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抱怨考试难,想想为什么

文摘   教育   2024-07-05 08:47   北京  

按不少说法:以前高考难,中考简单。今年开始,中考难度骤增,难到要命。但是,同时看到,高考分数,不降反升,得分率再创新高,清北录取分水涨船高。所以,真的是变难了,还是部分孩子不适应?

前年,先是学生抱怨高考数学难,考的不是练的,计算量太大;今年,老师抱怨高考生物难,阅读量太大,题目反常规,让老师和孩子白费辛劳。乍一看,批评很有道理。其实,仔细分析,双减本身就是要减负、去套路、反苦刷题加闷头学。所谓“难”,实际是“新颖”加“去套路”,让惯于刷题的考生和老师不太适应。如果能理解此前提,抱怨将不具意义。


教改政策,迫在眉睫。教育不改不行了,只不过怎么改需要新的共识,这一共识是顶层设计,会慢慢成为现实。




看到铺天盖地的英语难、数学难、物理难、生物难,开始惊讶,后来不解,最后有点开朗。开朗是因为终于理解:这种复合、新颖、灵活所代表的难,恰恰是迎风减负和教改的新气象。

先说说自己对当前中高考越来越难的三点新思考:

  • 第一

不能一味抱怨,要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刷题和套路应付不了新高考是好事,基础、探究和思维才是根本,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大于做题的熟练度。题山文海搞不出创新新人才,参与生活、探索世界、强烈好奇心和丰富的实践尝试能力所在。

  • 第二

题型综合、新颖且灵活,是未来方向。阅历、见识、情怀、思辨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未来考察的重要形式。

  • 第三

最大问题貌似是教考分离,教的是知识,考的是能力,中间脱节。现象之背后,恰恰是希望孩子能够超脱知识本身,去进行广泛的生活体验和兴趣探究,甚至发展一些学术能力。这些知识之外的素质才是区分孩子分数和名次的关键因素。有些孩子遇到难题,不会但连猜带蒙也能弄个差不多,这本身属于高级能力而且现在的压轴题,越来越考察这项能力。


越来越强调能力和专长的同时,语文的地位也在拉升,阅读越来越重要,而且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其他各科对阅读要求同样越来越高,情景题成为压轴题的主流。我们这代人,侧重记忆和理解,现代侧重理解、鉴赏和应用。与之相对应,高考命题正发生重大变化:
  • 语文阅读实用化。语文阅读的文章将扩展到学术、科普、政论等七种文体,考查难度越来越大。
  • 数学的出题方式发生重大变化。数学考试出题加入复杂的情景,重点强调数学思维方法的考察,数学之外还考察阅读能力。
  • 英语增加传统文化的考察。总体来说,英语要融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英语阅读能力突出,根植本土文化的孩子将具备突出优势。
  • 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贴近现实。“传统副科”将进一步考察深度思维和探究意识,需要考生深刻理解基本概念、核心原理和重点试验理并用以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依据我们对教育的传统理解,家长和孩子的目标就是高分,高考拿到分数后选学校和专业,然后读大学找工作。结果,我们都知道,很多大学生个人兴趣与就读专业匹配度不高,毕业后就业与学业匹配度更低。这种错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资源都是巨大浪费。教改,有意改变这一现象,其最迫切的前提是需要孩子在中学就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倾向。
作为配套政策,中高考会侧重考察个体素质和能力。双减,减的是低效的课业负担,这恰恰给了家庭和孩子充分时间去探索、发现、确定自己的兴趣和目标,并发展形成优势。
平面上追求精度叫内卷,向上突破发展能力叫成长。以考试为例,95分需要一分力,提升到99分可能需要三分力气,甚至更多。双减的导向是减少刷题进入优质大学的可能,希望省下两分力气交给孩子发展个性和专长。

在全球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国家需要提升国际科技竞争力,尤其是空间站、芯片制造、生物科学、人工智能等等,对基础学科研究型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面对这一变化,不同立场人群角度各不相同,但立场高度一致:
  • 太多课外班不是好事,中小学拼满分的代价是未来的幸福和创造力;
  • 英语是工具,基本能力,没有足够的英语能力,在理工领域只能获取二手的先进知识;
  • 天道酬勤,勤的目标应该是成长红利带来的能力分,而不是刷题得到的经验分。勤是一切成长的根本,但盲目相信勤奋就能晋升,是底层思维。
教改政策,迫在眉睫。教育不改不行了,只不过怎么改需要新的共识,这一共识是顶层设计,会慢慢成为现实。

