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椒目都没有很多的理解,只在诊断出病人有水热瘀血结于中下焦时用过这味药,而且以往的医家们对这味药的理解也有差别,甚至有些人说它性温,有些人又说这味药偏寒,所以想试试这味药,对它的性质有更深一些的理解。
从我们岐黄中医门诊部买来10g椒目,放在碟子里是这样的。
煮2次,大概取得240 ml药汁,倒出来的时候没有过滤,所以有椒目漂浮在药汁上。
药汁有一些败油的气息。咬破漂浮在上面的椒目后,里面有一些类似小茴香的香气,不过没有明显酸苦甘咸的味道。
服药后第二天晨起觉嗓子有些干,声音嘶哑,语声不圆润,类似于上午坐诊,下午再讲3~4节课后的那种程度,2天后才基本消失。服药第二天腰部右侧略痠痛,再过一天后消失。平时没有夜尿的我,服药后有3天时间每天4点被小便憋醒,其他时候小便也比平时更频,频次大约是平时的1.5倍,
服药前:脉略弦,欠流利,寸及关前略浮,关后及尺略沉;左关略细。
服药后:脉略弦,不流利,寸及关前略浮,关后及尺略沉;左略细,不流利;右尺略细。
在查阅这味药的药性时,查到《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用到椒目,后面常常要写“炒捣”二字,意为“炒熟捣烂”。张锡纯先生的意思应该是如果没有捣烂的话,椒目的一些成分是无法煎出的。
所以想再试一下捣烂后的性质,因为每周只有一天的机会试药,所以只有再等了一周。
一周后又在岐黄中医门诊部买来10g椒目,自己用锤子在地上敲碎,放在白瓷碗里是这样的。
煎出大约150ml药汁,分2次服下。
服药前:舌质淡红,苔薄白,前半左侧有浅裂纹。咽后壁不红,有暗红赤络,正中心有一枚抟聚淋巴滤泡增生。
脉略弦,不流利,寸略浮;右尺略沉。
药汁有一些败油的气息,有一种油汤味,偶尔在舌上有微微凉的感觉,也没有明显酸苦甘咸的味道。
服药后的舌象脉象因为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已经没有意义了,只能通过其他的证据来看身体的变化。
服用捣碎的椒目后,平时没有夜尿的我,凌晨3点左右夜尿1次,量很大,足有500ml,色深黄接近棕色,比平时的小便颜色更深,其他时间的小便次数也比较多,而且量也较大,也没有其他什么偏寒的情况出现。说明椒目打碎后确实有利小便的作用,而且确实如张锡纯先生 “椒目之滑而温、茴香之香而热者,散其凝寒,即以通其窍络”中所说,椒目打碎后的性质偏温。服用后没有出现服用服用未打碎椒目后那种声音嘶哑、腰痠痛的不适,饮食和大便都没有明显变化。
至于为什么《本草经集注》中说椒目“冷”,《新修本草》说椒目“寒”,应该是因为打碎的椒目含有一些挥发油,古人口尝的时候有一些凉的感觉。不过这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因为我之前口尝细辛的时候也觉得舌面有点凉的感觉,不过用药时还是很明显温性散寒的。
椒目利出来的水是从何处而来的呢?应该是三焦。仲景用含有椒目的己椒苈黄丸治疗“水走肠间”的痰饮病,仲景之所以说“肠间”而不说“肠”,即是他认为这些水气停蓄于焦膜,若在肠中,即早已从肠中排出而形成下利。张锡纯先生讲到“椒目…通其窍络”时,这个“窍络”也是指“溺窍”和三焦的管络。
所以,椒目的性味应是辛温,性质滑利而降,能将三焦的水更多地排入膀胱,从膀胱排出体外。
试药总结:
1.椒目在使用时应打碎,有利于将其成分煎出,甚至有可能会避免一些服用未打碎椒目的不适(需要更多的观察验证);
2.椒目性味应是辛温,性质滑利而降,能将三焦的水更多地排入膀胱,从膀胱排出体外,是一种攻药;
对用药时机的想法:
水邪停蓄于三焦,出现胸闷喘咳或肠鸣漉漉或腹部胀满,属于实证,且小便不利时可用。这种水饮是寒饮时可能比较好用,热饮或郁热比较重的时候,需仿仲景的己椒苈黄丸加用其他偏寒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