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收了一个19岁的女孩。是一个学舞蹈的大学生。这一次是感冒发烧发热后觉得自己右侧的肢体的力量有所下降。外院做了头颅磁共振,提示双侧的侧脑室旁有着白质的病变。
我们查体发现他双侧的病理针是阳性的,而且细纹病史他在发病后一个月左右,有后颈部的疼痛不适感。
我们给他做了腰穿,做了头颅的磁共振,颈椎腰椎的磁共振。腰突然提示细胞数正常,但蛋白比较高,IgG比较高,外送的结果也提示是脑脊液寡克隆带的阳性。
针对这个病例有这么几个问题。这个女孩能诊断为多发性硬化吗?青年患者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对于这类患者,在治疗方面需要哪些注意呢?
1. 多发性硬化好发年龄
多发性硬化好发于29 - 39岁,该患者19岁,相对处于发病年龄范围的偏低年龄段。虽然MS在年轻人群中发病相对较少,但仍有可能发生,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MS患者中,约15% - 20%(特别是小于11岁患儿)首次发作类似于急性脑病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过程,该患者19岁且表现为长阶段脊髓病变,需警惕MS可能,但也需与其他疾病仔细鉴别。
2. 该患者临床特征特殊之处
-长阶段脊髓病变在年轻患者中相对不典型,一般MS脊髓病变多为短节段,但该患者出现长阶段脊髓炎表现,可能提示病情相对较重或疾病具有一定特殊性。在评估时,需详细了解脊髓病变所导致的症状特点,如感觉平面的位置、运动障碍的程度(是否存在截瘫或四肢瘫等)、大小便功能障碍的具体情况(如尿潴留、失禁等)。同时,要关注是否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如视神经受累(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脑干或小脑症状(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吞咽困难等),若存在多部位受累表现,更支持MS空间多发的特点,但也需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类似表现。
诊断依据
1. 临床发作证据
详细询问患者此次发病的过程,包括起病急缓、症状出现的顺序和进展情况。确定是否存在符合MS特征的发作,如发作持续时间是否至少24小时,且为单相临床病程(类似MS的1次典型临床发作)。若患者既往有类似发作史,即使未被诊断为MS,也需详细记录发作的特点和恢复情况,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时间多发。
全面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至关重要,除了评估脊髓病变相关的体征(如感觉减退、肌力下降、病理征等),还要仔细检查其他神经系统部位,如视神经(视力、视野、眼底等)、脑干(眼球运动、面部感觉、吞咽功能等)、小脑(共济运动、平衡功能等),以寻找可能存在的亚临床病灶,进一步支持空间多发的诊断。
2. 辅助检查
MRI检查
脊髓MRI:长阶段脊髓病变在MRI上的特征是重要依据,需观察病变的边界是否清晰、信号是否均匀、有无强化等。同时,按照诊断标准,要观察脊髓不同节段(颈髓、胸髓、腰髓)的病变情况,计算病变节段数,若脊髓>2个T₂像上病变,可作为空间多发的证据之一。此外,定期随访脊髓MRI,观察病变的动态变化,若出现新的病变或原有病变扩大,有助于证明时间多发。
脑部MRI:必须进行脑部MRI检查,观察脑室周围、皮质/近皮质、幕下等区域是否存在T₂WI高信号病变。若在这些区域中至少有2个区域存在≥1个具有MS特征的病变,可支持空间多发诊断。同样,定期随访脑部MRI,对比不同时间点的影像,寻找时间多发的证据(如新的T₂和/或钆增强病变,或同时出现钆增强和非增强病变)。
实验室检查
脑脊液常规及生化:除了关注单核细胞数、白细胞数、蛋白、葡萄糖及氯化物等指标外,重点分析免疫球蛋白的情况,若以IgG升高为主,提示可能存在鞘内免疫异常,对MS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
脑脊液细胞学:急性期若以小淋巴细胞为主,伴有激活型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偶见多核细胞,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缓解期多为激活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发作间期细胞学可完全正常,这些变化有助于判断疾病活动状态。
IgG鞘内合成相关检查:IgG指数和OCB检测对诊断意义重大。IgG指数计算公式为(脑脊液 - IgG/血清 - IgG)/(脑脊液 - 白蛋白/血清 - 白蛋白),上限值为0.7,超过该值提示IgG鞘内合成增加。OCB检测中,若脑脊液中出现2条及以上狭窄且不连续的条带(Ⅱ型、Ⅲ型OCB阳性),强烈支持MS诊断。判定IgG鞘内合成的前提是脑脊液 - 白蛋白/血清 - 白蛋白的比值正常,若比值异常,需进一步分析原因,排除血脑屏障破坏等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血清或脑脊液AQP4 - IgG及MOG - IgG筛查:必须进行此项检查,以排除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及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若结果阳性,诊断需向这些疾病方向考虑;若阴性,则进一步支持MS诊断可能性,但仍需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其他辅助检查
- 视觉诱发电位(VEP)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帮助发现临床及亚临床视神经病变,虽然缺乏疾病特异性,但若VEP提示P100潜伏期延长或波幅降低,OCT显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异常,可辅助支持MS诊断,提示可能存在视神经受累,进一步支持空间多发的可能性。
治疗方法与观察
1. 治疗方法选择
急性期治疗
