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 | 破解“小团体”的密钥

文摘   2024-04-04 09:52   河南  




案例

研讨



动留痕





时间:2024年3月15日20:00

地点:河南杏坛网研社QQ 群

群号:101119524

活动方式:文字交流

主持:赵晓赟

考勤:梁娜茹





例回顾




六年级,班里女生多,是非也多。几个成绩差、家长不管的女生关系特别好:她们统一是八字须的刘海,故意不戴红领巾,周一升旗不穿校服。按照班规扣分、罚站,她们也满不在乎,反正有人做伴。下课后,几个人会聚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有时候学生告状她们打架,老师去处理时,她们又笑成一团。放学后、节假日也一起出去玩耍,在一起骑电动车、抄作业、议论同学或老师,甚至抽烟、打架。她们私下建了微信群,常常在群里说脏话,分享答案。班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和她们谈心,大道理讲了不少,可是收效甚微。


家长会上,班主任也讲了这个现象,希望得到家长的重视,但家长也是爱莫能助。其他同学不愿意和她们玩,她们也不愿意和其他同学玩。


上学期,A同学得罪了她们中的一个。这个小团体就团结一致来对付A同学,在班里散布她的谣言,说她是小偷、心机女,故意把她的书包扔到垃圾桶,把她的文具藏起来等。经过班主任和政教处的批评教育,欺负A同学的事情才得到了解决。


这学期,小团体影响力更大了,几个“志趣相投”的同学也和她们越走越近,似乎是尝到了“个性”的甜头,她们也开始加入了。针对这个问题,班主任很头疼,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




智慧


时光






主持人赵晓赟:

大家好!我是今晚案例研讨活动的主持人赵晓赟。刚才,我们已经简单回顾了案例,下面,请大家开始研讨,交流过程中欢迎大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




问题女生的教育更应引起重视

滑县  康磊


这个案例非常具有代表性,从案例中,我们可以读出班主任对于已“抱团”的问题女生,在教育中的无奈和焦虑。其实,女生对关系比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勾心斗角;同时,她们也注重个人在群体中的形象,渴望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渴望得到肯定和表扬,更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尊重。我们可以针对女生的心理特点,尝试找到突破口。


一、把握心成长


通常老师与学生交流,多像案例中提到的那样,大道理讲了不少,收效甚微,因为这只是谈话,并非谈心。所以,班主任要改变单向说教的方式,一对一交流应着重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尤其是心理状态的发展过程。


要走进学生的内心,可以通过家访、个别谈话等方式,走进学生的成长环境,多方了解情况,包括出生次序、童年陪伴情况、 学习习惯、兴趣爱好、家庭情况、父母情况、教养方式等。这样才能充分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我遇到不少问题女生,多是次女,上有姐姐,下有弟弟,自己夹在中间,感觉是多余的。为了求关注,就做出各种问题行为以引发关注。


二、引导正能量


班主任平时注重发现班级里的好人好事,特别是女生身上的好人好事,在班级树立正面的榜样,引导正向的能量,逐渐改变一些学生不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等。


老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讨论怎样的男生、女生才是健康阳光的学生,大家要以怎样的状态进入初中阶段,我们需要怎样的班级,老师怎样才能帮到大家等。还可以专门给女生开班会,开诚布公地交流,告诉女生“女孩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引导学生不是用外表的另类、行动上的非主流来彰显个性,而是以学习、纪律、为集体服务等方面的出类拔萃体现自己的美。


班主任还可以适时地组织女生擅长的活动,如征文、手抄报、演讲、剪纸、绘画、书法、朗诵等比赛活动,让更多的女生展示自己的长处,文雅的活动,更显示淑女气质,会得到更多人的欣赏。


三、满足心需求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关注、被尊重,如果不能满足这一心理需求,就会出现行为偏差,以换得别人的注意,对此,老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她们,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之情。


同时,任何一个团队里都会分为上、中、下等,对于这样的小团队里的成员也可以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区分。有的同学只是为了盲从或受保护才加入小团队的,一旦受到老师的鼓励和尊重,则会更倾向于老师带来的安全感和认可,所以老师只要善于分辨,并通过不断的激励就能将这些同学从小团体里分化出来,让他们回到正常的轨道。


