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 家长不配合,老师怎么办?

文摘   2023-02-24 14:31  

案例研讨




家长不配合,

      老师怎么办?



活动留痕








时间:2023年2月15日20:00

地点:河南杏坛网研社QQ群

群号:101119524

活动方式:文字交流

主持:赵晓阳

考勤:雷艳茹


案例回顾

小李同学是小学二年级插班生,学习态度端正,基础知识当堂即可掌握。网课期间,作业大多情况都会由家长拍照提交到钉钉。可小李的作业一次也没交,我和家长联系,家长拒接电话,随即又把当天作业通过微信私发给科任老师。其他家校沟通联系中,比如催卡、提醒接龙等,小李家长总是拒绝参与、拒接电话。但当她有问题时,会直接在班级群里问:“谁是某老师,出来说话。”如果科任老师说:“有事请私聊我。”其回复:“为什么私聊?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

有的老师让学生坚持每日读书,并把读书视频或语音微信私发给老师。一方面督促孩子读书,另外一方面可以指导阅读。小李从来不发读书的视频,联系家长时,妈妈会说:“我们读书了”,甚至说:“读书为什么总让私发视频?这我头一次遇见。别的老师都是只让读就行了,天天拍视频能拍到清华北大吗?”

唉!我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家长,是我工作方式不当吗?我又该如何与这样的家长合作呢?





智慧时光

主持人:赵晓阳


各位老师,晚上好!我是本次案例研讨活动的主持人赵晓阳。下面,请按照我们预定的顺序开始发言,交流过程中欢迎大家进行讨论。


老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要对齐





滑县    康磊




孩子不交作业,老师联系家长,却被拒接电话;群里交流,没有礼节还自以为是; 自己可以私发作业,却对老师的要求非常抵触;老师让家长配合,却反问老师这样做能不能让学生考上清华北大……
对于这样没有基本素养的家长,老师的确需要耐心去影响,甚至也要反思自己的交流方式。
一、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异同
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成才的问题上目标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却有很大的不同。现在,家长与老师的分歧就在于双方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错位。
如果家长把在家庭中对待一两个孩子的态度和理念,硬套在学校工作和班级教学中,就会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情况。这点,作为老师应该让家长清楚。班主任要在接班之初,就通过家长微信群、家长会以及日常家校沟通,向家长渗透这一观点。在班级授课制下,如果没有照顾到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恳请家长理解。
 二、彼此的工作和交流方式要尊重
 工作中,每个老师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但也会出现对于个别学生不适合的情况,老师要及时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包括网课里)学有所得。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以多种方式让家长理解老师教学方式的不同,尊重老师的教学方式,有意见通过合理的方式反。应同时,家长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有礼有节地反问题,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当老师遇到家长不礼貌的沟通方式时,一定不要被家长的情绪带跑,我们能做的是拿出我们的专业素质,心平气和地与其交流。比如案例中,关于拍读书视频的事,就可以阐明老师这样做的初衷是什么,争取家长的理解;也可以与家长商议,针对自己的孩子,他想采用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在老师要求与家长愿望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点,达到双赢的效果最好。

浚县 冯巧玲:我感觉这位家长对老师很不信任,内心对老师有抵触情绪,老师在家长中没有树立起威信,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

此外,打卡是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只要孩子认真学习了,目的就达到了。如果家长实在不认同这种方式,也不要强求。

洛阳  张莹霞:老师需要深入调查,适时做出调整。是家长手机操作不熟练,还是工作忙碌顾不上看班级消息?亦或者是家长对于班级群消息不够重视?如果是前两种情况,教师可以告知家长,每天固定时间将班上打卡或者接龙等工作完成;对于孩子的阅读打卡,则可以利用早上或者晚上进行;如果家长每天在家时间短,也可以每周固定一个时间进行反馈,不做太高要求。对于后者,教师则要讲明家校协同的目的,让家长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


也许是我们关注的点出了问题



鹤壁    杨灵芝




从该案例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对学生很负责、对工作很认真,然而在工作中却倍感无奈。其实,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做得不够好,而是我们的关注点不对,我们过度地站在为学生“负责”的角度考虑,但要知道有的作业很大一部分需要家长的参与。

从小李同学的表现来看,家长已经较好地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反感的是打卡、上传的工作方式,并不是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我想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是家访,面对面地聊聊最好。毕竟电话交流得再多,不如一个微笑的表情、一个恰当的肢体动作更有感染力。需要注意的是,家访时不要带有情绪,要明确自己的家访目的,不卑不亢更不能盛气凌人。

最后,如果所有的努力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只想说:“老师,请调整好心态,及时自愈。”毕竟教育不是老师单方面的事,而且,我们也在修行的路上。 

主持人:赵晓阳


关于“不配合”,杨老师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永城 栗桂荣:有家长的督促,孩子学得好,老师减了负,何乐而不为呢?


