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一卒,功不唐捐。
今天是咱们一起学习的第 1817 天
脉络膜前动脉起源与行程
起源:脉络膜前动脉通常起自颈内动脉,多在颈内动脉分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叉处附近发出,少数情况下可起源于大脑中动脉等其他血管。
行程:发出后,脉络膜前动脉先向后下走行,进入大脑外侧沟,然后沿视束外侧前行,穿过蛛网膜下腔,到达颞叶内侧。之后,它继续向后上方走行,绕过大脑脚,进入侧脑室下角,最终到达脉络丛。
分支与分布
分支:脉络膜前动脉在行程中发出多个分支,主要包括皮质支、视束支和脉络丛支。
分布
皮质支:分布于颞叶的内侧面和底面,包括海马旁回、钩回等区域,为这些部位的脑组织提供血液供应。
视束支:主要供应视束,对视神经传导视觉信息起到营养支持作用。
脉络丛支:是脉络膜前动脉的终末分支,进入侧脑室下角的脉络丛,为脉络丛提供血液,参与脑脊液的生成。
脉络膜前动脉是颈内动脉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作用如下:
对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供应大脑颞叶:主要为颞叶的内侧面和底面等区域供血,包括海马旁回、钩回等结构。这些区域与记忆、情感、嗅觉及高级认知功能等密切相关。若脉络膜前动脉受损,可能会影响颞叶这些功能的正常运行,导致记忆障碍、情感异常等问题。
供应中脑:为中脑的部分结构供血,如大脑脚、红核等。中脑是视觉、听觉等重要神经传导通路的关键部位,还参与运动控制等多种功能。脉络膜前动脉对中脑的血液供应,保证了这些神经传导和运动控制功能的正常进行,一旦该动脉供血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中脑功能障碍,出现眼球运动异常、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
供应丘脑:主要负责丘脑外侧膝状体等区域的血液供应。丘脑是感觉传导的重要中继站,几乎所有感觉信息都要经过丘脑再传导到大脑皮层。脉络膜前动脉为丘脑提供血液,保障了感觉信息的正常传递,若该动脉出现病变,可能导致感觉障碍,如躯体感觉减退、感觉异常等症状。
对神经传导通路的支持
支持视放射:视放射是将视觉信息从外侧膝状体传导到枕叶视觉皮层的神经纤维束。脉络膜前动脉为视放射提供营养支持,保证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若该动脉受损,可引起视放射功能障碍,导致偏盲等视觉缺损症状。
支持内囊后肢:内囊后肢是运动和感觉传导的重要通路,包含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等重要神经纤维。脉络膜前动脉对其供血,维持了神经纤维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当脉络膜前动脉发生病变时,内囊后肢的神经传导受阻,可出现对侧肢体偏瘫、偏身感觉障碍等严重的临床症状。
维持脑脊液循环
参与脑室系统供血:脉络膜前动脉发出分支参与侧脑室脉络丛的血液供应。侧脑室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主要部位,脑脊液在脑室系统中循环流动,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着重要的保护、营养和代谢调节作用。脉络膜前动脉通过为侧脑室脉络丛供血,间接参与了脑脊液的生成和循环过程,保证了脑脊液的正常分泌和循环,维持颅内压的稳定及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的平衡。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长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秘书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国家卫健委神经介入培训基地讲师
全国百佳医院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国家卒中学院特聘讲师
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等4部指南规范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选摘自专业文献,仅供专业人士学习,不作为非专业人士诊疗依据。
本号不接受网络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