四、关注小情绪


女生比较敏感,情绪波动明显,班主任要经常关注这些女生的情绪变化,消解她们的消极情绪,肯定积极情绪;多鼓励,多表扬。还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利用差异制造一些小矛盾,甚至老师故意对有正能量的问题生,多加关照,让其他学生产生“攀比心态”,过段时间再关注另一个学生,这样的情感“绥靖政策”,可以慢慢拉回一些学生,并可瓦解小团体。


洛阳 梁娜茹:


开好女红课程是正能量引导的一个好办法。 “女红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在中国艺术之林独树一帜,我们可以把女红课程作为班本课程,让学生选择一两门课,如十字绣、刺绣DIY以及“巧手做手工”等。这样的活动,不但能锻炼了学生双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更是可以养成学生专心、细心,耐心等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女生们一旦喜欢上这样的课程,便会在快乐的体验中,获得成就感,在文化艺术的熏陶中,提高审美艺术。假如真是这样的话,我相信这一群女孩子也会悄无声息地变化,变得优雅、大方,变得文明、有趣。


郑州 李丹:


可以借召开主题班会等机会,提前做小团体中有影响力孩子的工作,鼓励她们进行分享,当其他同学看到她们如此正能量地表达时,也会进行反思,这不就是瓦解小团体的一个具体做法吗?


同时,可以开通“心语心愿”信箱服务,鼓励小女生将自己的小烦恼、小秘密偷偷分享给老师,老师要想办法为她们提供贴心的、有效的支持。当然,这个前提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已经建立了足够的信任。




主持人赵晓赟:

关注学生的情绪,使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运用正向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情绪,从而使谈话效果最优化;再加上瓦解小团体这一妙招,一定会有效果。




提防同伴引领

濮阳  郭力众


案例分析:

                    

为什么会出现同伴引领?如果你观察过小鸭子,也许你就会发现,在有老鸭子领头的情况下,小鸭子会随着鸭群一起走。但是,一旦落单,小鸭子就会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四面张望,紧张无助,一副让人可怜的样子。这个时候,如果有任何一个人从它身边走过,它就会慌忙忙地跟在这个人后面,人往哪走,它也往哪走。


因为,它需要一个方向,需要有一个引领——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人也一样,尤其是不成熟的孩子,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看到前面的方向,需要有人引领,如果没有方向感,没有一个航标,他们就会产生无助、迷茫和恐慌。


父母是孩子成长中的最佳引领者,因为父母与孩子有着天然的血缘,有着本能的亲密感。这种血缘和亲密的最通常的表现,就是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所以,父母在作为孩子的航标引领这一方面,有着其他任何人都不具备的天然优势。


遗憾的是,很多时候,身为父母者常常在无形中消弭了这种优势。有的父母不知道自己本身就有这种优势和责任;有的是因为生计关系,顾及不到这种引领,或者没有能力引领,也有的父母在某方面有着自己的成就或建树,甚或功成名就,但是精力或注意力没有投射到孩子身上;更有甚者,一些不成熟的父母,不仅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引领,反而成了孩子心中永远的伤痛。


如此,就有可能出现父母引领作用的缺失。这种缺失,对孩子而言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任何成就和功业都不能弥补这样的缺失,诸多家庭不睦、亲子关系长期紧张的悲剧根源大多在这里——更为遗憾的是,这样的引领一旦错过,终生难以弥补。


父母的引领缺失了,孩子内心还一直在期待。这种状况下,孩子就像前面所提到的小鸭子一样,会随随便便跟着从自己身边走过的任何一个人,所以,我们就能看到一些孩子为什么会成为某些不良成人的牺牲品,甚至被邪教所吸引。当然,孩子接触最多的毕竟还是同伴,于是,我们案例中提到的现象就出现了——同伴引领。