洛阳 吕新歌:家长越是话难听,老师越是要去家访,因为这时候真正需要沟通。

洛阳 梁娜茹:杨老师提到家访的注意事项,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访,需要经过认真地准备,时间、话题、预计效果、自己的衣着等都要进行预设,沟通的55387定律,在家访中也非常适用。


家校之间,也许只差了一场谈话



长葛    任江鹤



案例中的家长很有个性,在教育孩子方面坚持己见,造成老师工作被动。

面对这样的家长,沟通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家长面前要多多肯定孩子,不吝惜对孩子的表扬。如:小李很聪明,学习态度好,听课效率不错等,有利于拉近双方心理距离。

第二,倾听家长的意见。如果家长不赞同打卡,可以免去小李的打卡、发视频等要求。这就要求老师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待问题,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去分析。

第三,做好对家长的正向引导。老师可以告诉家长,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正是心理、性格、交际能力和人生观开始形成的阶段,这一切都关系着孩子未来的幸福。孩子的学习与玩耍一样,在与同伴的合作中才能激发更大、更持久的兴趣,如果家长总是让小李单独行动,不利于孩子与家长、与同学和谐相处。要想让孩子有良好的素质,就必须多与人交往、多与人合作、多顾全大局,而不是事事我行我素、独来独往。这样,家长就会明白,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清华北大”,而是为了得到一生的幸福。同时,从孩子的美好未来这个角度进行谈话,家长更能体会到老师的善意和远见,更容易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

总之,教师需要尊重、接纳、包容、引导家长,才能做到家校合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服务。


老师,我想对您说





叶县    王得举


老师您好!您的案例我看了又看,有一些话想对您说。

网课期间,作业大多由家长拍照提交到钉钉。小李同学作业一次也没交,给家长打电话,家长拒接、却随即把当天作业通过微信私聊发给了老师。您当时是什么感受?又是如何回复的呢?

当家长有问题在群里问:“群里谁是某老师,出来说话。”班主任说“有事私聊我。”其回复“为什么私聊,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的时候,老师,您当时心情如何、后续又是如何处理的?

请不要介意我这样的“质问”,我只是认为我们更需要多多向内省察自己。班主任、科任教师可以深入家庭了解情况,或者通过其他方式与家长加深了解,当家校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一切工作都会变得顺畅。

老师让学生坚持每日读书,要求把读书视频或语音微信私聊发与老师。督促孩子的读书出发点是对的,可是孩子小,拿着手机大人不放心;再说了,手机内存小装不了那么多的视频或语音,即便能存,拍视频不需要家长的帮助吗?所以,您这样做不仅是给学生布置了作业,也变相地给家长布置了作业。既然小李学习有人监管,学习态度端正,我们又何必执着于形式呢?

小李家长说:“读书为什么总让私发视频?这我头一次遇见。别的老师都是让读没有让私发,你让拍视频能拍到清华北大吗?”家长这样的发问直抵人心,让人不好受。您能够主动反思,寻求帮助,这一点做得非常好。

我想您确实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信任;同时,开学后,您也可以和小李多聊聊,从孩子的谈话中,找到可以利用的线索,及时调整与家长沟通的方法。

以上是我的一些心里话,不当之处还望您谅解!

林州 李琳:打卡这件事,运用不当就会成为家长的负担。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心心相印




洛阳    赵晓阳



这个案例完全就是我们的网课写照。表面来看,老师的工作似乎是无可挑剔;从家长的行为来看,傲慢无礼,不能不让人恼火。  

我突然想起单位领导在大会上经常调侃的话:“为什么赵老师每年都能遇到最好的家长呢?”仔细想,好像我们班的家长还真是不错。投诉、找茬儿的太少啦,几乎全是提供帮助的。配合老师督促孩子完成周末作业;无条件参与到班级家长大讲堂活动中来;不计回报,用自家打印机为全班同学打印班刊;周末开着私家车与我一道带着孩子们去游山玩水……所以我们多了许多免费参观学习的机会,吃了许多爱心餐……没有帮上忙的家长也不示弱,自发的为班级购买学习用品。哪怕我极力地回绝,帮助依旧不断。    

一届又一届,多是如此,为什么呢?家长朋友们说,赵老师把自己的全部时间都给了孩子们,周一至周五陪伴学习、生活,周末还带孩子们去研学旅行,我们这点配合和老师的付出相比不及一二。他们说,赵老师总是盯着孩子的优点,把每一个孩子当做宝贝一样,了解家长的需求,急家长之所急,想家长之所想,解家长之所难,是家长和学生的“恩人”……我很惶恐,家长们言过其实了。不过,从中也可以发现,是我的将心比心换来了家长的以心换心,最终才有了和谐的家校关系——心心相印。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到:“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我们在分析教育过程时,用一些实际事例来说明:学生从家长那里得到些什么,从教师那里得到些什么,以及从他度过闲暇时间的那个环境里得到些什么。家长们认识到:儿子或女儿首先是向他们学习的,包括学习好的品质和坏的品质。”所以,我们还特别重视持续开展好系列性的家长学校活动。

以我为例,疫情期间我利用钉钉、视频会议等平台,依托家长学校教材,每周一课时(十五分钟以内)的家长课程,内容包括了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体方法指导、每月末的家教问题交流等,共计十四个学时。

