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有多大?有多少人?官网上说奉化有1277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有58.6万常住人口。但是奉化“六山一水三分田”,辖4镇8街道。这样一算奉化的城区面积并没有多大,百度到一个不是特别严谨的数据,城区大概100多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4万不到的常住人口。核心区域面积和人口就更小了。但是却云集了:银泰、万达、冠城、力邦、宝龙、欢乐城、岳林、老太平洋、印象奉化、奉达、老街等大大小小侧重点不同的10几个综合体。
最近几年产业转移、转型大量劳动密集型工厂搬离市区,加之口罩三年。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这10几个综合体有的从人声鼎沸到夜阑人静,有的甚至开业既是巅峰,然后一路下滑,也有的荒废数载,又荣光焕发。今天要叨吡的是奉化历史最悠久,同时也是最新的商业体:新·奉化惠政老街。
惠政老街的历史和由来
之前写过惠政路、大桥、光明社,收集了很多老照片,有兴趣的可以点击蓝色字体传送。而惠政路+惠政大桥+光明社其实就是奉化最早的商业综合体。据介绍1869年即清·同治8年为了方便县江东西两岸,府衙在江上建了善胜桥,也就是后来的惠政大桥,在桥上建屋做商铺,以大桥为中心衍射两岸的商业街由此发展而来。所以当新惠政老街打出历史底蕴这张牌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是矛盾的,有期待,同时也很担心“长歪”了。
惠政老街成为了奉化几代人心中的“城市中心”,奉化有无数人围绕这里成长起来,对于老街有着深厚的情感。但是随着城市的变迁,惠政路几乎被全部移平,重新再建。当年的“城市中心”,也消失在城市进程的车轮中。越来越漂亮的高楼大厦、市政建设可感觉到的是越来越冰冷的城市 那些温暖我们的街头小吃 有着无限笑容的邻里街坊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离我们远去。
然后“神”操作来了,奉化城投在桥东岸原来的拆迁区批了一块地,建了一个国民风格的建筑群史称:惠政老街 。
其实刚开始对于这个商业体,个人是无感的,民国风格的建筑在奉化太多了,2021年的5月开街,开街就遇到口罩封城,可以说新·老街是开在水逆天花板上的存在。虽然没有拿人家的广告费,但写到这里我自己都想给新老街抹把眼泪。当时觉得老街要凉凉了,没想人家挺过来了。不仅挺过来了,还挺上了央视!
土洋结合、中西合璧吃吃喝喝集聚地
之前写了奉化小吃图鉴一和图鉴二,惊讶的发现好多“小吃”都搬到了老街上。所以也开始观察起老街的招商模式和老街在奉化的生存之道。越观察越发现老街的运营方是懂奉化人的!
这里先科普个事,所有的商业体,建筑是肉体,运营方就是商业体的灵魂,比较有名的运营方比如:银泰、万达等。他们做什么呢?简单来说两件事:拉符合定位的商家入驻。拉人流过来消费。
拉商家入驻和住宅销售有很大的不同,住宅销售只要用户合法合规,卖给谁都是卖。但是商家不一样,太多的综合体因为只顾着当包租公,不懂“产业集群”。导致最后综合体聚不起人气,暗淡收场的。而老街的运营方不得不说很会抓重点。我将老街及周边的小吃都备注了一圈,如下小吃攻略图,如果看不清可以点击放大来看。
看着这满满的一屏的小吃分布,土洋结合、中西合璧应该最能表达我对新·老街小吃的理解。而且万幸的是老街没有要求招牌的一致性,所以才有了现在土味和潮味混搭,西餐和中餐共舞的老街国民风格招牌。想想当年民国社会不就是这么一个情况么。 新·老街分东区和西区,一般人以为的老街正门其实是东区的小广场。惠政老街的石碑,两边就是星巴克和麦当劳。 虽然在各种地方喝过星巴克,但是不得不说在老街这喝个星巴克感觉是最惬意的,莫名的有种放松感,没有商场或者写字楼下那种“目标”感。可以带娃,也可以约三、两好友一起唠唠嗑。 但是无奈,小朋友似乎更喜欢古茗的口感,老街的古茗应该是奉化店面最大的古茗了吧,那么大的开间,让我都有点怀疑还是不是那个古茗。 古茗的对面立着个大圣,刚开始还以为是个买手办的,没想也是一家做奶茶的,就叫大圣归来 没尝过,但从开街这店就在了,想必应该还行,看大众点评上毁誉参半,谨慎看着前人踩的坑前进应该错不了。 从西北角上进入东区老街,左边就是传统美食一条街,至于有多传统,看图。