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教学设计由“她也笑了”而起,文中的“我”明明没有笑,那为什么要用“也”字?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的题目是“秋天的怀念”,说说看,作者怀念的是什么?
生:母亲
师:怀念母亲的什么呢?选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
(示例):
我怀念母亲说的话“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生参照示例,选择文中的句子。
同学们,我看大家沉默了,说说看,为什么不知道选择哪一句?
生:文中的语句太过沉重,而这些容易让人伤心的句子,应该都不是“我”想怀念的。
师:那我们再齐读文章,边读边体会,“我”怀念的是母亲哪个瞬间呢?
生:我怀念: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想象一下母亲笑的场景吧,这是母亲一生中最后一次笑了!
师:母亲为什么笑呢?
生:1.因为母亲第一次请求我去看花时,我直接拒绝,并且说出厌世的话。而这次母亲请求我去看花时,我同意明天就看花,因此母亲就笑了。(事件)
2.因为母亲幻想看完花之后,可以去我喜欢吃的那家店,吃豌豆黄儿。
3. 母亲怀念了过去,想起了曾经带我去北海,我在杨树下玩耍的场景。那个时候,我没有瘫痪,母亲也没有得病。所以母亲笑了。(体悟情感)
4.母亲笑了,也有可能是母亲知道自己即将不久于人世,而她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我,她想象到看花后的我可能慢慢振作起来。所以她笑了。
师:是呀,这是我怀念的多么美好的一个瞬间。母亲的笑里,有激动、有幻想、有过去、有希望。
但是,这样的笑容却再也没出现。
师:从“我”双腿瘫痪,到和母亲诀别,再到和妹妹去看花,我对生活的态度在不断的变化。如果给文章中两个地方增加语句“我笑了”,你会加到哪些句子后面?加进去读一读,并说说为什么?
生:1.加到最后一段“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后面。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笑了。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当我看到开得烂漫,充满生机的菊花时,我会因花而笑。
当我看着花,想到母亲如果知道我看到了北海的菊花时,她一定也会笑吧。我会因母亲而笑。
这是母亲去世十几年后的又一个秋天,经历时间的沉淀,我慢慢懂得了艰难但坚强的母亲,也明白了她说的话“好好活儿”,我为自己的成长、醒悟、乐观而笑。
生:2.加到“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后面。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我笑了。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
生:因为后面写到“母亲也笑了”,这表明在这之前我也笑了。而我笑是因为母亲的表现。
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明明只有几步路,母亲的行为像是要出远门旅行一样。
师:所以,我们应该怎么读“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这句话?读出什么感觉?
对,语速慢一点,用疑问和感叹的语气,要用比凝重、低沉稍微舒缓的节奏读,读出我的心情已稍微缓和,甚至有点儿和母亲调侃的味道。(不知道此处的理解是否合适?之前,我觉得这一句要用低沉、凝重的节奏读出烦躁、厌恶的感觉。而这次的体会改变了)此时,母子的关系已经缓和很多,我受母亲的感染,心情也好了很多。
母亲怀念曾经的我时,她笑了。
我怀念曾经的母亲时,我笑了。
这或许就是《秋天的怀念》让我们感动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