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会特刊|英雄之城论英雄

文摘   2024-08-30 17:05   河南  

-

引子


且说那漯河郾城之地,举办河南杏坛网研社第十届年会。英雄之城,报捷之地,一场神秘的高手之约将在此上演,此即河南杏坛盛传已久的“烟雨楼之约”。

中原各地为师者闻风而动,纷纷奔赴郾城,共襄盛举。或神闲踞高铁,风驰而至;或英姿纵爱车,气势如虹。群豪举手投足之间,似有刀光剑影暗藏。更有甚者,业已在微信群内斗嘴打趣,初露锋芒。

郾城入夜,灯火阑珊。约战之人,一为那仰天长笑之丽姐,积极教育,名震杏坛;一为那皂袍儒士景殿君,学养深厚,声威远扬;一为那温婉博学杨女侠,深耕教材,辐射引领。杏坛三家相约烟雨楼,欲尽展拳脚,在此一决雌雄,不负平生之志。

待众宾入席,号令一起,满坐寂然,无敢哗者。三家比文比武比绝招,晒师晒徒晒团队,好一场龙争虎斗!不知此役,究竟谁能技高一筹?风云激荡,究竟“瓜”落谁家?且随小编至现场,一同见证杏坛传奇——



“烟雨楼之约”是一种专业化的成长形式,由河南杏坛网研社创建人、第一任社长焦兵书老师首创。活动灵感来自于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醉仙楼、烟雨楼比武之约,以师带徒共同进行专业研修,在约定时间同台献艺、互相切磋。



团队风采


濮阳

李艳丽团队

导师:李艳丽

学员:崔思森    张少伍


南阳

吴景殿团队

导师:吴景殿

学员:王景锋    孙贝贝


河南杏坛网研社

杨丽红团队

导师:杨丽红

学员:郭   攀    王鹏会




特邀嘉宾


特邀嘉宾


杨金俭

特邀评委


张爱敏  贾振才   

梁树丽  杨诗云

颁奖嘉宾


焦兵书  李琳  李丹



主持人


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杏坛网研社第十届年会“烟雨楼之约”的活动现场。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郝艳飞,也是2022年烟雨楼之约特邀团队焦兵书团队的成员。


今晚的“烟雨楼之约”分为四个板块:比文、比武、比绝招、现场提问。每个环节回答时间均为三分钟,不得超时。




烟雨楼展示


环节一   比文 秘籍放送


主持人

我们的烟雨楼活动正式开始,请三位导师按照我们的抽签顺序开始分享,进入第一个环节比文秘籍放送,同时提醒三位导师:发言时长为三分钟。



01

  导师总结 


导师  李艳丽



带好一支团队的秘密


1.核心理念引领。毛杰厅长说:“班主任什么样,教育就什么样。”“每一个班主任,都把每一个学生当做人才的时候,这个社会才会进步。我们各个领域的人才才会脱颖而出,而不是拿应试一把尺子量所有的孩子。”所以,我们工作室把“让每一个生命都成为最好”当作核心育人理念,提醒成员,引领成员。时至今日,这句话已经深入人心。


2.核心课题串联。工作室把课题研究作为团队发展的主要内容。工作室建设伊始,就确定了积极教育的核心研究课题。我们俯下身来,从积极语言、积极表情、积极环境、积极批评等子项目潜心探索,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积极教育理论体系,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在《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发表了关于积极教育的专栏文章,该课题也因为理论基础先进,研究扎实有效,被教育厅立项为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重点课题。


3.核心成员带动。工作室里有一大批优秀的核心成员,如公众号编辑团队张少伍、崔思森、刘鹏杰,其他核心成员张齐豹、丁超、乔明磊、肖瑞利、张晓丽、王晨曦,外校成员王鸿禄、刘敏、梁霞、谷艳红,外省成员崔萌萌等,他们在团队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另外,濮阳赵淑君、鹤壁贾振才、重庆黄基云等专家团队,给了工作室很宝贵的指导。





导师   吴景殿



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


一个工作室要想走得更远,我想应该遵循四大定律。


一、酒与污水定律:一勺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


为此,我们为工作室选取了独特有意义名字、提炼了基于文化的理念、绘制了凝聚理念的LOGO、规划了精准的目标定位、制定了可行的长远规划、建立了专业的研修模式、构建特色的顶层设计……用行动文化凝聚团队,共同唤醒、共同融合