有在庄山开了几十年的早餐大饼油条店,过来叫庄山老味道,有奉化油赞子广告老听到的董家花园,还有中山路的油串货,广南包子店,赵记砂锅,蛋炒饭什么的奉化本土小吃。 大饼油条加一杯星巴克的热巧克力,或者蛋炒饭配一杯古茗,再或者是油赞子配布丁奶茶。这种混搭的乐趣,谁试谁知道。 如果追求“吃饱”,不是麦当劳不划算,而是华莱士更有性价比,网上说这个在一线城市已经成为历史的品牌,在三、四线城市找到了自身的定位。但是在那个奉化没有麦当劳、肯德基的年代,华莱士可是眼巴巴盼着的“高级餐厅”。 当然都来这里了怎么着都应该来点奉化名小吃,比如烧鸭面的巨头:万忠烧鸭面,还记得鸭面这东西刚进奉化的时候还打着:温州烧鸭面的旗号,现在已经没怎么看到了。
来得早就去阿均拉面排个队,这个兰州人吃了都迷糊的拉面,怎么着都得去试试。不过老板太有性格了,下午1点多就收了。去晚了就没得吃了。 奉化的非遗美食传承排头:阿国生煎 肯定会出现在老街的菜单上,喜欢就去坐坐。只是这几年阿国生煎的名气越来越大,人们对于阿国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非议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老话说的好:欲戴其冠,必先承其重;欲握玫瑰,必先承其痛。老莎说的果然没错。 东区的小吃,西区的店,西区一排正儿八经的坐堂餐饮,桐照海鲜楼了解下?还有烤鱼、串串啥的。总有一个适合。还有奉化亚朵的旗舰店,关于亚朵经常出差的人应该都不陌生,出差首选。 不过要说老街餐饮的巨头,这些名店也好,小吃也罢也只能黯然失色,大佬是一个很有民国范的酒家:武嶺园饭店 一听名字就很霸气,从大众点评上查到的人均消费也不算低。怎么说呢,环境是好的没话说,值得去一下,至于别的看大众点评的评价即可。 奉化菜博物馆原来是武嶺园的雅座装饰,这个氛围感,这个档次感一下就拉满了。改天非要找个土豪去那搓一顿。 这就完了?不!白天的老街复刻历史,晚上的老街创新历史!每当夜幕落下,老街换上了新的一面。从拥堵的车辆就能知道人流在此刻聚集。
夜晚烟火的丰碑-冷饮摊。上场!惠政老街深处阿炳冷饮灯火辉煌。其实不止外地人好奇,我也好奇为什么奉化人管这个叫“冷饮摊”?!有炒菜,有酒水,有烧烤,还有灵魂水果杯。当然夏天更有氛围感,10几桌子人喝着冷饮、瓶酒,撸串,嗦螺丝就着龙头鱼等鸦片鱼头。文豪大家手中的市井的烟火气大概就是这样的。 含蓄点?感受下奉化的川菜?生腌熟醉?本地菜?大众点评奉化川菜热门榜第一的三十而已考虑一下?菜没有试过,环境确实不赖,新开的,设施也很新。
不知道发现没有,奉化的店都很“复合”,在外面很少能在一家川菜吃到生腌,也不会在本地菜馆感受到川菜。阿炳冷饮是这样、三十而已也是这样,这个很奉化。 烧烤应该是老街夜晚的主题,中式烤肉、东北烤肉、烤鱼连城了一串,潮的、素的、花的门头各样。
量贩KTV,没去过,看着外面挺有意思的。大抵夜晚就是这个样子的。
其实民国建筑群就是最讨喜的打卡拍照点,在这里不能说随手一拍就很出片,但是概率总会大一点。都说中间的舞台是打卡点,但是个人觉得民国建筑的韵味在于灰砖与光线的错落间的美感,有种晃如隔世之感。 当然无人机玩航拍也是个好去处,东边没有高楼适合从东往西拍,西边有高楼所以要小心炸机。
老街也有几面文化涂鸦墙,很适合打卡玩。 老街早已经不是那个老街,记忆中的老街现在仅剩在奉化几个摄影老顽童的胶卷中,老街也不可能成为当年的老街,那个物质贫乏年代的城市中心,在梧桐树荫下徘徊不敢进门,踩着秋日落叶瞅着橱窗,冬日暖阳中攒够了一只钢笔的喜悦。老街的一切犹如过眼云烟,总有一天会被慢慢遗忘、消失。 新·老街是一片书签,嵌入奉化的历史,点缀着过往的余晖,来到你我身边,它不是城市的中心,更不是心之所向,它是一个集合,一个美食的集合宽慰每一个回乡的游子。它是一个结点,继承老街历史的延续。它没有宣传的那么出色,甚至在偏离最开始的角色设定,但这就是奉化的历史,是奉化人的历史,可以为情怀买单,但不会被其左右。奉化正在一场巨大的变革之中,有千难万阻,有风险,也有机遇。唯一不变的是你我皆生于斯,长于斯,何其幸也! 对于不曾离开的人,永远都不会感知到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曾经离开的人才会知道这一片市井之地的可爱。所以我想尽力去留下这些不为人知的岁月长河中作为一个节点的小店,哪怕是一张照片亦或者是一段文字。留住那一份充满市井气息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