其中,重视家庭教育课程包括三个学时,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具体内容:包括总则(0.5学时)、家庭责任(2学时)、法律责任(0.5学时)。让家长从法律的角度理解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思想上高度重视。

家庭教育具体指导内容包括七个学时,包括《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方法》等。课程里,我们要讲清楚儿童是怎样受到家长影响的,这也可以促进家长的自我教育。家长知道了儿童的摹仿能力很强,就会经常反思自己,以批判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行为。他们不再把自己看成儿童成长中的“救火队员”,而是懂得教育孩子是一种连续不断的、非常细心的劳动。我们力求使家长通过教育儿童而自己也振作向上,使他们加强对家庭、对儿童的责任感。

家教热点问题交流包括四个学时,主要是家长们反映的手机管理、劳动习惯培养、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等。有的放矢,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目标是快速上手、能助力孩子成长。

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会不断遇到类似的棘手案例,除了不断阅读专业书籍武装自己之外,还要永葆一颗爱心,能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愿每个班主任和家长都心心相印!

洛阳 梁娜茹:让家长成为班级发展的同行者,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不仅能够提高教育的透明度和开放性,还为孩子增添了不可小觑的知识源泉。  


家长很“轴”,班主任怎么办?




林州    李琳




北方人用“轴”来形容一个人固执、不懂得变通,案例中的这位家长“轴”的特点就比较明显。遭遇这样的家长,班主任确实要面对更多的挑战,我建议老师可以这样做:

一、重新约定微信群群规。强调两点,一是安静原则,能私聊的不占用集体资源,不打扰他人,保持班级群中安静;二是尊重原则,家校沟通注意文明礼貌,老师可以提供一个对话模板(如:李老师,您好,请……感谢您!家长您好,请……感谢!)三是说明如果不遵守群规会面临怎样的后果,如班主任将暂不回应、直至请出班级群一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可重新申请加群)等方式。

比如,当家长回复“为什么私聊,又不是见不得人的事”的时候,老师可以把群规重复一遍,同时对他的请求暂不回应。

二、让家长承担后果。提醒接龙等工作,当家长不接电话、不参与的时候,适当的情况下可以让家长、孩子承担不关注群通知的后果,如,损失一次机会,造成自己重复劳动等。当家长感到不便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处事方式有所反省。

三、做好本职工作,在学生和家长中树立威信。老师的专业水平如何,家长和学生都能凭借第一感觉敏锐地捕捉到,他们会因此调整自己和老师相处的方式。当老师在学生和家长中树立起威信,不但麻烦会少了很多,还能团结家长一起为孩子们做更多的事情。

总之,家长很“轴”,老师宜宽、宜缓,不“硬刚”、不较真儿,才能保持智慧,不被带偏。











嘉宾点评




林州    李琳


这个案例非常典型,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多方面的启发。

学生是插班生,入班之初家校双方的相互了解非常重要,抓住这个节点,有计划地进行一场沟通,增进了解,能为后续省去很多麻烦;第二是具体工作中理解家长,不搞一刀切,允许家长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第三,赵晓阳老师的分享告诉我们,当老师能用自己的工作感动家长、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引领家长的时候,家长不但会积极配合,还会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

此外,当家校发生冲突、我们认为家长“不可理喻”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研究一下孩子之前的文化环境,他来自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家庭,学校的教学方式是怎样的,老师教学水平如何,家长和学校关系如何;家长的文化素养、职业如何等,把握这些信息将有利于我们决定采用怎样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以及把握好开展工作的度。 



刚才有不少老师提到了家访,并关注到了家访的注意事项,梁老师还提到了55387定律,这条人际沟通定律是由美国的心理学家和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提出的,即55%+38%+7%,意思是决定一个人印象的55%,体现在外表、穿着、仪容、沟通的态度,包括动作、表情等方面;38%是讲话时的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等;7%是说话的内容,这也告诉我们,谁来说、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我想,这不仅是我们家访时特别需要注意的,还是日常和学生相处、和家长沟通时需要注意的。当师生、家校之间一直维持较好的关系时,矛盾爆发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正像赵晓阳老师所讲的那样,一个案例的解决,绝对不是一个解法;一题多解,才能成为专家型的班主任。  








结束语


主持人:赵晓阳




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必须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还有种种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怎么办?唯有提升自己,才能用智慧化解难题。再次感谢大家的陪伴,感谢大家相互启发,祝大家晚安!



-END-


往期推荐

春节特刊 | 2023年,他们把23本书推荐给你读

话题研讨| 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课例研讨| 由余映潮《台阶》,看小说自读课的学法

微信矩阵


韩素静   徐文祥   党玲芬   于德明

郭力众   闫付庆   卜恩年   郝艳飞

司培宁   李克杰   吕   娟   任明杰






 让优秀相互传染  让杏坛更加生辉


编辑|赵晓阳

审核|焦兵书  李琳

      郝艳飞  李丹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
河南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