-若患者此次发作症状明显且提示病情恶化(如运动障碍加重、感觉障碍范围扩大等),符合急性期治疗指征,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推荐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IVMP)。成人从1g/d开始,静脉滴注3 - 4h,共3 - 4d(若临床神经功能缺损明显恢复可直接停用,若恢复不明显,可改为口服醋酸泼尼松或泼尼松龙60 - 80mg,1次/d,每2日减5 - 10mg,直至减停,总疗程不超过3 - 4周)。儿童按体质量予以20 - 30mg·kg⁻¹·d⁻¹,静脉滴注3 - 4h,1次/d,共5d,症状完全缓解者可直接停用,否则继续口服醋酸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mg·kg⁻¹·d⁻¹,每2日减5mg,直至停用。使用激素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血糖血压血脂异常、上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
若患者对激素治疗无效或为急性重症,可考虑二线治疗,如在起病2 - 3周内应用5 - 6d的血浆置换,但需注意避免相关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感染、心脏负荷相关低血压及过敏、电解质紊乱等)。对于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或不能应用激素治疗的患者,可选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备选治疗手段,用法为静脉滴注0.4g·kg⁻¹·d⁻¹,连续用5d为1个疗程,使用时注意心脏负荷、高血液黏稠度及过敏等情况。
缓解期治疗(DMT)
鉴于患者年轻,在选择疾病修正治疗(DMT)药物时,需综合考虑药物疗效、安全性、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等因素。若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且对生育有近期计划,可考虑选择安全性较好、对生育影响相对较小的药物,如醋酸格拉替雷(是目前唯一获批可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患者的DMT药物,也是唯一FDA批准为B级的DMT药物)。若患者病情较重,如MRI显示病变较多且活动度高,可考虑选择疗效较强的药物,如奥法妥木单抗等,但需充分告知患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可能对生育功能的潜在影响(虽然目前研究显示其对血清IgG水平影响较小,但仍需谨慎)。
2. 治疗期间观察
临床症状观察
密切关注患者脊髓病变相关症状的变化,如感觉障碍是否减轻、运动功能是否改善(肌力是否增强、步态是否稳定等)、大小便功能是否恢复正常。同时,注意观察是否出现新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视力变化、头痛、头晕、共济失调等,若出现新症状,需警惕疾病复发或进展,及时进行评估和处理。
- 定期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行走能力(可通过计时步行试验等评估)、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漱、进食等)、工作学习能力等,以判断治疗对患者功能状态的影响。
- 实验室检查监测
- 血常规:定期检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指标变化,注意药物是否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如白细胞减少等。
- 肝肾功能: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等,特别是在使用可能影响肝肾功能的药物(如特立氟胺等)期间,若出现肝酶升高或肾功能异常,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淋巴细胞计数:对于使用免疫调节药物(如芬戈莫德、西尼莫德、奥扎莫德等)的患者,定期监测淋巴细胞计数,观察是否出现淋巴细胞减少等情况,因为淋巴细胞异常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风险。
- 影像学检查随访
- 按照推荐的时间间隔进行脊髓和脑部MRI随访,一般在治疗初期可适当缩短随访时间(如每3 - 6个月),以观察药物治疗效果。观察病变在MRI上的变化,如原有病变的大小、信号强度是否改变,是否出现新的病变等。若治疗有效,病变应逐渐稳定或缩小,T₂WI高信号病变范围可能减少,钆增强病变应逐渐消失;若出现新的病变或原有病变进展,提示疾病活动未得到有效控制,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方面观察
对于女性患者,需关注月经周期是否正常,有无闭经等内分泌紊乱情况,因为部分DMT药物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同时,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MS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可能因疾病影响外貌、功能和社交等方面而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予心理支持或干预。此外,评估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了解患者是否按时服药、是否按照医嘱进行随访等,依从性差可能影响治疗效果,需加强患者教育和管理。
总结:
1. 诊断方面:
- 关注低年龄段多发性硬化(MS)可能,重视长阶段脊髓病变特征,结合临床发作证据(包括起病过程、既往发作史及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与辅助检查(脊髓和脑部 MRI、脑脊液相关检查、血清或脑脊液抗体筛查及其他诱发电位等检查)综合判断,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明确 MS 诊断及疾病状态。
2. 治疗方面:
- 急性期依病情选择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或重症可考虑血浆置换或 IVIG,治疗中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缓解期依病情和生育计划选合适 DMT 药物,权衡疗效与安全性及生育影响。
3. 监测方面:
- 临床观察症状、日常生活能力;实验室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淋巴细胞计数;影像按时间间隔随访脊髓和脑部 MRI;关注女性内分泌、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