同伴引领的存在与表现,会严重削弱父母或老师的权威。削弱父母和老师的关爱,极具破坏力。


同伴引领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朋友关系的不同:朋友之间是开放、平等的关系,个性并不因为这种关系而削弱,同伴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甚至,因为相互之间不能合得来,能随时分开,各自回归。


同伴引领则不同,小则二人,多则团体。他们之间有一种引领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归属关系,同伴引领中的引领者因为某些方面的“特长”或权力,会对其他人有控制感,被引领者为了得到引领者或团体的认可,会扭曲自己的认知或价值观念以及某些行为。他们之间不是处于一个平等的空间,而往往有一个无形中的上下层面。这样的团体,并不能让每个成员保持个人的独特性,甚至不能随便脱离团体,否则就会受到团体内其他人的攻击,语言上的甚或行为上的。有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孩子自杀不是因为父母,而是因为受不了同伴对待自己的方式。


处于同伴引领的团体,存在着严重的去个体化现象。团体之中的个体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他们往往会被团体的认知或兴趣所同化。平时一个人不敢做的事,不敢说的话,因为群体背景而会表现出来,甚至做出更为出格的行为。团体中的“引领者”甚至会故意违反班级或者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故意向老师挑衅,以达到提高自己影响力的目的。为了凸显自己团体存在感,这些小团体会穿同一品牌的衣服,留一样的发型,说一样的口头禅,做一样的手势等。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就像是案例中所提到的一些现象,像“统一是八字须的刘海,故意不戴红领巾,周一升旗不穿校服”,如此等等,都是群体情境下去个体化的结果。


一旦孩子在同伴彼此的“引领”“教育”中长大,他们就会把更多精力关注在自己团体之上,更多的时间投放在团体活动之中,团体成了他们生活中的重心和所在。为此,他们会拒绝父母或老师,甚至以抵触父母、老师为傲,以战胜父母、老师为荣。长期以往,就会变成管不住、教不会、长不大的孩子——问题学生就出现了。


甚者,随着群体的扩大,小团体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在不断的提升,学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管教。所以,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和引领,同伴引领下的小团体,还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有可能会让孩子的前程就此止步,或者人生因此而改变方向。


极为遗憾的是,从现实来看,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个典型又普遍的现象——真是社会的悲剧和教育的悲哀。


应对方法:


行为问题的背后,折射的几乎都是关系问题:


孩子管不好、父母(老师)教不好,不是因为父母(老师)缺乏爱和技巧,而是父母(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关系。


这样的小团体的存在,折射的是父母或监护人(或老师)对于孩子某些方面教育和关爱的缺失。这样的缺失不是单一的物质上的不足,而主要是指情感关怀上的不到位。有关调查表明:中小学生最缺乏的是爱和自尊需要。


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关系。


作为家庭,要尽量弥补长期父母关爱缺失带来的影响。作为父母者,要回归和修补和孩子之间的依恋关系,看见孩子,认可孩子,接纳孩子,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在学校,作为父母替代者的老师,同样要秉持“先建立关系,再教育;先强化关系,再管教”的原则,友好地接近学生,这是解决问题的根基。如果没有关系的建立,就试图达到管理效果,无异于痴人说梦。这些看似让人头痛的“问题生”们,背后大多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大多有着自己的一段不为人知或者不愿为人知的伤心痛苦故事。一旦学生的心门为老师打开,一旦因为老师的陪伴与关爱让学生接纳了老师,很多问题都会无形中得到解决。


其次,温情陪伴,鼓励学生依赖。


在平时细节上多关注学生,用老师的温暖化解学生心中的坚冰。什么时间学生遇到问题喜欢找老师解决,什么时间学生们喜欢围绕在老师的身边,什么时间师生相视之间有了纯真的笑容,什么时间老师成为了学生们的依赖,成为了学生的航标。学生通常就会从小团体中分离出来,走向自己正常的轨道。班级管理就有了成效,也就有了意义。


再次,唤醒学生的个体意识。


有了学生对父母和老师的接纳,有了良好的关系的建立,父母和老师的话学生才会听从,才会接受。在此基础上,学生的个体意识才会容易唤醒,学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人,才有可能成为正常发展的学生。


洛阳 梁娜茹:


