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心向语文,墨香润本真/胡晓波

教育   2024-10-24 20:31   中国  

聆听肖培东老师关于 “语文教学的朴素性” 讲座,如沐春风,那质朴的话语似潺潺溪流,悄然流入心间,泛起层层涟漪,让我对语文教学的本真有了更深的感悟。

语文教学的本真性与朴素性,在于对语言本身的执着探究。语言,是语文的基石,是思想的载体,是情感的纽带。当我们回归到语言的本源,去品味每一个词语的韵味,去揣摩每一个句子的节奏,去感悟每一段文字的温度,我们才能真正触摸到语文的灵魂。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各种教学方法和理念层出不穷,然而,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紧紧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扎实而有深度。

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体现这种本真性与朴素性呢?作文教学便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如今的作文教学,常常在素材的海洋中迷失,在立意的高阁上徘徊,在结构的迷宫里困惑,却遗忘了那最灵动的语言之花。

学生们忙于搜集素材,以为那是打开优秀作文之门的钥匙。于是,真真假假天花乱坠的故事纷纷涌入作文,却如堆砌的砖石,缺乏生命的温度。立意被高高举起,仿佛只有宏大的主题才能彰显作文的价值,却忽略了内心那一抹细腻的情感。结构的模板如同枷锁,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让作文变得千篇一律。

然而,当我们回归朴素,将目光聚焦于语言,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语言,是作文的灵魂所在。如鲁迅《藤野先生》中对藤野先生外貌的描写,“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简洁的文字,却生动地勾勒出藤野先生的形象,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先生的敬重之情。那一个个精准的词语,仿佛灵动的画笔,描绘出一个鲜活的人物。贾平凹《一棵小桃树》里的描写,“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细腻的笔触,将小桃树的可怜模样展现得淋漓尽致,也传达出作者对小桃树的怜爱之意。


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广袤天地中,采撷语言的芬芳。比如在学习《一棵小桃树》时,引导学生品味 “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这句话,感受 “委屈”“弯了头”“紧抱着身子” 这些词语所表现出的小桃树的可怜与无助。让学生模仿这样的写法,去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从而提升他们对语言的敏感度。还可以在学习古诗词时,让学生体会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的意境之美,通过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用词,启发学生在写作中学会营造画面感。在学习小说时,关注人物的语言描写,如《孔乙己》中孔乙己的 “之乎者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在写作中通过语言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作文讲评,应是一场语言的盛宴。对于语言优美的作文,我们可以让作者在班上朗读,如一位学生在描写秋天的景色时写道:“秋风轻拂,树叶如蝴蝶般翩翩起舞,缓缓飘落。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踩上去发出沙沙的声响。” 让同学们一起欣赏这样的句子,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描写角度。老师可以进一步指出,“如蝴蝶般翩翩起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树叶飘落的轻盈之态;“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 则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出秋天大地的美丽。对于存在问题的作文,我们要具体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改进的建议。比如有学生写 “今天天气很好,我很高兴。” 这句话过于平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添加细节描写,“今天阳光明媚,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洁白的云朵。微风轻轻拂过脸庞,带来一丝凉爽。我怀着愉悦的心情,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心中充满了欢喜。” 通过这样的讲评和修改,让学生明白好的语言是如何产生的。

在这追寻语文本真的旅程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我们要成为那孜孜不倦的阅读者,畅游在书海之中,让文字的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用我们丰富的语言素养和独特的气质,去感染学生,引领他们走向语言的美妙世界。当我们手捧一本书,沉浸其中时,那专注的神情,那微微上扬的嘴角,便是对学生最好的示范。我们与学生分享阅读的喜悦,探讨文字的奥秘,让他们在我们的引领下,爱上阅读,爱上语言。

素心向语文,不被繁华迷眼,不被功利束缚。让我们用最朴素的语言,书写最真挚的情感,培育最美丽的花朵。在这墨香四溢的语文世界里,我们与学生一同成长,一同绽放。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在语文的大地上,我们彼此相遇;在生活的天空中,我们共同倾诉。这个世界,怎么样才是最美好?铭记该铭记的,忘记要忘记的,浅浅微笑,深深感恩,有你有我,我们一起寻路青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