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之卷要烂尾了

文摘   2024-07-18 10:14   北京  

鸡娃的形成,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必然内因,直接根源是七零一代因教育红利形成认知惯性,认为教育可以改变命运,认为教育可以跨越阶层。实际,这是海市蜃楼,看得见,却不真实。
七零后童年物质紧缺、文化匮乏,贫穷和饥饿记忆深刻,后来赶上社会大开,通过高等教育迅速聚集于一二线城市并安家落户形成优渥的中产新贵。但是,作为第一代移民,孤零无依,贫饿的记忆、职场不安全的放大,都促使其执念于曾经成就自己的教育通道,形成“鸡娃卷”。八零后前段作为过渡延续了此惯性,但八零后后段和九零一代,衣食无忧,父母托底能力很强,自在舒展,没有献祭孩子求突破的基本需求,鸡孩子的需求已不复存在。

与此同时,双减和就业打碎了鸡娃梦:
  • 双减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从开始大家的不理解、对抗,已经慢慢落地,成为多数人的习惯,与点招退潮一起大大加速了从七零后到九零后的转变进程。如果没有双减发力,孩子们前扑后继投进资本圈所设定的教育产业培训,对国家和家庭都是不可承受之重;
  • 就业并未为“卷”提供好归宿,现实反而清楚昭示,无论什么学校、无论何种专业,共同特点是就业难。换句话说:单单名校学历给不了鸡娃家长的好前程,基本就业都有困难,更无论所冀望的“改变命运”、“跨越阶级”。
越标准越廉价,家长恰恰因为惯性,把孩子塑造成了千人一面的标准人才。就业难的根源不是教育行不行,而是家长一开始给孩子选错了路,走了一条体制外的卷分鸡娃路,高投入低回报还损孩子。人才限制了社会的发展,而不是社会的发展限制了就业。上代人所习惯的就业一直在那里,是新一代需求高了、看不上了,但能力和特质匹配不了高端职业。一边工厂招工难、一边待业就业难,一般工作看不上、高端职业不匹配所带来的供求脱节甚至限制了社会的进步和产业升级,这才是就业难的本质。(当然,原因不单一,是很多因素合力造就的,但我们能反思且改进的基本是我们的教育行为。)
社会越发展、需求越多元,已经迈入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和职场需要高度个性化、有创造力的人才,而不是卷出来的分王和标准人才。大规模制造的标准品不值钱,独特、有特色的人才是具有稀缺属性的职场奢侈品。

小学、初中主打公平,升学和能力差异将主要体现在高中和大学。前者是义务教育,讲究公平;后者是选拔机制,侧重择优。随着双减以及大学高招项目班的继续推进,这套先公平后选拔的体系逻辑越来越清晰:
  • 头部和特色大学越来越弱化分数而重视特色。录取标准会从单一的分数论变革为画一条入围分数线,后面依据孩子专长择适录取。
  • 与之对应,家长育娃,既要努力,也要天资,因材施教才是根本,最终还是要发现、保护、发展孩子天赋,使孩子成为独特人才(区别于标准人才)。
随着新时代新科技的快速演化,大学会必然形成新的分化:傲慢老旧的大学将逐步没落,上科大、深大等等贴近应用和科技前沿的新型大学会快速崛起。

如何应对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鸡娃卷”后时代?笔者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就业等几个层面理解。

第一层,小学初中怎么办?

不论以前学历有没有用、有多大用,现在教育普及的时代,学历是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的基本体现。有学历未必行,没有学历大概率是不太行。此前提下,绝不否认学历的价值,反而认为学历是基本前提,需要在意的是是否有必要不计代价攀附名校。当然,教育扩招时代,大学不难,难的是回报低于预期的名牌大学。

在保住基本大学的前提下,个体可发展的三大优势是数理发达、英语卓越、专长突出。

  • 当下和以后,科技是创造新财富、改变世界的必然工具,数理好是选择科技路线的基本前提。

  • 多数新财富和新科技诞生在英语世界,英语好是参与世界财富分配、争取科技话语权的默认条件。

  • 标准人才到处都有,很廉价;具有专长的独特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稀缺且昂贵。专长首先依赖天性,而后是长期投入与发育。

需要说明的是:

  • 三者并非需要同时完全具备,能有一两则,已经难能可贵,足以成为支撑未来的保险箱。

  • 三者任何一项都需要长期投入,小学、初中恰恰是发现、试错、选择、投入形成优势的黄金期。

  • 三者任何之一都有巨大的实用价值,意义远远大于不着边际的校内拼分搞升学。


第二层,高中市重点、区重、普高孩子的基本特性。

初中之后是高中,无论高中区重点还是市重点,门槛都不低,进入重点高中的孩子一般是两头强,一头是孩子自己强,一头是家长强。一头都不占,进重点,很难很难。

见过很多很多智力突出的孩子,无论前期多么调皮、逆反,不学习甚至沉迷游戏或者对抗家长,最终中考成绩都不弱,最低的去处都是区重点。同样,背景很强的家庭,升学路径很多元,即便分数不理想,最终结果依然差不了。

