自也当算入萃取的一步。
至于计时,要从闷蒸之后开始起算,还是闷蒸初期就开始,也没有一定说法。看个人习惯而定。
本文对闷蒸的环节,每一个思考点,进行一次总盘查,希望这些检查点,可以帮助大家对闷蒸的思路规划更清晰方便。
咖啡公社由美、加、中、德各国专家设立,我们在云南提供:
- P86+精品咖啡后制加工标准化品管教育
- P86+微批次精品咖啡干处理服务
- P86+云南咖啡小农直接贸易服务我们于上海设立咖啡馆,提供咖啡冲煮教育与云南精品咖啡品鉴。
- P86+精品咖啡豆在2023年澳洲金豆杯咖啡烘焙大赛获得1银12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