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7日,浙江省永嘉中学,楠溪语文论坛。钱梦龙、黄厚江、肖培东三位特级教师“同台续课”,共教《愚公移山》。三代语文人,共谱愚公志。
尤其,87岁高龄的钱梦龙先生能亲自登台执教十分钟,更是深深感动全场教师。
这十分钟,是他最后一次课堂讲课。
这十分钟,更是值得我们永远珍惜的十分钟!
这十分钟,展示着钱先生的语文智慧:什么是基于学情,什么是情境教学,什么是以生为本,什么是文言文教学,什么是语文课程……
钱老课前和学生聊天。
上课铃声响。
师:同学们好,听到我苍老的声音,你们就会用一个字“老”来形容我了。你们猜猜我今年大概多大年纪。
生(纷纷):各种猜测……
师:提醒一下,我跟《愚公移山》中的老愚公年纪差不多。
生:年且九十,你将近90,快90了。
师:为什么说将近90,大概90呢?
生(纷纷):年且,“且”字,将近。
师:“且”就是将近的意思。我也是“年且九十”,今年我是87岁。所以今天你们是跟一个和老愚公同龄的老教师来学习老愚公的故事,这种概率在全中国都不太有。那么,我先请你们把课文看一看。我做个调查,已经看过的、而且理解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大多举手)
师:还不太懂的请举手。
(少数学生举手)
师:有的同学两次都没有举手。两次都没有举手的同学,你现在举举手看。(有生举手)你为什么刚才不举手?
生1:有些不理解。
师:那你刚才要举手呀,有不理解也很正常。那么,“年且九十”的“且”字你知道吧?
生1:知道,是“将近”的意思。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愚公要移两座大山,谁知道是两座什么山?
生(纷纷):太行山,王屋山。
师:这两座山大不大?(学生说“大”)从哪里知道?
生2:方七百里,高万仞。
师:我觉得这个句子有点奇怪。“方七百里”,这两座山是方的吗?“方”是什么意思啊?
生3:不是,“方”是“方圆”。
师:高有多高?
生4:万仞。
师:有多少人参加移山?
生5:有三个子孙,还有一个孩子。
师:三个怎样的子孙呢?
生6:会挑担的。荷担者三夫。
师:“荷担者三夫”,什么意思?知道吗?
生7:挑担的三个人。
师:愚公家里头作劳力,能挑担的,是三个人。队伍里还有谁啊?
生8: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童,还有一个寡妇。
师:还有一个寡妇?
生8:还有一个寡妇家剩下的小男童。刚才说错了。
师:这样是四个人了。他说四个人,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
生9:我觉得是五个,愚公自己也是的。
师:你怎么知道愚公自己也是?
生9:“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是率领三个挑担的人,说明他自己也参加了。
师:哦。这句话前面少了点什么东西?
生9:少了“愚公”,被省略了。
师:嗯,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还有一个小孩子,几岁?哦,始龀,七八岁,跳跳蹦蹦,去参加移山了。我测试一下同学们啊,我在问大家之前,你们就已经知道是五个人的请举手。
(生举手多)
师:好,说明很多同学都懂得这个句子。移山队伍一共五个人,而且这个五个人中真正能移山的劳力只有三个,另外两个,老的老,将近九十岁,小的小,只有七八岁。这么一个队伍,去移这么两座大山,任务真艰巨的,想都不敢想,但是愚公呢,坚持要移山。有一个人很反对愚公移山的,谁啊?
生(纷纷):智叟。
师:愚公的“公”什么意思啊?老男人,对吧。那么愚公就是愚笨的老男人。这个智叟呢?“叟”是什么意思啊?
生10:老头。
师:一个是聪明的老头,一个是愚笨的老头。今天我们要学的就是这两个老头的故事。那么我这个老头要讲的故事接下来就交给小愚公,请肖培东老师来继续来跟你们学习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