二、木桶定律: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为此,推出了“8461进阶式评价体系”,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结构式阅读、参与式学习、主题式活动、生长式进阶、榜样式引领、自我式创造六条路径,以工作坊形式,多维度、多层面地创新性地进行培训练兵、任务引领、课题研究等,充分挖掘内部智慧,进行辐射引领,共同行动,消除短板。


三、马太效应:要想在一个领域保持优势,就必须在此领域做大做强。


为此,我们把“深度体验型主题班会”作为工作室研究的特色,通过“专项书目阅读”“专家指导引领”“专门课题研究”“专题行动实践”“专业辐射引领”“专著出版发行”的方式,共同创造,扩大领域优势。


四、三区理论:高效成长的关键,在于离开舒适区,尝试恐慌区。


为此,我们积极带领团队开展产出式辐射引领——走遍十六个乡镇;产出式技能大赛——万名班主任班会课大比武等;产出式记录创作——撰写个人文集;产出式孵化工作室——建立各级工作室;产出式盟室联动——加入多个全国联盟……共同产出,引领所有成员走出舒适区,迈入恐慌区,以更大舞台引领更大成长。


四大定律,共同开启“U型”成长之旅,实现团队品质发展。




导师   杨丽红



亦师亦友话成长


烟雨楼之约,是尺码相同的人聚在了一起,大家共学共进。所以带好一支团队的秘密,那就是“亦师亦友共成长”。


第一,鼓励他们成为老师。从名号上说我是导师,可在共学过程里,她们也是我的老师,引领我进步。用“亦师亦友”四个字来形容我们的关系,最合适。


李琳老师鼓励我成为导师,焦兵书老师赠我带队法宝:让核心成员继续带学员发展。根据“金字塔”记忆法则,最深的记忆来自教授他人。比如王鹏会老师,我请她来引领烟雨楼团队和市名师工作室里年轻学员发展。快速成长的她也在激烈竞争中胜出,被评为市骨干、市名师;所讲优质课、示范课获得好评;所带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养极高。


第二,提醒自己潜心学习。带好团队的前提是导师自己要做好专业发展,不论是语文教学、班级管理,还是家校共育,我都用心学习研究,提高站位,在多层面对团队成员有所影响。


第三,真心愿意一起向前走。烟雨楼之约没有官方约束,大家是因为真心愿意专业发展走到一起的,虽然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但更多人矢志不渝一起向前,郭攀、郭瑜、常静……这就是真爱,也是我们一支团队能够持续向前的根源所在。


亦师亦友,用热爱为成长描绘最美色彩。





主持人

感谢三位导师的精彩分享。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们一起看一看,各团队的学员修炼得怎么样。


02

  学员演讲 

工作室的成长故事



李艳丽团队 崔思森:

加入工作室是一个很巧合的事情,从2015年到2018年,是我第一次带班。那三年之后,心里想的是这辈子再也不干班主任了。

当时我被调配到了跟李艳丽老师一个年级,当时已经听说过她李老师的一些名声,我就去观察她的班。在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李老师当的班主任和我理解的班主任不大一样。之后在跟李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以前的认知是错误的,以前干班主任就觉得班主任就是抓量化、抓违纪、提成绩,把自己弄得身心俱疲。但是和李老师那次聊天,就觉得我的整个认知重新刷新了一遍,好像脱胎换骨一般。


从那之后到现在,我一直在当班主任,主动接班主任。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是我一直在贯彻工作室的理念。



吴景殿团队 孙贝贝:

很幸运,在吴景殿老师的引领和帮助下,我经历了从内而外的成长与蜕变。今天我将通过四个主题词来汇报我的收获。

学习

工作室定期组织的研讨会、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活动,如同一场场知识的盛宴。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来自教育专家、学者以及同行们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理念。从班级管理技巧到学生心理辅导,从家校沟通策略到教育政策解读,每一次学习都让我受益匪浅。我开始尝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调整和优化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实践

在工作室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勇于尝试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利用网络平台建立班级官微,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设计富有创意的主题班会、开展多彩班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我还积极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些创新实践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反思

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我养成了反思的习惯。认真总结收获和不足,同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教育难题的解决方案。这些反思和探讨不仅加深了我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也促使我不断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收获

在团队的托举下,我的专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我的学生在省汉字听写大赛、全国机器人大赛等各类比赛中大放异彩。我也获得了河南省班主任基本功展示活动二等奖,十万教师班会课大比武一等奖,荣获河南省优秀班主任,所带的班级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少先中队”。


