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806.【讲义】重温一下内耳迷路

学术   2024-12-28 07:00   江苏  

记录

病房接连收了几个眩晕发作的患者,都符合周围性眩晕。针对周围性眩晕,有些基础知识需要复习。

一是引起周围眩晕的器官结构是什么

二是引起周围眩晕的原因有哪些?

三是最常见的原因——耳石症如何进行复位?



引起周围眩晕的结构是前庭,迷路(半规管)







对于半规管有很多叫法,为了方便记忆,可以分别称为垂直半规管(对应前后摇头),水平半规管(对应左右转头),后半规管(对应左右摇头)

二是引起周围眩晕的原因有哪些?
迷路动脉(labyrinthine artery ) 主要由基底动脉发出,有时也来源于小脑下前动脉,它在内耳道底部分为蜗支前庭支

良性阵发性的眩晕



这种症状多发于老年人,在门诊是经常见的,有特殊的诱发体位,这个眩晕症在发作一段时间之后,可能就会停止,这就代表着眩晕症结束了。但是如果这个位置再度改变的话,眩晕症还会发作。如果说大家不治疗这个症状的话,其实6个月也会自动缓解。



梅尼尔氏症



这个疾病其实是充满谜题的,因为这个是不明原因的内淋巴局部水肿,听神经及半规管细胞被破坏而引起的病变,病人通常会感到耳鸣,耳朵胀痛,听力丧失的情况,每次持续几分钟或者是几小时,而之后就会自动的缓解,之后还会不定时的发作,每发作一次,听力就会下降一点,最后会完全导致耳聋。



急性迷路炎



这与病毒的感染有关,通常是先感染上呼吸道,后来出现缓慢的眩晕,可能在三天之后,还会出现严重的眩晕,而在3~6周之后就会逐渐复原。



颈椎病



因为椎间盘的退变及骨质增生会导致椎动脉受压,从而可能就会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因为这个分支内的动脉循环产生障碍,所以说就会发生眩晕症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耳石症。


常见4种耳石症的手法复位
目前针对耳石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耳石复位治疗,将脱落的耳石颗粒迅速复位到原位(椭圆囊或球囊内),90%以上的患者通过简单的耳石复位即可快速缓解眩晕症状。
视频来源:网易健康

针对受累的半规管不同,选用的复位手法也不同。

1


后半规管耳石症 Epley复位法
1.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向患侧旋转45°;
2.快速下垂,下垂时头部低于平面30°,保持30秒;
3.头部向健侧旋转90°,保持30秒,身体不动只转头;
4.身体向健侧转90°,保持30秒,头部和身体的角度不变;
5.将患者扶起。


2

后半规管耳石症 Semont复位法
1.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向健侧旋转45°,然后快速向患侧侧躺,让患侧的后枕部着床,保持30秒;
2.快速地让患者从患侧转向健侧,同时使头和身体的角度保持固定;
3.健侧的前额着床,倾斜角度为45°。
注意:当患者回到直立位时,可能会突然特别头晕,要进行保护,防止跌倒。



3

水平半规管管石症 Barbecue复位法
1.患者平躺于检查床,然后从患侧开始旋转,每次旋转90°;
2.旋转的动作可以连续做,也可以快速做,根据患者的情况,可做多个周期;
3.将患者扶起。



4

水平半规管管石症 改良的Gufoni复位法

1.患者向患耳侧侧躺,保持30秒;
2.头和身体保持固定的位置,头部向健侧转45°,保持30秒;
3.将患者扶起。



5

水平半规管嵴帽结石症 Gufoni复位法
1.患者向患耳侧侧躺,保持30秒;
2.头和身体保持固定的位置,头部向健侧转45°,保持30秒;
3.将患者扶起。



6

上半规管耳石症 反Semont复位法
1.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头部向患侧旋转45°;
2.向患侧侧躺,前额着床,保持30秒;
3.快速倒向健侧,健侧的后枕部着床,保持30秒;
4.将患者扶起。



7

前庭型耳石症是指耳石没有进入半规管,而是在壶腹嵴上附着。其特点是当患者做仰头或哈腰的动作时,会突然晕一下。
前庭型耳石症“叩首”法和“急刹车”法

“叩首”复位法:患者站在检查床的一侧,扶着床做磕头的动作,头部快速冲,快速起。同时要注意患者的颈椎情况,若颈椎不好,幅度可以小一些。

“急刹车”复位法:患者做仰头和哈腰的动作,在哈腰的时候保护着患者的双肩,让其头部向前有一个冲的动作。



总结一下,后半规管最经典,水平半规管和垂直半规管也和转身诱发有关系。但是低头平卧时容易出现的头晕和前庭型耳石症(耳石在壶腹嵴上附着)有关系



记录者简介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长

  •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秘书

  •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 全国百佳医院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 参与设计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器械研发;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 参与国自然及省基金4项

  • 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等4部指南规范

第91病区
常把旧识做新知,神经科的那些基础与进展。公众号主理人:刘锐医生(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