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俏枝//温情而激情,浅浅而深深——听肖老师执教《往事依依》

教育   2024-11-01 21:33   江西  

      从未在现场聆听过肖老师讲课,有幸参加了《名师之路》初中语文任务群构建与实施教学观摩会,才第一次现场看到肖老师上课。

      这是一节新授课,讲的文本是2024年新选入课本《往事依依》。


      没有煽情的导入环节,开门见山直入文本。好像不费吹灰之力;

      没有复杂的板书,一个“忆”字,一个“写”字,一个“拓”字贯穿了整堂课;

      没有扑面而来的大量PPT展示页,三张课件,足矣;

     课堂没有音乐,不加视频,更没有“拍”宣传片,“做”纪念册等屡见不鲜的活动任务。

      而是引导学生浅浅地说,静静地默读,细细地琢磨品味。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脱离文本之外;没有一项任务,脱离了作者和编者的原意。他用自己深深的思考和满满的教学智慧带领学生走进了文字的世界,文字的山水。

      他问:于漪老师回忆了哪几件往事?

      他问:哪三件事可以归为一类?

      他问:领起句,领起了哪些事?文中还有哪些领起句可以帮助你梳理文章?

      他问:于老师怎么写才能让这几件事在我们面前历历在目?哪个句子哪个词引起了你的阅读注意?

      所有的问题,全部指向语文要素;所有的问题,都在提示学生阅读的方法;所有的问题,又都来自课后习题的思考探究。所有的问题,更是形成了连贯有层次的问题串,循循而善诱。


      关于语言文字的品析,肖老师这样处理。

      肖老师问:(1)“百看不厌”,你是怎么理解的?(2)作者哪几处写了“看”?(3)这么多“看”,写出了什么?(4)“清晨看”,是怎样的“看”?“晚上看”,又是怎样的“看”?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说一说。(5)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你会反复看吗?和“极普通”相对应的词是哪个?

      关于那个“凝视”,肖老师这样总结道:小时候的于漪凝视着这极普通的画,聚精会神地凝视着,久了,就心神合一了,就人画相融了,就看出画里的名堂来了。原来,“凝视”一词的赏析可以如此引导,让学生品析得浑然天成。原来,语文学习的情景化和生活化。不一定非要搞一个虚假的情景。一句“生活中,有没有极普通的事物,你反复看吗”就链接了学生的生活体验。

      让我更惊喜的,是肖老师接下来的一段话:“这看似平淡普通的文字,读来却像一位长者在娓娓道来。而当我们注意到那些个精妙有趣的词语,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它们原来别有洞天。下面请大家自己读,找一找你觉得用得很有意味的词语,用心玩味,品析。”

      这不就是在教学与自学吗?老师教的是方法,教的是示范的过程。接下来就该是学生个性化解读的舞台了。“编织”“雕镂”等词语,渐渐浮出水面。这不就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运用”吗?

      听到这里,想到这里,我好像明白了什么是涵泳品味的功夫。我也不禁思考朴素的语文、青春的语文、精致的语文,都不过是语文广阔天地的一分子。语文课堂之本在于对语言文字的体悟。

      可是情境化怎么办?任务驱动如何做?怎样才能不脱离文本呢?

      肖老师果然是能带来惊喜的!

      课最后,肖老师利用文章的背景设计情境,让学生在自读中拓展文本的内涵。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情境!这样的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广度与深度,还能启示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志趣高尚的人。学习目标就这样行云流水般地达成了。

      不仅是学生,听课的我虽一言未发,却早已在心中呐喊千言。我好像看到了语文飞翔的美好姿态,自己也有飞一般的感觉。温情而激情,浅浅而深深,如此。


语文深深浅浅之间
在语文的大地上,我们彼此相遇;在生活的天空中,我们共同倾诉。这个世界,怎么样才是最美好?铭记该铭记的,忘记要忘记的,浅浅微笑,深深感恩,有你有我,我们一起寻路青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