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826.【基本功】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关系?

学术   2025-01-17 07:03   江苏  

记录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都属于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它们有以下关系:

相同点


  • 作用机制相似

    • 两者都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来发挥作用。血小板的聚集是血栓形成的关键步骤,它们作用于血小板聚集过程中的信号通路。具体来说,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都能抑制血小板表面的 ADP(二磷酸腺苷)受体。ADP 是一种能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这两种药物与 ADP 受体结合后,可以阻止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从而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 例如,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无论是采用替格瑞洛还是氯吡格雷治疗,都是为了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冠状动脉内血栓进一步形成,降低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 临床应用领域相同

    • 都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领域。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来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都是常用的药物选择,它们有助于保持冠状动脉的通畅,减少再次发生心肌缺血事件的可能。

    • 同时,对于那些不能进行 PCI 手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这两种药物也可以用于药物保守治疗,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不同点


  • 药物结构不同

    • 替格瑞洛是一种环戊基三唑嘧啶类化合物,它的化学结构相对比较新颖,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这使得它能够以一种非前体药物的形式发挥作用,直接作用于血小板 ADP 受体

    • 氯吡格雷则属于噻吩吡啶类化合物,它是一种前体药物,需要在体内经过肝脏细胞色素 P450 酶(CYP450)系统的代谢转化后,才能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进而发挥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 起效时间和作用强度不同

    • 替格瑞洛起效更快,能在服药后 30 分钟左右就能达到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而氯吡格雷由于需要经过代谢活化过程,其起效相对较慢,通常需要数小时才能发挥较好的抗血小板效果。

    • 在作用强度方面,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较强。一些研究表明,替格瑞洛对血小板 ADP 受体的抑制作用更彻底,能够更有效地降低血小板的聚集率。

  • 药物代谢特点不同

    • 替格瑞洛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但它不是通过 CYP450 酶系统进行代谢,所以受其他药物通过 CYP450 酶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小。而氯吡格雷主要经过 CYP450 酶系统代谢,尤其是 CYP2C19 酶,因此容易与其他通过该酶代谢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其药效。

    • 例如,当氯吡格雷与某些抑制 CYP2C19 酶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联合使用时,会降低氯吡格雷的代谢活化,使其抗血小板作用减弱。而替格瑞洛则不受这种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 不良反应不同

    • 替格瑞洛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急促、憋气等症状。还可能引起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

    • 氯吡格雷相对而言,引起呼吸困难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较低,但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包括轻微的鼻出血、牙龈出血,严重的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不过出血风险也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是否同时使用其他影响凝血的药物等)以及具体的病情有关。


起效与失效时间

  1. 替格瑞洛

  • 起效时间:替格瑞洛起效迅速,口服后约 30 分钟就能达到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这是因为它不需要经过肝脏代谢激活,是一种非前体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血小板 ADP(二磷酸腺苷)受体,快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过程。

  • 失效时间:替格瑞洛的抗血小板作用消退也相对较快。其血浆半衰期约为 7 - 8 小时左右,一般停药后经过 5 个半衰期左右,药物在体内的作用基本消失,也就是说大约经过 35 - 40 小时后,其抗血小板作用会显著减弱。不过,个体差异(如年龄、肝肾功能等)可能会对药物失效时间产生一定影响。

  • 氯吡格雷

    • 起效时间:氯吡格雷是前体药物,需要在体内经过肝脏细胞色素 P450 酶(CYP450)系统的代谢转化后,才能生成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发挥作用。通常口服后 2 - 8 小时开始起效,这个时间比替格瑞洛慢,因为它的活化过程依赖肝脏的代谢。

    • 失效时间:氯吡格雷的血浆半衰期约为 6 - 8 小时,但由于其活性代谢产物在血小板中的作用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在停药后,抗血小板作用可能会持续数天。在临床实践中,一般认为如果需要紧急进行外科手术等情况,可能需要在术前 5 - 7 天停用氯吡格雷,以减少手术出血的风险,这也说明了它的抗血小板作用在停药后相对持久。




    记录者简介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长

    •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秘书

    •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 全国百佳医院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 参与设计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器械研发;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 参与国自然及省基金4项

    • 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等4部指南规范

    第91病区
    常把旧识做新知,神经科的那些基础与进展。公众号主理人:刘锐医生(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