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后进生重大误区及必胜策略

文摘   2024-09-26 09:51   北京  

很多家长以当年的经验预判现在的英语考试水平,会出现极大错位,导致中学以后,英语严重拉分,并且难以追及。客观来讲,现在中学的英语考试,远超教学水平,尤其重点中学,教学比较松弛,考试却极其拔高,于是出现一种断层现象:头部孩子满分或者接近满分,之后不少孩子聚集在九十来分,之后又有不少孩子八十来分,三段现象非常清晰。

英语是基础学科,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一旦落后非常不容易追及。但是,总有一种观点,认为英语不行是因为单词不好,背单词就可以快速拉升升级。甚至极端描述为单词好可以保高考120+.........

对此,我反反复复,不厌其烦澄清:认为背单词就可以学好英语,是后进生的重大误区。
单词好是结果,不是原因。听读量大,语感好的孩子,很轻易就可以记住单词。反之,缺乏语感基础的孩子,要掌握单词,难比登天。

每一次澄清,都会被许多家长质疑反驳,认为只有单词掌握了,才可能产生阅读。实际,很多事情互为因果,先记忆单词确实可以进行阅读,但这是难度最高最低效的那条路。反过来,不少词汇量极大的孩子反而几乎没刻意记单词,他们看动画、翻绘本、听故事,慢慢会对一些句子或者词汇形成感觉,靠图案文、情景产生基本理解,开始连蒙带猜,后来不断修正,对语言形成认识,是语言生成机制。所有母语都是如此形成的,外语也可以重复这条道路,而且是最经济最高效的成长路径。
我们把这种在环境中理解,先依据理解猜测并重复中验证形成正确理解的学习行为称为习得。依赖习得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无论学拼读、语法还是记忆单词、进行精读和写作,效率非常高。先记忆单词、学习规则、进行练习的路线,则是学得。一门语言,规则万千,没有语感,强行记忆,也可以,但是真的非常难。

甚至,现在中高考会出现一些“超纲”的情景题,模式很新颖,超越课本知识,需要孩子依据自己理解,连蒙带猜去答题。有的孩子可以得全分数,有的孩子一分不得,这就是在考察习得的能力。

三十年前,自己初中几乎没有学习,每天开岔走神翻小说,名次一塌糊涂,最后没中考资格,家里花钱进的高中。进入高中后,数理化以及其他副科,完全没有障碍,尤其物化第一次考试就接近满分,一直维持了下来。相反,语文长期八九十分,高三下学期因为领悟到了“主旨”,拉升到了110+的区间。以前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都没这中心和主旨的概念,信马由缰,很难得分。最惨淡的是英语,整个高一,徘徊在50-75分。
当然,物化高分,是因为确实付诸努力:大半个学期,每晚熄灯后蒙着被子拿着手电筒啃课本、啃教材,书翻烂了,吃透了。但是,同样,甚至更努力的英语,就是搞不定。确实不是不记单词,是实在记不住。

英语不好的时候,记单词说起来很简单,但是落地非常困难,几乎有三套系统需要记忆:第一套系统是汉语意思,第二套是字母串,第三套是用汉语注释的发音。汉语意思写在上面,中间是那串字母,底下是汉语的标注的发音,三套系统要记住,还要建立关联关系,特别难。
高一下学期,老师大概想给点鼓励,喊黑板上听写,八个单词都很简单,但是只拼写对了rock,却没有写出汉语意思。非常尴尬,当时确实觉得英语没希望了。
高二见到了英语周报,如获至宝,52块钱定了年刊,开始啃上面的选择和阅读理解,守着字典边查边做,每份周报上面都有密密麻麻的备注。另一方面,英语老师是上海来的知青,那会六十多岁,返聘回来授课,经验足水平高,也没了正主意,说你大概是学不好英语了,不行就背课文吧。经过背课文和啃英语周报的填空和阅读,英语嘎嘎起来了,高二下已经能稳定在120+,这时也破了单词障,背起来觉得很简单。

无论是讲道理还是举例子,都是想说明,英语学习的根本还是听读,二者会建立语感,有了语感基础再去学规则、记单词、练写作,会卓有成效。反过来,难,非常难。

有位英语教研老师说,初高中英语弱的孩子想学好英语,没捷径,只能走别人从前走过的路,也就是低龄的孩子怎么学好英语的你也要怎么学。低龄孩子靠听读,你也得听读;低龄孩子练写作,你也得写作。这一策略的缺点是大孩子做小孩子的,觉得简单心里不情愿,容易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半途而废。优点是大孩子做小孩子的,理解起来容易,可以快速见效。如果能坚持,一年下来必定有大成效。

单词这很简单的常识,却经常引发争论,希望这篇总结,能对此争论形成基本共识。同时,希望我们能够看见教研老师英语后进生的提升策略并且有所启发。

复联
教育分观念、资源、实践三个层面,复联倡导先进育人理念,发现并传播优质资源,尽可能分享成功实践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