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834.脑卒中后局部低温有什么作用?

学术   2025-01-25 07:01   江苏  

脑卒中后局部低温有以下多方面作用:

神经保护作用

- 降低脑代谢率:局部低温可使脑细胞代谢率降低,减少大脑对氧气和能量的需求,在脑血流减少的情况下,有助于维持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平衡,减少因缺血缺氧导致的细胞损伤。
- 抑制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脑卒中发生后,会有大量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等释放,过度释放会引发神经细胞的兴奋性毒性损伤。局部低温能抑制这些递质的释放,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程度。
- 减轻自由基损伤:局部低温能降低自由基的产生,还可增强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功能,减少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脂质、蛋白质和DNA等的氧化损伤,保护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抑制细胞凋亡:通过调节相关凋亡信号通路,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加存活神经元的数量,有助于维持神经功能的完整性。

减轻脑水肿

- 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脑卒中后血脑屏障受损,通透性增加,导致脑水肿。局部低温可使脑血管收缩,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少血管内液体和蛋白质等物质渗出到脑组织间隙,从而减轻脑水肿。
- 减少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脑卒中后脑水肿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局部低温能抑制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进而缓解脑水肿。

改善脑血流

- 调节脑血管舒缩:局部低温可使脑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脑血流,降低脑灌注压,减轻脑充血和过度灌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血流分布,使血流更合理地分配到缺血半暗带区域,挽救濒临死亡的神经细胞。
- 抑制血栓形成:低温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因子的活性,减少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和扩展,有利于维持脑血流的通畅。

其他作用

- 降低颅内压:通过减轻脑水肿和调节脑血流,局部低温有助于降低颅内压,缓解因颅内压升高导致的头痛、呕吐等症状,降低脑疝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改善神经功能预后:通过上述多种作用机制,局部低温能够减少神经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第91病区
常把旧识做新知,神经科的那些基础与进展。公众号主理人:刘锐医生(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