此前,我们的高端技术人才外流比较普遍,现在国家正在从制度上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教改就是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意志体现,国家下了决心,一方面减负,一方面开创了强基为代表的特殊通道,甚至为专长生设置了优惠条件,比如提前录取、低分高就、直通博士。
比如,强基项目相当于大学实验班,单独录取、单独编班,配备最顶级的师资,创造产学研相关的学术环境,还设定导师制等等。除了直博,还有公派机会、奖学金等等。
大家不要误解基础学科,基础和前沿其实不分家。而且,强基就业前景非常好,很多还没毕业的孩子已经有提前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有国家重点课题、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等,毕业前已经有了项目经验和履历,毕业后可以在大学或者企业研发机构担任骨干人物。
以后,强基招生规模和专业会逐步增加,清华丘班之类专项招生项目也会有更大范围推广。未来,传统985,也就是现在的双一流高校很大程度上不再按分录取,而是画一条分数线,分数达标的基础上考察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品质和综合能力。单纯按分录取,前几百名在京考生才有机会进清北,改成划线考核,候选人群应该会数倍增加。

分数弱化的同时,升学路径看起来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复杂,诉求便是强调孩子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路线,要求家长尊重孩子,而非强加或者喂养。考试改革服务于大学择人标准的新方向。新的招生体系下,无论中考还是高考,都具有低分高就路径,比如综合评价、特长专业,都是很现实的选择。合理的学业规划,选择合适的路径,会放大个人发展的机会。
公平确实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但是,这一原则有前提:义务教育要绝对公平,高等教育要择优。择优也会考虑地区和省份差异进行政策倾斜,公平与择优合起来才是整体,不矛盾。教改和双减不是要大家放弃努力,而是依托兴趣和天赋,确立长期可持续的目标,把个人发展与学习有机结合,长期奋斗。

退一步而言,学历很重要,但没有机构只凭学历选人。多数人大学毕业后,会从事常规工作,成为系统内的螺丝钉,没有太多自由空间,但如果具备专长,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整个社会都会具有稀缺性。专长高于学历,是个人发展的制胜之道,也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教育是分层的,技术和知识属于下层,思维方式和观念属于中层,创造力属于上层。很多家长认为后两者虚无缥缈,也不会教育,所有的教育行为均围绕下层展开,甚至为了下层而牺牲上层。
认为分数、知识和学历能够确保竞争优势的观念很狭隘,丧失宏观视野陷于战术和细节的孩子,认知会日益低维,内心也难以日益丰盈反而可能逐渐萎靡。

特别强调:
  • 关注政策、学校、分数、体系、评价标准的家长很多。但是,真正关注孩子的内在力量与长期兴趣的家长却不多。招生规则和考察形式不断变化,越来越多元、越来越复杂,政策本身具有很大不确定性,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和意愿才是真正核心。双减减的是校内校外的课业压力,目的是留下时间让孩子自我发展,关注孩子本身才是教改的真正用意。
  • 以前孩子选择专业很大程度是基于分数,缺乏专业和兴趣相关准备。结果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高校招生生源与培养目标不切合,另一方面考生学业、就业不匹配。教改是国家人才战略的一部分,其目的正是解决上述困局的重大突破。
现在,孩子们起点很高,没有借助学习改变命运的现实动力。但是,兴趣每个人都有,“为兴趣”学习,容易真正激发孩子内驱力,依托“兴趣”发展出研究型爱好,甚至成为专长,是高级的教育活动。

虚无的东西往往是幸福的根基,我们要让孩子内心富有,莫如依据兴趣和天赋,帮助孩子发展自驱力。自我迭代能力有益于适应时代,甚至创造更大价值从而获得有利的社会地位。放弃眼前才能谋观长远,依托兴趣和专长的精神活动远比追求物质优渥的努力更有幸福感。

回归开题老师对试卷“超纲”的评价。如果考的都是学的、练的,会出现什么结果?大概是鼓励造就更多刷题者或者造就做题家。这种价值观与当前时代的需求南辕北辙,完全背离。有些能力发达的孩子,面对没见过不太理解的难题、新题,连猜带蒙能做出七七八八。这种揣摩的背后恰恰是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所组成的高级能力!这种高级能力才是创新时代的顶级诉求。

复联
教育分观念、资源、实践三个层面,复联倡导先进育人理念,发现并传播优质资源,尽可能分享成功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