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非常头部孩子家长聊天,收获颇丰,甚至颠覆了自己的教育实践。经过反复洗礼,理解了家长提及的“观念、资源和实操”三段说。教育观先进与落后、科学与传统,决定孩子发育路径,这一环节已经卡住了多数家长的视野以及孩子的成长上限。比如:一群人,如果选择游牧模式,那么再多的煤炭、金石、林木资源也建立不起城市;相反,一开始就有工商业思维,即便去美澳那样的新大陆,也可以快速崛起,发展成现代社会。教育观不够先进的时候,最好的学校和卓越的老师也只能顺着家长教出刷题家。到了中学,成绩还在顶头部的孩子依赖的不是绝对努力,而是绝对效率。一样付出,甚至更少的时间投入,头部孩子科科成绩卓越,还有余力做竞赛、拓专长、养兴趣,固然有天赋因素,更多还是依赖科观念、资源和实操的全方位领先。清北孩子之所以进清北,三成是因为强大天赋,七成是因为家长高质量的参与。没有家长的帮助和引领,那七成孩子的归宿大概率是中上985。或者说:家庭的教育观与教育资源,影响孩子能否走到上游;家长的实操能力会帮助上游孩子脱颖而出,走到最头部。已经取得观念突破,可以获得优质资源的家长,可能会同我一样困惑:效率优先,那么效率从何而来?我想,在于人与人的传递,在于理性有效的实操。如果没人告知,没人演示,没人提醒,可以自我觉醒的家长非常少!正因,这部分是我们看不透、想不到的高价值内核,所以本文名为“清北之下”,这“之下”既是内在,又是说高质量成长的底层要素。本文仅仅能够有限说明可以说明的那部分实操。当然,实操的目的是高质量和高效率,这是本文核心前提。第一遍,以自学为主,侧重深度理解课本上的定义和概念。理解的同时,配合做基本题。其目的是帮助理解、发现难点及问题,而非分数或熟练度。第二遍,带着自学的问题跟学校认真学,解决第一遍遗留问题,做好学校的作业。这样三遍下来,每一遍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原则,比来回学、反复练,确实更有效果。需要特别说明:
无论第几遍,都要做适当拓展。所谓拓展并非知识拓展,而是学科通识和思维的拓展,比如了解数学史,数学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有趣的数学故事,这类有高度、有深度的思辨才是压轴题破局所在。
初中学习侧重课本细节,到了高中阶段,试卷开始脱离课本做深度拓展,教材信息量远远支撑不了高考高分需求。好成绩需要孩子很强的通识背景、很发达的思辨能力,这些是课堂之外的发育。一直学,过多刷题是发展这些能力的天敌,要把孩子从低效率、低信息密度的课外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孩子多接触高质量的信息,并且尽可能多阅读,多思考。当然,有家长可能会说,目前的问题是课堂内容都消化不了,教材信息量一点也不低。实际,很大程度上,教材给的是提纲和方向,而非丰富的信息。学习的核心是效率。老做低质量的工作,重复性的工作,就不可能有效率。以前我老说效率、效率、效率,其实自己都没理解什么是效率,一直在空谈,到现在才真正理解。效率的前提是自由思考,为了能有时间多思考,低质量的作业、不该上的课外班,都可以放弃。家长除了不给孩子添乱、不乱提要求,甚至还可以做一些替代性工作。比如信息查询和整理类作业,很耽误时间,孩子自己花很多时间和精力查询其实跟自己读两遍,效果相差无几。此类,家长可以帮孩子查了直接用。这种查询不是替代,是把孩子从低效工作中解放出来。哪怕科技论文都会标注文献说明和出处,这种帮忙不过分。还有一些不重要的作业,孩子不写,老师找家长,家长得帮着扛一扛,而不是回头责备孩子。总之,一定要把时间省出来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才是效率,要不然我们老说高效率、高效率,效率从哪来的?就是抛去这些意义不大的部分。理论上,家长和孩子是合作模式,但现实中,我们多数家庭的孩子在孤军奋战,家长可能还是孩子的敌人,把孩子推进教材和课堂的深渊,导致孩子既没有自由,又没有自我,怎么可能出成绩?家长传递的信息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几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 能动脑的事情就尽量不要动手,因为思考类似光速,效率特别高。一旦动手,乌龟爬行速度都达不到,效率特别低。一定要让孩子养成动脑的习惯!
- 高中各科超越课堂、教材许多,多数孩子非常吃力,有一大原因大概是通识积累不足,缺乏必要常识。比如,一个孩子,如果没有去过几次博物馆,没有参加几次科技活动,没有深刻理解几处历史遗迹,没有喜欢且精读的几本书,到了中学,许多名次、现象、人物、时代等名词都是陌生的,理解知识,会非常吃力。反之,一些孩子有了丰富的积累,理解起来就会轻易很多,课堂少做梳理,就自成章法。这背后,是通识和常识积累的差异,这些属于非课堂积累,价值要远远大于知识学习。
- 指望靠课堂学好文理,那太难了。没常识的时候,学的都是空洞的理论,很难跟现实产生关联。我们还是要把时间交给孩子,和孩子一起多多参与生活,参与有价值的生活体验。
- 到了中学,长期点灯熬蜡到半夜三更的孩子大概率不能持续领先到高考,原因无外乎,人的精力、体力、心力都是有限的,铁人都经不起如此消耗。说来说去,还是要讲究效率、去掉低价值的环节和内容,让孩子高质量的生活和成长。
顶头部的孩子大概以千计,而进入清北的那几百孩子,家长才是产生区分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