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让我们一起在这场逐光之旅上的同向而行,一起去遇见那交相辉映的璀璨星河。



杨丽红团队 王鹏会:



结缘网研社

两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杨丽红老师邀请我参加网研社读书组的共读,后来,她又鼓励我主持读书组的分享活动。每每接受任务,我都比以往更认真地读书,写笔记心得,览阅大家的来稿,主持活动由忐忑不安到游刃有余,我在成长。在读书组的圈子里,我结识了很多优秀教师,她们或思想睿智、见解深刻,或文笔优美、结构精巧,或纵横勾连、独辟蹊径……在提升阅读素养的同时,更看到了阅读积淀的力量。


烟雨楼之约

2022年9月,“烟雨楼之约”招募新成员,我第一时间加入杨丽红团队,因为我渴望成长!杨老师带领我们阅读专业书籍,撰写读书笔记,做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讲授精品课,梳理教材,开展专题讲座等。两年来,每天我都在拔节成长。感谢团队的携手共进,因为我深深懂得:“一个人或许走得更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成长话感恩

两年以来,我积极努力,在各个方面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鼓励,感谢杨老师的引领,更感谢河南杏坛网研社为我们搭建的优秀学习成长平台,让我们在此相遇。

主持人郝艳飞:

从大家的成长故事中我也学到了一些成长秘籍,我们常说要与高人为伍,如何才能做到与高人为伍呢?有请每组的2号学员来做主题分享。



如何才能与高人为伍

李艳丽团队 张少伍:

我现在是一名高三的物理老师兼任班主任,这是带的第三届,从任教以来到一直都是在接班主任的工作,可能在接工作之前感觉班主任特别累或者又苦,但是自从认识了丽姐以后,发现其实做班主任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我现在是112班,我们班有两个德育理念,第一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第二是: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成为最好,也是我们工作室的一个标语。


积极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就是:让爱领航。我们的成长就是:积极语言,让生命蓬勃昂扬;积极表情,让教育润物无声;积极环境,学生成长的沃土。


我特意为班级群命名“家校共育群”,就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我们要从学校、家庭共同去培育他,去帮助他成长。我有一个特点,这也是丽姐告诉我的:在平时做班主任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记录,整理好材料,有一个特点,每一期的主题班会都会先播放一个985重点宣传片,再播211的宣传片,这样的话整个高中基本都能够观看完,每天的一个主题都有;这是班级设置的图标,设置一个书袋,在校园里边能方便带书;这是我们去一起远足的照片,在旅途中寻找梦想的轨迹;这是母亲节的时候,我们一起全班学生给自己的母亲献上自己的祝福;这是我们举行的歌唱歌咏比赛,学生自行设计环节,自己制作的视频,最后获得了一等奖;这是笑口常开,在一次主题班会的时候,给他们每人买了一杯奶茶;这是前几天和学生一起打篮球,共赴篮球场;这是明确目标,每一次的月考之前,我们定一个目标,学生写上一个目标,看看能不能实现,但是我们从不张贴成绩,成绩都会剪成小纸条发给学生,这样的话是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有丽姐,有我们的工作室,我会在日常工作中践行工作室理念,向丽姐学习,向大家学习,学做高人,成为高人。



吴景殿团队 王景锋:

与凤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能走多远,看你与谁同行。与高人为伍,易成高人。教师与高人为伍,对于成长与发展极具重要的意义。

一、看向高人

教师莫忘自己的教育初心和目标追求,并寻找那些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领域有深厚造诣的高人。我们的目光要看向这些高人。例如魏书生、焦兵书等,并选择以高人为目标!


二、学习高人

与高人为伍,需要具备主动学习的态度和积极交流的意愿。例如今夜的“烟雨楼之约”,就是与高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和学习的好机会。在交流中我们最重要的是善于倾听、学习高人之“高见、高明、高招”,同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也是在向高人讨教和学习。


三、学做高人

与高人为伍,需要保持谦逊的心态。不断向高人学习,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借鉴学习他们成长路径与科研方法,在形与神上从模仿高人走向学做高人。


四、成为高人

与高人为伍,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尝试创新教育改革。开展自己的教育实践和探索,形成自己的教育主张和观点。这也是与高人为伍的最高段位,成为高人,从而成己达人,带领更多人成为高人,惠及众人!


总之,教师与高人为伍,树立“向'高'而行”的目标,最终就会收获“高高兴兴”的硕果!



