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1823.【临床一线】卵圆孔未闭,什么时候需要介入治疗?

学术   2025-01-14 07:00   江苏  

记录

1.PFO 的诊断标准

    • 解剖学标准:卵圆孔是心脏胚胎时期房间隔的生理性通道,出生后 1 年多数人达到解剖学闭合,3 岁之后仍未闭合者称为卵圆孔未闭(PFO)。PFO 为心脏房间隔中部裂隙,房间隔原发隔和继发隔不融合的距离为 PFO 大小,范围为 1 - 19mm,平均 4.9mm,重叠部分为 PFO 长度,范围为 3 - 18mm,平均 8mm。根据解剖特征,PFO 分为简单型和复杂型,复杂型包括长隧道型(>8mm)、左心房侧多处出口、合并房间隔膨出瘤、复合病变(如合并房间隔缺损)、继发隔过厚(≥10mm)、Eustachian 脊、主动脉根部扩张引起解剖异常等。


    • 影像学诊断标准: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主要用于检测右向左分流(RLS),通过静息状态及 Valsalva 动作下注射激活生理盐水,监测脑血流微气泡判断是否存在 RLS 及分级。超声心动图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及剑下两房切面观察房间隔,主要用于心脏结构的排除性筛查;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诊断 PFO 的 “金标准”,能清晰观察房间隔解剖结构并测量相关数据;右心声学造影(包括经胸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 cTTE 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 cTEE)可判断是否存在心内分流及肺内分流,并对 RLS 进行分级 。


    2.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TCD)分级标准

      • 0 级(无分流):在静息和 Valsalva 动作时均未检测到微泡信号。这表明没有右向左分流(RLS)的情况,是正常的表现。

      • Ⅰ 级(少量分流):在 Valsalva 动作后出现 1 - 10 个微泡信号。这种程度的分流相对较轻,提示可能存在较小的 PFO 或其他潜在的右向左分流通道,但血流动力学影响可能较小。

      • Ⅱ 级(中量分流):在 Valsalva 动作后出现 11 - 30 个微泡信号。这意味着右向左分流程度处于中等水平,PFO 可能有一定的大小和血流通过量,对于疾病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潜在影响。

      • Ⅲ 级(大量分流):在 Valsalva 动作后出现超过 30 个微泡信号。大量的微泡信号表明存在显著的右向左分流,此时 PFO 可能较大或者存在其他促使分流增加的因素,如心房压力变化较大等,这种情况与相关疾病(如卒中、偏头痛等)的关联可能更为密切。

      3. 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cTTE 和 cTEE)分级标准

      • 0 级(无分流):在检查过程中未发现左心腔内有微泡显影。说明没有心内或肺内分流导致右向左的血流情况。

      • Ⅰ 级(少量分流):左心腔内有 1 - 10 个微泡显影,这代表右向左分流程度较轻,可能是较小的 PFO 或者分流不太通畅的情况。

      • Ⅱ 级(中量分流):左心腔内出现 11 - 30 个微泡显影,此分流程度为中等,对于心脏和身体的血液循环可能已经开始产生一定的影响。

      • Ⅲ 级(大量分流):左心腔内有超过 30 个微泡显影,这种大量的微泡出现表明右向左分流很严重,可能与较大的 PFO 或者复杂的心脏结构异常有关,会增加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


      4.卵圆孔未闭(PFO)介入治疗主要是经皮导管 PFO 封堵术,其指征的判定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包括患者年龄、病史、PFO 解剖特征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

      (1). PFO 相关卒中(PFO - AS)


      • 年龄因素:对于年龄在 16 - 60 岁,发生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同时证实存在 PFO 右向左分流(RLS)的患者,推荐进行 PFO 封堵术。因为在这个年龄段,PFO 导致的反常栓塞可能是卒中的重要原因,封堵 PFO 有助于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风险。

      • 解剖学特征和其他因素:若患者伴有房间隔膨出瘤(ASA)、PFO 较大(≥2mm)、长隧道型 PFO 等高危解剖学特征,即使年龄稍超出上述范围,在综合评估风险和获益后,也可考虑 PFO 封堵术。例如,对于有卒中病史且存在这些高危解剖特征的 60 - 65 岁患者,封堵 PFO 可能也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2). PFO 相关偏头痛


      • 药物治疗无效时:对于有偏头痛病史,特别是先兆偏头痛,且经过规范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当同时存在明显的 PFO - RLS,且经过评估认为封堵 PFO 可能潜在获益大于风险时,可以考虑进行 PFO 封堵术。比如,一位长期受偏头痛困扰,多种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症状,且通过检查发现有较大 PFO 和明显 RLS 的患者。

      (3). PFO 相关斜卧呼吸 - 直立性低氧血症综合征(POS)


      • 确诊患者:对于确诊为 POS 的患者,PFO 封堵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因为 POS 的主要发病机制与 PFO 导致的右向左分流有关,封堵 PFO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4). PFO 与减压病


      • 高风险人群:对于从事潜水等减压相关职业或活动的人群,如专业潜水员或频繁进行潜水运动的爱好者,如果存在 PFO 且伴有明显的 RLS,在发生减压病后,或者考虑到发生减压病的高风险,在综合评估后可以考虑进行 PFO 封堵术。因为 PFO 是减压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封堵 PFO 有助于降低风险。

      (5). PFO 与其他临床综合征


      • 存在体循环栓塞时:对于出现心肌梗死、肾动脉栓塞、视网膜动脉栓塞等体循环栓塞事件,且经过详细检查排除了其他可能的栓塞原因,同时存在 PFO - RLS 的患者,在合适的风险评估后可以考虑进行 PFO 封堵术。例如,一名年轻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肾动脉栓塞,检查发现有 PFO 和明显 RLS,没有其他明显的栓塞来源,就可以考虑封堵 PFO。




    记录者简介




    刘锐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

    • 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脑卒中绿色通道组长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神经病学专委会秘书长,经桡动脉介入协作组组长

    • 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

    • 江苏省卒中学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秘书

    • 江苏省医学会介入分会青年委员

    • 全国百佳医院取栓治疗金牌医师

    • 参与设计多项大型临床试验及器械研发;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

    • 参与国自然及省基金4项

    • 执笔《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内介入诊疗指南2022》等4部指南规范

    第91病区
    常把旧识做新知,神经科的那些基础与进展。公众号主理人:刘锐医生(南京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