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年轻教师可以向薛法根老师学什么?
文摘
2024-05-05 16:07
四川
哈喽,读者!
日久未更新,后台催写文。
要感谢读者们的关注和关心啦。
其实呢,阅读也好,写作也罢,都是一件极其耗费心力的事情呢。人虽看起来岿然不动,然脑海里的思绪翻腾,实则十分耗损精力。因此,需要歇一歇的。
五一假期,为避人流,调养身体,宅家休息。跑步,做饭,听课,读书,便觉是人间好时节。
没有遇见自己感兴趣的书,也就把薛法根老师的书重读了一遍。有的书,初读懵懵懂懂,再读幡然醒悟,三读才能举一反三。
嗯,我真觉得自己笨笨的。
名师的课,“技巧”固然值得学习,我也琢磨过很多“技”。但日子久了,也想要从“技”走向“道”的进阶。
薛老师的课,姑且先不论设计,他的课堂状态是我当下最为向往的。职初时,我上课,课是课,师是师,生是生,文本是文本,每个部分是分割开的,因此,我总觉得自己很做作,对自己的课不甚满意。
人课合一,人即是课,课即是人,也是我这两年一直在努力的。我开始领悟到,要想达到这样的舒展的课堂,得琢磨一下这样的课的背后的那个“人”,那位执教者。
捧读薛老师的书,我发现,年轻教师可以向薛法根老师学什么呢?
一、学他甘做小事的
勤奋
踏实
薛老师常说他是农民的孩子。农民的孩子每天早起,背上竹篓和母亲一起去割草。勤奋、坚韧、细腻是薛老师童年成长的底色。
师范三年,管宿舍的老头让他帮忙守宿管窗口。他不嫌弃,积极热心地帮助,在宿管的小窗口一呆就是三年:收发信件、接待访客、代卖邮票……做着一些别人看不上的小事。在那个不起眼的小窗口的桌子上,他却悠然自得地练书法,作国画,读名著。
这样的勤劳和踏实,这样愿做小事的品格,反而给了他很多凝神静心的力量。
这样的踏实勤奋还体现在他的专业学习上。曾经,他在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上砸了一节作文课。而后,他下决心“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他天天晚上看贾志敏老师的录像课,用心记录贾老师在课堂上的每一句经典的指导用语,然后在自己的班级里一节一节地模仿贾老师上课,用心琢磨每个环节的用意。
三盘录像带,整整模仿了两年。
这又是何等的勤奋刻苦踏实呢?
是的,
做得了“小事”,才能成“大事”。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败而不起”。
“不会”没关系,但不能以“不会”为借口不去学习。
这是薛老师给我的第一点成长启示。
二、学他不做重复自己的
不懈
追求
我对薛老师课堂最初的印象,来自“词串教学”。课堂伊始,第一个板块,以一串一串的词语切入。每组词语,是有目的地分类呈现,为后续的教学做铺垫。我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薛老师词语教学法的文章,所选课例均来自他早些年的课例合集《现在开始上语文课》一书中。《螳螂捕蝉》《二泉映月》等课,都很经典。
在三十岁就评上特级教师的薛老师,倘若一直按照词串教学的方式走下去,仍然是行得通的。毕竟,语文是有规律的,语言文字是永远不变的规律。他有他的标志,也有他的风格。
但是,他不,他不做重复的自己。
因此,这些年他的课堂和设计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也就代表着,他从未停止过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他琢磨着新课标,新理念,教学评一致性,单元整体任务群设计,单篇教学的情境性等等,他一直在思考着,实践着。
不满足自己曾经的成就,不以自己的成就而高傲,不断地融合,创新,向前走。
这也让我感叹:一位五十多岁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尚未停止思考,我一个年轻教师,怎能停止思考!?
哦,有人说,因为他已经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了,是专家了,思考的事情就让专家去做,一线小老师想那么多干什么?是的,专家固然有引领之职责,然,一线小老师是否也能在自己的课堂里去学习,去验证,去实践专家的思想智慧?教育的成功与否,到最后不都是靠着广大的一线教师么?
