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课外班,规模小,单打独斗,侧重查缺补漏,要钱;后来的课外班,资本化、独成体系,主张提前教学,要钱的同时还要命。
不少六年级有一种盲目自信,认为孩子跟着课外机构能够(甚至已经)学完初中数学,达到中考标准。实际,极少数孩子有可能,多数孩子哪怕是努力三年都未必。而且同样的孩子,六年级比初中,年龄变了,理解能力、逻辑能力,差异巨大。后面的内容前置,基本理解都是问题,远谈不上“中考标准”。这种自信是催眠后的愚蠢,极其要不得。
以机构和课外教育从业者,甚至很多家长的观点,必须要提前学,不然会很吃力,甚至跟不上。事实是否如此?为便于理解,我们以学业特别出类拔萃的优等生为例,他们是否门门提前学?不用我答案,多数人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多数孩子从睁眼,忙到半夜,也未必能够从容应付学校任务。优等生则普遍用极短时间,甚至在校内就能高质量完成学校课业要求,校外时间则投入专长、爱好在内的其他领域。优等生普遍接触竞赛,或者在特定领域投入巨大精力,他们的时间比多数同龄人要更稀缺,导致没时间去提前学地理、历史等副科,也没时间去搞课外同步。但,他们的成绩远远好于多数孩子。为什么出现这现象?观察过很多优等生,发现他们与同龄人的根本差异不在于智力,而是出众的效率与杰出的能力。优等生是先天所成么?多数不是!成就,往往是理性选择和长期努力的结果。我们多数人,要么根本就没有努力、没有目标,要么开始就选错了轨道,用低水平、反成长的方式反复折腾。实际,恰恰是有质量、合乎规律的训练,才能促进迭代、迅速成长。低水平努力,包括反复学是有代价的,最可见的负面影响就是大量消耗孩子宝贵的时间、精力、好奇心。现在校内课程,理解不难,难的是掌握学科的底层逻辑和框架思维,辅以相应知识点的充分理解、精确应用。而课外学习,恰恰普遍时间不足、进度飞快,甚至侧重记忆和答题技巧,与学习本质背道而驰。最后,孩子得到的不是能力、甚至也不是知识,是僵化的思维与呆滞的套路。花了钱,废了时间,结果麻木了思想、腐朽了活力,这简直是要命!以前,课外机构侧重补缺,现在则成了提前灌输,看不到这种本质差异,就容易为无知和焦虑买单。基于长期规划所需要的能力去提前学习、反复训练是有意义的。比如个人喜欢天文,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和数学能力;比如参与竞赛,需要极好的数学基础。类似基于专长、兴趣的远大目标会把学习和成长组成协调发展的综合体,从而带动孩子的迅速发展。仅仅为了校内成绩去提前学、反复学,多半是兴奋剂效应:低龄时候效果明显,年龄越大越显不足,最后沦为平平。原因是,优等生在发展能力、培养习惯的时候,有些孩子被家长扔进知识点的海洋,被喂养、被牵引、被挟裹,导致孩子没有自由、缺乏自我,结果就是家长推不动,需要孩子自己奔跑的时候,基本体力都存在极大不足。多数孩子与优等生存在本质差异:
成就优等生的核心要素在于孩子自己明确的成长意愿、良好的各项习惯、强大的素质和杰出的能力,而低质量的反复学、全科目的提前学恰恰是这些要素的天敌。盲目努力,是带迫害性的懒惰,希望我们能够有所意识。人之所以走弯路,根源不是经验少,而是思想、观念不对头。正确的思想必然能指导正确的行动,而错误的行动,必然来自错误的思想。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放下自己的焦虑,用最大的耐心和善意去熟悉孩子的天赋、把握孩子的个性、明确孩子的方向、尽力成就孩子的发展。- 有的科目是学科,有的科目是工具。语数英三大主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基础,也是个人长期发展的基本工具,可以超越年级标准以孩子能力为导向。
- 很长时间我都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掌握知识、熟悉方法,结果最近才明白,知识是学不完的,能力、意识、成长才是永恒的大道。知识与意识,是两个层面的不同物种,后者才是创造卓越的天梯。那些真正出类拔萃的家长最开始就在发展孩子的思维和意识,而我们多数人在训练孩子的习惯并无限给孩子灌输知识。
- 低级努力发展不出高级能力,成就孩子的关键在于我们家长自己的学习意愿和努力质量。优质的家长社群是包括学校、家庭在内的第三大重要教育资源。我们多数人,经过反复启发和长期熏陶,都可以成长为更好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