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和谁搭配,作为关联词?”
我的发问多少有些突然,小C愣怔了一下,支吾起来,表情略显尴尬。
关联词的教学,重复了不止一次。就在刚才的课上,我还特意板书了一下。
可是小C仍有困难。
小C是个怎样的学生呢?
全班齐读课文,小C的嘴总是似张非张,一副慵懒的样子。如果要求自由朗读,就会得空儿摸鱼。
班级开展课外书的共读,小C坐在那里,时不时地扭动身子,眼睛左一眼右一眼地瞟着。
注意到我在看他,就收敛一下,正视手中的书,浑身透着不自在。
听介绍,平时在家里很少阅读,尽管家长曾经催过,也配合着准备了些书,但并没有真正的起效。小C没有阅读的习惯,家长很快就放弃了督促。
阅读对他是一种煎熬。
2
看着小C,我想起自己学英语的经历。
一上初中,直接从课本入手,按照老师的要求读写背默,做习题,做卷子。
直到大专毕业,整整9年。计算总学时,肯定不能算少。
9年来,时间耗费了,精力投入了。
9年来,我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课本的学习中,紧跟老师的步伐。
我不笨,也不懒。可我学会了什么?
听不懂英语广播,说不出完整的句子,阅读英文资料连蒙再猜,一脑袋“中式英语”思维……
现在,就更别提了——我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学过英语。
这段大众化的英语学习经历,和小C学语文,其实是一样的,走的全是精确学习的路子,
整个学习过程,单词、固定搭配、语法……全靠死记硬背。
凭着年少记忆力尚好,确实有用。然而,简单的还好办,稍微复杂点儿的知识,记忆就有些困难了。
死记硬背有个特点,只要不强化复习,就会很快遗忘。
这并不是语言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
看到小C的反应,我突然意识到他把“如果……就……”当成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了。
生生把母语学成了外语。
3
那么语言学习的正常路径是什么呢?
在精确学习之前,或者说在进入课堂之前,学生需要具有相应的智力背景,或者叫先前经验。
一个空空如也的大脑,是无法学习的。
以“如果……就……”的学习为例。
学生需要在之前的生活中,多次遇到含有“如果……就……”的句子。
他可能从家人的谈话中听过,可能从音视频中听过,也可能从阅读中见到过……
当具有这种背景后,再进入课堂学习,“如果……就……”这个固定搭配,就会和先前的经验重构,形成语义网络。
“如果……就……”在他那里有大量的实例支撑,变得生动而丰富,从而形成理解性的掌握。
4
小C呢?
在亲子沟通不足,课外阅读匮乏,高质量的音频听得少的综合作用下,靠死记硬背学习母语。
当然,小K也可以通过刷题训练,来达到掌握的目的。
这就有点儿像禅宗“以手指月”的公案了。
按理说,我们要顺着手指的方向去观月,而不是聚焦于手指。
可事实上,却偏偏盯住手指,忘记了月的存在。
这种模式不正在大行其道吗?
听人说,某英语培训机构,能让学生在读不懂题目的情况下,做对选择题。
我还听说,有人雅思拿了高分,到国外读大学,还是听不懂正常授课,无法和同学交流。
母语、外语的学习是一个道理。
不见月的学习,不仅学不好外语,还能生生把母语学成了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