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文摘   2024-07-17 11:47   四川  


在假期里,对读书时光尤为珍惜。终于,有了相对比较充足的时间走进一本书里。要知道,当老师的平日工作疲惫,等夜深时捧起书来,已是昏昏欲睡之时了。

假期适合读闲书。比如这本《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一年前飞进我的书橱,却没有闲情逸致看看。还有一个原因是,我对畅销书和心灵鸡汤一类的书,似乎天然没有什么好感。

不过,当一本书躺在你的书橱里过久时,会心生歉意。于是,午后,在雨声中,走进它。

读着读着,伴随着强烈的心痛感,我哭了。

书的作者塔拉,现在的身份是美国作家、历史学家。这本书是她的一本自传。

她生于美国爱荷达州的山区,17岁前从未上过学。她创造了奇迹,她通过自学,自考,考取杨百翰大学,之后,又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历史学博士学位。

一个17岁之前从未接受过公立教育的女孩,创造了成功。许多人说,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励志”大概可以理解成:勤奋努力,克服懒惰,保持信念,终会成功之类的励志。

所谓“励志”,也就给平凡的人给了希望。

生而平凡,但足以努力也可以改变人生。

但我对励志这一点有些悲观的态度。首先是大环境下的考试制度,自学考试的资格,考核的制度等,已然是无法想象的困难。其次是塔拉的哥哥泰勒的影响,都无法在我的现实世界中复制。

成功不可复制。

让我心痛和流泪的,是塔拉对原生家庭的顺从、觉醒、反抗、出走、接受的整个过程透露出来的她的思考,她的顽强,她的力量。

父亲是一个有强烈控制权的人,用专业术语来说,应该是“双向情感障碍”的精神疾病患者。父亲有坚定的信仰,也可以理解成,顽固到无可救药。他热衷于储备粮食弹药等物资,他总觉得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他要求所有的子女为他干活,在废料厂,在充满污垢和危险的地方。

最为可怕的是,他拒绝让子女接受教育,拒绝医院。塔拉的母亲是一名草药师,家里人生病都只能让母亲治疗,用草药,用精油,用信念。即便是父亲发生爆炸,烧伤到面目全非,他仍然拒绝去医院,在母亲那些草药下,竟也活了下来。

哥哥肖恩是有暴力倾向的人。他偶尔看起来很爱妹妹塔拉,会带她去骑马,看电影,开车送她去排练。但他情绪不好的时候,会拽着她的头发把她按在马桶上,让她道歉,让她受伤流血。

对哥哥的暴力倾向,塔拉的父母却装做什么都不知道。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塔拉好不容易走进了学校。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她觉得自己格格不入。别人讨论的话题,她什么都不懂,老师讲的内容,她根本不知道怎么记笔记。

在学校的日子,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学习,读书。幸运的是,她的天赋被教授发现,教授说她写的论文是教书三十多年来见过的最好的论文之一,教授给她写推荐信去读博士。这一点,很多人一生也没有这样幸运。

塔拉通过阅读和见识外面的世界,她开始怀疑自己的家人的信念,她开始反抗,她终于勇敢地告诉父母哥哥的暴力行为,勇敢地跟爸爸说:“对不起,我不。”

书的最后一句这样写道:

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塔拉爱自己的父亲,也爱自己的家人。但是,她爱他们,也可以选择离开他们。

很多时候,很多情感,不是一分为二的。很多时候,我们陷入痛苦,但其实我们明明可以选择的。

书的扉页上写着: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深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

呵,是的,这竟让我想起“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可笑来。

现代女性,想要改变自我,唯读书与觉醒,唯经济独立,思考自由,才能真正活出自我。

这是一本有强大力量的书,我对它肃然起敬。

也许每个人都会面对苦难和痛苦,也许我们都以为自己经历的痛苦已经到了深渊,然而,却总有人比我们经历的更多,更苦。

所以,不要悲伤,不要气馁,直面痛苦,允许一切发生,接受它,改变它,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另外,始终记得,我们接受教育,并不是选择全部相信。



我的成长如乌龟般缓慢
竟无话可说
孩子不是缺少天赋,而是大人缺乏发现
两个月,只读了一本书


让自己的生命留下痕迹
这个世界我来过

虫虫的脚印
我是虫虫,一个90后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读书教书就是我的日常,愿与孩子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