重点之外的普高同样有等级,大致包括还行和待还行两类。还行这档学校,可以把不少孩子送进优质大学。其生源,基本可以划分为:

  • 聪明(达不到智力突出的程度),不爱学习;
  • 勤奋,学习理念和资源不够先进;
  • 某方面天赋非常突出,消耗了学习领域的注意力。

这三类,聪明或勤奋,至少占一头,没有弱孩子。第一、三类,具备大幅跃升的可能。不过,这种可能有前提,一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二是环境的正向激励,三是外部资源的持续托举。第二类,关键在于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并且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不过实话实说,觉醒、资源、理念,都是非常高级且随机的“莫名之法”,往往求不得。而且,学前、小学、初中几年、十几年下来都没有“先人表现”的孩子或家庭,指望突然迸发惊人能力,短时间里快速超越取得领先,本身不太现实。

不幸去了待还行那档,应该是小学注重阶段家庭教育确实出了点问题,更需要家长认清现实。无论哪一类普高,都有可能逆袭,但为数不多。相比于取得逆袭,不如脚踏实地,认清孩子和自我,避免好高骛远瞎折腾。

主动放弃高中走职业路线也不是不行,但确实不建议。


第三层,升学及颠覆式逆袭。

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越靠前,家庭的力量越突出。幼升小完全取决于家长;小升初基本是家长眼界、能力和资源的变现;中考孩子和家长对半分,至少一头强才能拱进好学校;高考基本取决于孩子的内在力量。

有少数孩子,天赋极强,仅仅依赖校内资源便可取得惊人成绩。多数孩子,经过优质资源的长期浸润,家庭先进教育理念的长期践行,才可能爬到头部位次。但是,多数孩子的现实情况是,虽然很努力,却因为缺乏理性规划、没有优质资源,父母不太给力甚至还有家庭内耗,导致长期处于中等困境,很难突破。

要突破、要逆袭并非没可能,最大的捷径是获得优质资源。所谓优质资源,前辈是、朋辈是、优质学校是、经验丰富且能力卓越的老师也是。尤其好老师,自带体系,可以指导方向、给予方法且带着孩子反复训练。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并深度合作,是快速突破的催化剂。

家长不思考,提供给孩子资源很匮乏,单纯要求孩子自己努力并且取得好成绩,无异于白日梦。与其如此,还不如放弃要求,多多理解和祝福孩子。


第四层,双减是破局法。

在升学赛道,多数家庭都在争上游,拼命争取好的学校和名次。可以理解,但是意义不大。以首都教育高地西城为例,中考前1500名会令人惊讶“天呢,太强了!”可是,放到三年后的高考会发现,西城的1500名去不了985,甚至进不了211,跟5100名居然没太大差别,归宿都是一些常规大学。现实就是,费尽千难万苦,从中游五千提升到上游一千五,回报非常了了。

当前的体制下,择优远远大于对人的塑造。市重点集团校内部有直升、外部有一模签约,这两部分基本囊括了所有清北和985生源,依赖中考进入市重点、区重点、普通学校的孩子,想进985,很难。甚至中游211都是很难摸到的上限。须知,西城可是有一万好几千应届生呢!

只有理解这种名校难,认清这种投入低回报,意识到很多额外的努力意义不大,明白这种局面已经处于烂尾边缘,才知道双减是破局教育困境的必胜之法。


第五层,文凭弱化了,回归以人为本。

以前,社会以各种基础产业为主,千人一面的标准化人才很好用。但是,经过多年的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高精尖产业已经成为产业突破的需求。传统人才满足不了这种现实需求,而这一需求恰恰为认清形势、快速变革的家庭提供了可预期的丰厚回报。

传统模式下的学霸优势弱化,争上游回报率低,恰恰为我们回归以人为本提供了先天契机。所谓以人为本,应该是尊重孩子的个性、想象力、创造力为底色的因人成才。教育是分层的,技术和知识属于下层,思维方式和观念属于中层,创造力属于上层。很多家长认为后两者虚无缥缈,也不会教育,所有的教育行为均围绕下层展开,甚至为了下层而牺牲上层。

按照传统模式,多数人大学毕业后,会从事常规工作,成为系统内的螺丝钉,没有太多自由。标准化工作攒下的所谓经验和能力,价值有限,到了四十来岁,随意小青年就可以替代。如果具备专长,成为不可替代的角色,在整个社会都会具有稀缺性,就业的护城河会宽阔很多。专长高于学历,是个人发展的制胜之道,也是推动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力量。


如果以上能达成共识,那么后鸡娃时代的家庭教育方案已经浮出水面:尊重个性、稳住基本盘,发展专长的同时保住基本学历,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发展出具有不可替代的才艺,最终成为特定领域的专才,便是一条新教育环境下的卓越之路。

复联
教育分观念、资源、实践三个层面,复联倡导先进育人理念,发现并传播优质资源,尽可能分享成功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