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事说起一件小事。
班里一个女生,很有音乐天赋,正学着戏曲。
因为要演出,女生问:要不要穿戏装?
同事一想,连服装带化妆,得多少钱啊?
女生答:得200多元。担心家长的负担重,同事随口问了一句:你家长是干啥的?
女生的脸一下子晴转阴,说话从最初的欢悦变得有气无力:我爸是送外卖的。
在女生心里,送外卖大概不是一个让人荣光的职业,这让她有了些许的自卑。
人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自卑,因为肥胖、肤色、个头、家庭、戴牙套……
我因为近视而自卑。刚佩眼镜那会,并不常戴,平时将镜盒藏得很深。
情非得已之时,速戴速摘,生怕有更多同学瞧见。
2
后来,又因为兄长自卑。
用现在的话讲,兄长小时候是问题儿童,成年以后是家庭、社会的负担。
他常常来单位寻我,搞得我很没面子,并一度光火,觉得是他害自己抬不起头。
到了老大的年龄,自己还是光身一人。那时心思重,时时碍于兄长的状况,不能轻松和女生谈婚论嫁,唯恐对方嫌弃。
直到很久以后,我才不这样想了——我是我,他是他。
回忆过往,身为胞弟,我没能尽力帮他,对他也并不友善,每每想起总觉愧疚。
印象中,周围没人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靠着一点点在互联网上偶遇的机缘,艰难地往外走。
现在,也不敢说走出内心的围城,超越了原有的自卑。
3
我读书少,交际圈狭小,这导致了问题的长期堆积。
年轻时,翻过一些杂书,皆是泛泛而读。
唯一读过遍数稍多的是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
此外,实无可表。
早年,偶遇一本《叔本华论说文集》(人民出版社),给了我很大的精神慰藉。可惜的是,我错过了——当时应该买下,反复读的。
直到最近,我才明白书要读经典——文学、心理学、哲学、宗教等方面的。
可经典,往往是无用的——你无法通过它,获得生活的具体指导。
但是经典,有大用,是解决生命大问题的。
如果我早一点儿知道这个道理,并真正读过哪怕一本两本经典,现在的精神面貌也许就不一样。
年少时,整个家庭,乃到社会关系,是普通平实的,我并不在乎家庭是否富足。
我看重的是师长的思考和洞见,但好像没有特别的印象。
或许有,但以我之驽钝,大概也是错过了。
现在,我能对自己稍有些认识,得来并不易。
我时常想,也许有人一辈子也未能看到自己。
4
那学生呢?
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女生,我相信这样的学生不止一个,各有各的自卑。只不过,被深藏在内心,别人无法觉察罢了。
我相信,如果一个老师没有走出心理困境的经历,恐怕很难带给学生启迪。
目前,我正接触整本书共读的实践。这里面有许多经典篇目或书,比如《丑小鸭》《绿野仙踪》《夏洛的网》等等
有人说,一个经受过自卑洗礼的老师,上《丑小鸭》的共读课,往往效果比较好。
哦,原来老师在用自己的生命作背书啊。
教师的使命,按照韩愈夫子的说法有三:传道、授业、解惑。
以我的理解:“解惑”,当解生命之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