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说:薛老师的语文课当然喜欢啦,活动看起来简单,但是背后解读的功夫可不简单哟。听点好课,做点快乐的事情吧!
一、读一读古文
1.明要求:读对,读熟,读出意思。
(要点:两个“为”的读音和意思)
3.再读,读好停顿,读出意思。
(要点:读好停顿就能读出意思。)
4.反复读,读出古文的味道。
(点拨:“乎”,语调上扬的感觉。生读相关句子。齐读。点拨:声音要“竖”起来。再读,把后面的字读清晰。声音要精神饱满,要“站”起来,而不是“躺”着。再指名读。齐读。)
5.小结:小古文要读对,读熟,读出意思,读出古文的味道。
二、写一写故事
1.明要求:完整、连贯、通俗易懂
(要点:提醒生结合注释知意思,师相机点拨困惑。如,“志”:心里向往着什么)
3.当堂练笔:7分钟写故事。
(师先搭建支架;巡视关注学生,提醒6年级要有一定速度,要抓紧时间)
4.展评作品
(点拨:某生有气无力,师提醒好好说话,声音响点。男生要自信,要有阳刚之气。师对比点评提醒刚才的男生要订正(加上“有一天”,“樵夫”……)又请一男生说,师相机点评:《伯牙绝弦》名字赞;山野樵夫,更有文学味道;山脚,要加地名;赞叹比说好;伯牙想到什么,子期就会想到什么……师继续关注第一个男生提醒要向同学学习)
5.小结:要写得完整、连贯、通俗易懂、生动形象。
三、聊一聊艺术
1.明要求:读得懂,说得清。
2.板书:高山流水、高雅之音
3.话题:如何听懂高雅之音?
4.播放《渔舟唱晚》。你听到了什么?
(要点:善音律,善想象。有生说只听到声音,有生说听到激昂处山平缓流水;师对比点评:这就是区别!差在哪?——想象力。听懂音乐要有想象力,要听出旋律节奏变化。)
5.钟子期如何听出?秘密是什么?高明在哪?抓住关键字:“志在”。
6.你从“志在……”“若……”发现什么了?
(要点:心意相通)
7.拓展资料《孔子游春》,小结升华:何谓知音?(志趣相投……)
8.师拓另一版本《伯牙绝弦》。
师:你能找出几个表示知音的句子吗?生读并一一对应。
师:为什么《吕氏春秋》会讲伯牙绝弦?(版本变化、结尾不同)——
(要点:对他而言,艺术生命死了,引申到知音文化)
9.拓展关于知音的古诗。
小结升华:想成为别人的知音,一定要提升自己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