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839.怀疑脑淋巴瘤,能用激素吗?

学术   2025-01-31 07:01   江苏  

记录

脑淋巴瘤,也称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是一种罕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发生在脑部、脊髓、脑膜或眼睛。近年来,脑淋巴瘤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人群中。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脑淋巴瘤的诊断、治疗以及激素在治疗中的应用。

一、脑淋巴瘤的诊断

  1. 临床表现
    脑淋巴瘤患者通常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认知障碍、视力问题、肢体无力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癫痫发作或颅内压增高的症状。与系统性淋巴瘤不同,脑淋巴瘤患者较少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2. 影像学检查
    脑淋巴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显示脑内的病变,通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强化病灶。CT扫描也可以用于诊断,但MR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3. 脑脊液检查
    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CSF)进行细胞学检查和流式细胞术分析,有助于发现淋巴瘤细胞。脑脊液中的蛋白水平通常升高,而葡萄糖水平可能降低。

  4. 病理学检查
    最终的确诊需要通过立体定向活检获取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脑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多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占90%以上。

二、脑淋巴瘤的治疗

  1. 手术治疗
    手术在脑淋巴瘤的治疗中作用有限,通常仅用于获取病理标本。由于脑淋巴瘤的多灶性和深部位置,手术切除并不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期。

  2. 放疗
    全脑放疗(WBRT)曾是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单独使用WBRT的疗效有限,且容易导致神经毒性,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目前WBRT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

  3. 化疗
    化疗是脑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尤其是以甲氨蝶呤(MTX)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甲氨蝶呤能够穿透血脑屏障,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研究表明,高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神经毒性较低。

  4. 联合治疗
    化疗与放疗的联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然而,联合治疗也增加了神经毒性的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因此,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通常建议单独使用化疗,以避免放疗带来的神经毒性。

三、激素在脑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

  1. 激素的作用
    激素(如地塞米松)在脑淋巴瘤的治疗中具有双重作用。首先,激素可以迅速减轻肿瘤周围的水肿,缓解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其次,激素具有直接的淋巴毒性,可以杀死部分淋巴瘤细胞。

  2. 激素的应用时机
    尽管激素可以迅速缓解症状,但在确诊前应尽量避免使用激素。因为激素的淋巴毒性可能导致肿瘤细胞减少,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激素通常在使用于活检确诊后。

  3. 激素的副作用
    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一系列副作用,如血糖升高、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因此,激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

四、预后与随访

脑淋巴瘤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肿瘤位置、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等。年轻患者、肿瘤位于浅表区域、LDH水平正常的患者通常预后较好。

治疗后的随访非常重要,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功能评估,可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治疗相关的神经毒性。


激素(如地塞米松)在脑淋巴瘤的治疗中确实有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相关水肿方面。然而,激素的使用也存在一些弊端和潜在风险,以下是激素使用的主要弊端:


1. 影响病理诊断

  • 问题:激素具有淋巴毒性,可以迅速杀死部分淋巴瘤细胞,导致肿瘤体积缩小。如果在活检前使用激素,可能会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从而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 建议:在确诊前应尽量避免使用激素,除非患者有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颅内压增高或脑疝风险),需要紧急缓解症状。


2. 掩盖肿瘤的真实范围

  • 问题:激素可以迅速减轻肿瘤周围的水肿,并缩小肿瘤体积,这可能会在影像学检查中掩盖肿瘤的真实范围,导致医生对病情的评估不准确。

  • 建议:在使用激素前,应尽可能完成影像学检查(如MRI),以确保对肿瘤的范围和位置有准确的了解。


3. 副作用

激素的长期或高剂量使用可能引发一系列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 代谢问题

    • 血糖升高(可能导致糖尿病或加重已有的糖尿病)。

    • 体重增加(由于水钠潴留和脂肪重新分布)。

  • 免疫抑制

    • 增加感染风险(如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

  • 骨骼问题

    • 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

    • 骨坏死(尤其是股骨头坏死)。

  • 胃肠道问题

    • 胃溃疡或胃肠道出血(尤其是与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

  • 精神问题

    • 情绪波动、焦虑、失眠,甚至精神症状(如躁狂或抑郁)。

  • 其他

    • 皮肤变薄、痤疮、肌肉无力等。


4. 对治疗的干扰

  • 问题:激素的淋巴毒性作用可能会干扰化疗药物的疗效。例如,激素可能减少肿瘤细胞的数量,从而降低化疗药物的靶向性。

  • 建议:激素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通常作为辅助治疗,而不是主要治疗手段。


5. 依赖性和停药反应

  • 问题:长期使用激素可能导致身体对激素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能引发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表现为乏力、低血压、恶心等症状。

  • 建议:激素的停用应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


6.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 问题:激素的副作用(如体重增加、情绪波动、感染风险增加等)可能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建议: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激素的利弊,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并密切监测副作用。


7. 对老年患者的特殊风险

  • 问题:老年患者对激素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感染和代谢问题。

  • 建议:对于老年患者,激素的使用应更加谨慎,并密切监测副作用。



解答内容由deepseek通过以下文献整理:

Batchelor, T., & Loeffler, J. S. (2006). Primary CNS lymphoma.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4(8), 1281-1288.




记录者简介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长

  •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秘书

  •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 全国百佳医院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 参与设计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器械研发;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 参与国自然及省基金4项

  • 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等4部指南规范

第91病区
常把旧识做新知,神经科的那些基础与进展。公众号主理人:刘锐医生(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