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为了完成任务去家访

文摘   2024-06-05 09:08   四川  


01


完成任务式的家访我不屑一顾。

我家访,是因为这个孩子和家长需要我。

小王同学,是一个刚开始动笔有些困难的孩子。书倒是读得不少,提起笔来就吃力,写作文常常字数都不够。

但我不着急,因为我知道他在坚持阅读,持续输入。任何输出,都有一个低谷期和爆发期。另外,男孩子,在生活敏感度上比女孩子是略微缓慢一些。生活敏感度,也会影响写作的。


所以,我能做的只能是唤醒、鼓舞、激发。


首先克服他的写作心理障碍,帮助他建立写作不可怕,写作很简单的概念。其次,教给他方法。每写一次,表扬优点,也提出改进的地方。不批评,不重写。

等啊等啊,小王同学的作文一次比一次好。


这次写八单元想象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



因为写作进步,他可以奖励——奖励家访一次。


我知道他的妈妈,也一直为他的写作焦虑。

我得告诉他的妈妈,坚持阅读的力量。

我得告诉他的妈妈,相信相信的力量。

我得告诉他的妈妈,相信坚持的力量。


 02


小陈同学,什么都好,唯一的缺点可能只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为此,我想了不少办法。每次她发脾气的时候,我先做一个倾听者,听她述说。其次,做一个共情者,从她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从她的角度感受她的委屈。最后,做一个问题解决者。这样的情况你觉得如何能改变?虫虫老师可以为你做什么?首先,我可以先给你一个抱抱,让你的情绪平静一下好不好?


这样的情绪引导,我坚持了一年。


如今,她不仅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还会经常问同学:“你需要我怎么帮你吗?”因为常有这样的询问,她成为班上最受欢迎的人,得了一名得力小干部。


二年级下期开始,从没有见她情绪崩溃过了。


好了,我告诉她,我可以去她家告诉爸爸妈妈,要当着妈妈爸爸面表扬她的进步。


她高兴坏了,有种得意洋洋的感觉。家访那天,她期待了整整一天,放学后,领着我去家里参观她的房间,我就当着她妈妈爸爸的面讲她是如何体谅同学的,是如何帮助老师的,是如何认真听课的,是如何进步的。


她和妈妈爸爸,笑得像花儿一样。


03

在熊猫班,家访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奖励。

为什么呢,孩子们明白,家访是老师用下班时间专程去家里一趟,机会难得。


另外,我跟孩子承诺,家访一次,要跟家长使劲夸赞孩子的优点,至少10个。

奥里森·斯特·马登在他的《信念力》中说,如果要我给年轻人一句忠告,那便是“尽一切可能相信自己”。也就是说,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相信在自己身体里有一股力量。

查尔斯·哈奈尔也在《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中说,每个人都拥有无限潜力,能量永远不会枯竭。自信可以让你成为任何人。

能够激发孩子内驱力的,就是对自己的无尽相信,相信自己能行,相信自己很棒,相信自己能心想事成。

这就需要大人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极的暗示和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

奖励式家访还有一个好处——让家长也建立信心。

是的,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他们也焦虑,也迷茫,也无助。他们为孩子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却常常有一种挫败感。

我想,作为教师,我如果亲自当着家长的面的鼓励,是可以给家长一些力量的。


调动家长相信的力量,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

我不想为了完成任务去家访,凡是用完成任务来考核我的家访完成率,我都不屑一顾。

我家访,是因为孩子和家长需要。

随心,尽心,无愧于心。

虫虫的脚印
我是虫虫,一个90后语文教师和班主任。读书教书就是我的日常,愿与孩子共同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