杨丽红团队 郭攀:

这个题目给我带来三点思考:第一,什么是高人;第二,为什么以高人为伍;第三,如何以高人为伍。

第一个思考,我认为高人不是那些有身份、有财富等外在闪光点的人,而是那些在智慧、经验等方面有卓越成就和深厚沉淀的人。


明确了什么是高人,那为什么与高人为伍?有三点:一、高人是我们的榜样,当我们在班级管理、专业成长等方面有困惑时,可以向他们学习。二、高人点燃了我们的自驱力。我们学习他们身上的任何闪光点,因为我们已经被他们身上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第三点就是高人为我们营造向上的氛围,与他们在一起,我们更想成为优秀的自己。


如何与高人为伍更重要,对此我有三点思考。一是要有空杯心态。我们虚心,高人才能敞开心扉,给我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及给我们中肯的建议,这有助于我们的专业成长。二是批判地去学习高人。我们学习高人是为了成为高人,而邯郸学步,只会迷失自我。我们应借鉴他们优点,结合自身特色,成为高人,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三是持续与高人为伍,应在与高人同行的路上互相成就彼此。互相学习,彼此给予能量,这样的互动才更好,这样的关系才能走得更长久。


主持人 郝艳飞:

三位学员的发言,让我们明确怎样与高人为伍。在选择高人时,选择的是与自己气场相符的人,这样才有了双向的奔赴。



环节二    比武 团队辩难



主持人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比武,团队辩难,根据以上要求向对方团队进行提问。





团队一vs团队二


李艳丽:请问吴校长,在带领学员成长的过程中,工作室有没有因为内部人际交往、组织学习等,给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烦恼?


吴景殿:我感觉最大的烦恼是成长的烦恼,因为大家都想成长,我们有很多的专业的研修活动,如阅读活动、专业的沙龙讨论活动,包括我们刚刚出版了一本书,需要更多的成员加入到里边做很多的事情,确实在很多时候和他们的工作稍有冲突,所以,有时候他们就会感到烦恼,但这种是成长的烦恼,在他们眼中也是成长的幸福,烦恼和幸福是并存的。


团队二vs团队三


吴景殿:杨老师好!据我所知,您在全国范围内加入了多个研修团队,请问您如何看待各个团队在您成长中的不同作用?河南杏坛网研社又有怎样的独特之处?

杨丽红:我认为是不同侧重点的成长。就像刚才您说的每一位团员有自己的成长追求,我在网研社团队成长的时候,是我最低谷的时期,人生到了一种瓶颈期,评完副高以后,四五年不知道该干什么,我遇见了焦老师,那个时候我跟随我们的校长、吕娟老师一起去见到焦老师交流年会的事情,就让我发生了质的飞跃,我发现原来那么多优秀老师也都在向前走。所以我只要没有天大的事,都来参加各种活动。


后来您说到在杭州相见,主要是班级故事的书写,是肖盛怀老师手把手教我怎么样写得更好,后来在写作方面有更专业的成长。我们在学校的团队和烟雨楼团队,你就会发现自己被需要的那种感觉又不一样,在每一个团队里我都觉得自己是非常幸福的,被这么多优秀的人帮助着,我也能跟我的小伙伴们一块携手向前走。


吴景殿:在生命中会有很多很多的贵人,我们的每个团队都是我们成长的一种力量和支撑。


团队三vs团队一


杨丽红团队 王鹏会:李艳丽老师,您好。您是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我想问一下,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素养?您是如何发挥您的引领带头作用?

李艳丽:思森和少伍提到一个话题,做高中班主任很难。尤其是重点高中,压力很大,但是大家发现没有,我们整个团队做班主任都特别开心,我觉得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你一定要热爱。你只有热爱这项工作,不管班里什么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你都愿意拉他一把,当你的工作没有成效的时候,你愿意等一等。


我举个事例:大家看我不算太黑,但是去年的这个时候我的脸就像黑炭一样,因为我接了一个高一,第一年军训两周,我不抹防晒,不穿防晒衣,不戴墨镜,不戴太阳帽,陪着我们班学生在操场晒了两周,到军训结束的时候,我比我们教官还黑,你说哪一个女班主任能这样豁出去。而且我们有一个40里的拉练,我一口气儿跟着我们班孩子走完,那些男班主任都是骑电动车走,我是一步一步走了6个小时。


三个半月之后我的语文课代表邢一诺,到办公室去看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原来这么白呀,我们全班同学都认为你脸一直很黑。所以你只要热爱,你一定要喜欢班主任工作。


李琳(抢麦):“热爱”是今年年会的高频词,请您分析一下:为什么有的人能够热爱,有的人不热爱?怎样才能让一个人从不热爱变成热爱?