向薛老师学习不断地思考,不做重复的自己,也是我们年轻教师应该且必须做的。
三
、学他
看见
孩子的儿童观
听过薛老师课的人,都有一个印象——薛老师好有耐心。课堂上,他讲话慢条斯理,温温柔柔的,不经意间,就和孩子打成一片。是的,听他的课多了,我常常觉得他是一位童心未泯的老顽童。
他讲《自相矛盾》时,一小男孩子读字总是读错,薛老师耐心地教他,在之后的教学中,薛老师又夸他“越来越聪明了”,到后面小男孩子越来越自信,发言越来越精彩,薛老师继续不吝赞扬:“我的天哪,我发现你是天才。”
就这样,这个孩子被点燃、被唤醒、被激发,
我明显看见,这个孩子走下讲台那一刻是带有一丝得意的笑的。
我想,对这个小男孩来说,这将是一堂念念不忘许久的课吧。
在教学《小猴子下山》一课时,按照原本的设计,教学完朗读的环节就应该走进下一步了。但在朗读时,薛老师发现那个班级的读书腔特别严重。一年级的小朋友,读书一字一顿的,非常刺耳。薛老师停下了教学的进度,一遍一遍地说:“跟我读”。他一句一句地教孩子读。教了好几遍吧,这个班级的孩子朗读水平明显有提升。
但也因此,后面的部分,因为时间关系没来得及展开呈现了。我知道,这节课的精彩部分在后面。但薛老师一点儿也不在乎。
事实上,我深知,一个班级的朗读水平,更多的是靠平日里带班老师的功夫。但薛老师觉得,公开课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得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自然而妥帖的朗读。听课的老师们都深受感动,我也觉得薛老师这样的做法很值得。
名师的课一定要那么完美吗?我们一线教师去听课,到底要听什么呢?一定是模仿借鉴精美别致的设计吗?事实上,即使是给你一模一样的设计和课件,也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
原因在哪里?
理念决定行为,观念改变,行为才会改变。
在日复一日的重复的语文课上,倘若我们做不到这样的耐心,做不到这样的细致,做不到这样的“看见孩子”,又如何让孩子“亲其师,信其道”?又如何让孩子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我觉得,这样慢慢地教孩子朗读的名师课,却给了我更多的启发。于永正老师常说:“蹲下身来看孩子”,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说的。薛老师也是这么说,这么做的。
课,是给孩子上的。
这是薛老师给我的第三点成长启示。
四、
学他智慧语文的教学观
“组块教学”是薛老师倾注了二十多年心血的研究课题。初看这个课题名字,有些不够高大上,不够专家范儿,不够高深玄乎感。
实事求是地说,我不迷信任何模式。大单元也好,项目式学习也罢,亦或是
XX
课堂模式,我不盲从,也不轻易否认。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没有深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尊重别人的成果,保持沉默,是我的态度。
认真阅读了《薛法根与组块教学》这本书,我发现,“智慧”是薛老师最钟爱的一个词语。“组块”来源于阅读心理学的一种方式,按我的理解,它能有效促进孩童对零散的知识的整体建构,改变儿童的思维模式,概而言之,是想用一种更科学、更有效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更牢固、更能迁移。这和我们普通人所理解的“模式化”“重训练”有着本质的区别。“组块”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心智模式。
当然,我的研究也很片面,不够深入。以我目前的理解水平,我只能理解到这个程度。但我似乎能够明白,薛老师的理想愿景是——引导儿童通过联结性学习和自主性建构,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不,他还有更大的愿景是,通过“教语文”到“学语文”的转变,从“学语文”到“长智慧”的转变,发展孩子的言语智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他超越了语文,想要抵达“人”的教育。
把孩子教聪明,让孩子们保持好奇,两眼发光;保持积极,小脸红红;保持热爱,积极思考;用语文做事,用语文成人,应该是薛老师的教育愿望吧。
年轻老师们,贾志敏老师说:“教孩子一年,要想到他的五年;教孩子五年,要想到他的一生。”
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身为教师,
到底要培养怎样的孩子呢?
这是薛老师给我留下的一道思考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雷雨》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手指》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忆读书》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风娃娃》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父爱之舟》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大还是小》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走月亮》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爬山虎的脚》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灰雀》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父亲、树林和鸟》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四季之美》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火烧云》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小虾》《童年的水墨画》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小马过河》
●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
⛵
虫
虫
老
师
相信一步一个脚印走
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虫虫的脚印
我是虫虫,一个90后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读书教书就是我的日常,愿与孩子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
村居碎碎念
这一年最大的进步是不关注别人
向薛法根老师学带团队
向薛法根老师学教古诗
向薛法根老师学写评课
寒假教师阅读书单
向薛法根老师学写教后感
虫虫老师的2024
向薛法根老师学写教学设计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如梦令》
我和熊猫班的2024
读书札记 《学习究竟是什么》
你必须叫醒那个颓废的自己
活在课堂里
关于预习和日记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伯牙鼓琴》
公开课的意义当然在挑战自己
小学老师更应该有长远意识
听朱煜老师上课有感
砍柴、担水、做饭
备课《爬天都峰》断想
排除噪音,调整焦点
别人的优秀,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教书先生”也不会
乡下读书记
允许自己写垃圾
为课堂做减法
教一年级的干货全在这里了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年级,我这样开第一次家长会
一年级,这样教小朋友写字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虫虫老师,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答一位读者问)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暮江吟》
我的成长如乌龟般缓慢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清贫》
用好三招,开好家长会
怎么和孩子一起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竟无话可说
读书随想
我不要为了完成任务去家访
许嫣娜老师的导入艺术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一只窝囊的大老虎》
读薛法根老师《像教育家那样做老师》有感
师父,我永远爱你呀
我很迷茫,不知道怎样专业成长
听薛法根老师执教《山居秋暝》
薛法根老师上出好课的秘密
年轻教师可以向薛法根老师学什么?
少布置无意义的作业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