李艳丽: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我能做到?其实我在班里边的时候,我就喜欢看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当我搞不过他的时候,我就等一等,我天天在教室里边,我最长的时间在教室里面坐了7个半小时,不吃饭,陪着我们班学生,然后在班里边天天转过来转过去,看到小孩哪一点特别可爱的时候拍照。我喜欢拍照,我手机里面53000多张照片,还有无数的视频,几乎都是我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其实学生跟老师之间是互相治愈的过程。


李琳(抢麦):我听完丽姐的话以后,我想到了几句话,我觉得一个人如果不热爱那个岗位,有可能是因为他不合适这个岗位,也有可能他在这个岗位上没有磨练出来自己应对问题的智慧?当他有了一定的智慧以后,他和学生之间才能相互治愈毕竟热爱也不是天生的。


李艳丽:刚才有一个话题特别好,我不是高人,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但是很多人听过我分享,不想当班主任的,他们就想当班主任,而且特别想当高中班主任。其实为什么我觉得我是普通老师,却能被评为河南最美教师?有一点就我特别喜欢当班主任,也要感谢研社的培养。


环节三   比绝招 实践应用



主持人

今天在烟雨楼的现场,邀请到河南省青少年研究基地杨金俭主任,接下来有请杨主任对现场的三个团队进行提问。





  问 题 一  

金俭请问您对自己所在的工作室建设过程中目前还有哪些可以继续提升的地方?缺点是什么?今后有哪些打算?请结合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来谈。

回答

李艳丽:可以继续提升的地方是在积极心理学基础上做积极教育,我们已经在做初步的理论建设,刚才少伍分享的积极语言、积极环境,积极表情等就是其中的重要板块。如果说遗憾的话,那就是没有把我们的成果固化下来。


吴景殿:在开始做工作室的时候最难的就是寻找特色,老师分门别类做了很多班级课程,大家都在班级进行尝试各个方面,但是总感觉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也尝试了家校研究,也因为各种原因搁浅了。一次机会,我们发现班会课也可以做到领先的领域,结合我们团队成员的研究成果,把他们所有的经验和实践进行整合,就形成了比较具有自己特色的深度体验性主题班会书籍。遗憾的就是目前还没有能力承担更大的活动来助力更多人的成长。


杨丽红:我们一直在做的是从专家的论述中,学到更好地进行一线语文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方法和实践。现在我们做的更多的思考是如何把阅读和写作有机融汇在一起。现在最大的困惑就是烟雨楼期满后,团队是否继续向前走,我希望这种遗憾不会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要继续努力。


点评:

杨金俭:我看到了大家身上的教育智慧,一个是理论智慧,一个是实践智慧。实际上你们把实践智慧已经做到了很深的地方,特别是李艳丽老师把爱学生这件事爱到了极点,所以觉得大家答的理论跟实践的融合,尤其是突出了实践智慧,这个就特别了不起。提一点建议,只有理论依据真实可靠才能有效指导实践。



  问 题 二  

杨金俭:在未来的实践中,如何在班主任研究中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和家校协作?


回答

吴景殿团队 王景锋:

家庭教育,它的范围很广。为什么心理学、家庭教育、甚至学校做着做着做不下去了,做着做着没有生命力,没有持久力。就这个问题,单纯开展家庭教育是走不通的,像刚才所说的家庭教育建设,不管是国家层级,政治方面,正规政策,还是教育高端的人,都没有概念,因为家庭教育是很小的一个小的概念和范围,是家庭建设,甚至像最美家风评选,通过融入性的亲子运动、亲子运动会、亲子表演等。


吴景殿:

我来补充一点,对于家长来讲,我们开展三级的评价和学习模式。初级的家长培训的方式,能够听网上的心理课例,中级的需要把网上学到的知识和积极运用结合起来,高级的是他需要参加一些亲子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来共同运用。


吴景殿团队 王景峰:

其实我想到了两个词,第一个是资源,聘请的专业老师在吴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系列的家庭教育的视频资源存放等;第二个是李艳丽老师刚才说到积极教育。


点评:

杨金俭:我们建议大家,在家庭教育中首先谈家庭建设,然后才谈家庭教育;第二,作为研究型班主任,要重点关注青少年问题;第三,关注政策表述。



  问 题 三 

杨金俭:提高语文素养,有人说关键在于让学生要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有人说是关键在于让学生多读课外书,有人说是关键在于让教师专业化建设,还有人说关键做好顶层设计,就是课程的事。请问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回答

杨丽红:

睿智的家长会在孩子阅读过程中,给予方法的指导。作为老师在阅读经典单篇的方法一定是有指导的,量一定是跟质同步进行的。我还是鼓励学生在小学初中尤其幼儿的时候能有时间精力条件的话多阅读,因为高中的孩子读书的时间太少了,给语文更少,所以我们基础教育中阅读的量和方法同步进行。


第二,教师的素养是要提升的,首先要提升自己,才能作用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第三,课程设计,其实就是一个统筹的协调,利用好成体系的统编教材。



提问:怎么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突出学科德育?


杨丽红团队 郭攀:

我想结合《狼》这篇课文在进行德育的时候,我们在第二课时就要与学生渗透,如果你在现实生活当中,遇到了与屠户相同的环境,我们该向屠户如何学习?我们要把它从课本当中走出来,教会他在一个让你感觉到危险的环境当中,你如何去机智的化解问题,就是说要学会的利用地势、有利的环境,如果能求助当然要去求助,然后同时你也得想办法观察对方,明白对方的意图,对方想要要什么?明白了之后就对症下药。


杨丽红团队 王鹏会:

我想到名著《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等,阅读里面普通的散文小说,这些诗词里面都可以进行德育的渗透,还有综合性学习,天下国家、孝心敬老、君子自强不息,包括我们写作栏目里面有写议论文、谈诚信等等,其实都有,我们都可以在日常教学当中巧妙的智慧的进行德育渗透。德育渗透本身就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方面,因为核心素养里面有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创造和文化自信,本身它就属于文化自信的一部分,所以说它本身就是我们语文学科需要去做的,但是我们要把握好这个度,因为语文课毕竟还是语文课,我们不能把它上成思政课,所以说我们要把好尺度,语文它的本质就是语言和文字的结合,是要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所以说我们在做的时候就是说要跑好这个尺度。


吴景殿:

语文学科《铁杵成针》一课,首先要确定这节课的大概念、单元主题、任务群,从读通、读懂、讲好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一些理解,在理解和讲故事的过程就是进行德育的过程,这是第一个部分要完成的。

第二,就是进行思辨,思辨的第一个任务:铁杵成针到底是谁让铁杵成针?当遇到困难的时候,经过不断的努力,我们就会提出什么,这就是一种对他自身的灵魂拷问,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第三,通过德育活动这样的形式,围绕主题分成系列的活动,系列的活动下面有分系列的任务,把这些任务综合起来,我们逐步的通过任务这种项目化的驱动,项目化的实施,来促使这种学科领域的这种形成。


点评:

杨金俭:大家很专业,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入手,学科德育有待于提升,对课标的研究,对教法的研究、对本质的研究,对教育智慧的探索、对教材的使用与开发,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观众提问 

观众 李军华:

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如何有声有色的开展工作室活动?



李艳丽:

团结一群热爱班主任工作的人,一起做热爱的事。


观众 史迎春:

作为主持人,成员之间相距较远,线下互不认识,线上活动参加积极性不高,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吴景殿:

每个工作室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首先要做的是任务驱动,第二是项目管理,第三就是工作坊的建设。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我想更好的可以让每一个成员从学习者变成一个传授者、管理者。他自己有了这种义务,他就自己有这种钻研成长的力量了,大大调动积极性,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里面。



颁奖典礼







主持人

杏坛建平台,烟雨赋情意。今年烟雨楼之约就要拉上帷幕,但烟雨楼下的故事会更加精彩。我们明年烟雨楼之约再见。


-end-




微信矩阵

韩素静   徐文祥   党玲芬   于德明

郭力众   吕   娟   任明杰   原绿色

徐虹艳   朱丹丹   李艳丽   张爱敏

   周筱岚   杨丽红   焦兵书   侯   巍   

   席延飞   康   磊   梁波涛   赵晓阳   


往期推荐

年会特刊|德育之光,照亮专业成长英雄的前行之路

年会特刊 | 河南杏坛网研社第十届年会开幕了

赋能潭头:烟雨楼上试锋芒



 让优秀相互传染  让杏坛更加生辉

编辑|付军丽

审核|焦兵书  李琳  李丹  郝艳飞 刘嘉琪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
河南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