当我第一次看了这个案例,我的脑海里就出现了2016年听到的一节班会课,那是在智慧力班主任的评选现场,由河南杏坛网研社的前辈潘颖老师上的一节班会课《做棉花一样的女生》。


在课上,潘老师让学生了解棉花的一生:出示出苗期、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图片。尤其是棉花的花蕾开放时那鹅黄、淡红的花,在绿绿的叶子衬托下一点也不亚于那些名贵的花儿。更可贵的是棉花还有第二次“花开”——子房在花谢之后,逐渐孕育成为棉桃,最后开出美丽的棉花——带种子的棉絮。棉絮,温暖柔和,浑身是宝。做成棉袄、棉被贴心暖心,另外还有其他很多用途。


接着潘老师讲道:做矜持、内敛的女孩儿往往因为关注自己的修为和内心,能赢得更多的赞赏;像棉花一样享受内心,体贴温暖家人反过来得到儿子敬佩、爱人宠爱。进而,与班上的女孩子们达成共识:真诚、善良、礼貌、知书达理会化作一种高贵的气质。


潘老师还让班级的男生对心中理想的女孩子进行描述,然后进行大讨论,再次触动女孩子想做花儿的心灵,并把这段话写在了日记本的扉页:“女孩子就应该美丽,美丽如花;女孩子就应该浪漫,浪漫如诗;女孩子就应该青春矜持,如皎洁的明月;女孩子就应该开花给自己看,勤劳善良、洁身自好。”


如果老师、父母都能有潘老师这样的引导力,同伴引领的危机就能得到化解。


做孩子成长中的最佳引领者

孟津 赵晓阳

 

小团体问题让班主任“很头疼”,但是,“等”和“靠”在班级管理中要不得,学生出现问题和生病是一样的,越早就医,效果越好;否则,贻误了最佳治疗时间,事倍功半不说,还可能会“无药可医”。


案例中前期班主任没有介入效果不佳,只是一味讲大道理,没有做出相应调整,导致问题逐渐恶化,最终一发而不可收。


如果想转化案例中类似的女生小团体,必须有超乎寻常的耐心。同时,降低心理预期,容忍她们的行为反复;最后从长计议,逐步转化,直到成功。


一、团体策略


1.正视他们,不要另眼看待。班级有小团体很正常,即使她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甚至是违反班级,也切不可在全班公开批评,让全班同学把她们当做“异类”。大部分老班可能害怕她们的影响力,故意丑化她们,想通过隔离的方式解决问题,殊不知这样欲速则不达,案例中又有人加入就是最好的说明。


班主任要正视小团体的存在,不妖魔化她们。老师可以通过班级活动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小团体的影响力就会降低。


2.降低要求。如果老班过多地关注成绩,那些不喜欢学习、无心进取的学生总被边缘化、被批评,“同是天涯沦落人”,“结盟”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所以,分解小团体,首先是降低要求,平等对话,协商具体要求:比如,作业上,自己喜欢学科的作业,只要不照抄即可;不喜欢的作业,只要态度认真,照抄同样可以。课堂上,自己喜欢的课认真听讲;其他课上,允许阅读、画画等,不打扰课堂即可。纪律上,先搁置“刘海”的问题,着力解决周一升旗校服问题,老师周日微信逐一提醒大家,确保周一遵守校规;红领巾的问题,班级为她们准备一条红领巾做备用,忘记带了,直接借给她。


3.给她们找事做。与其让她们游离在班级之外,抱成一团,不如结合她们团体的特点,给她们找到合适的任务来做。比如说,女孩子们大多爱写写画画,让她们团队承包班级黑板报的任务,根据学校的主题,每月办理一期,体现其团队的价值;我们班级的值日是组长负责制,任务固定,自主招募,选择让她们团队承包其中一项固定劳动任务,增强其责任心,为营造舒心的班级环境做出贡献。如果实在找不到,可以根据她们的共同特点,为她们提供专属的“任务”或者“舞台”,展示她们的风采,实现她们的价值。


同时,足够关注她们的努力与进步,每一个小小进步,都要“狠狠”表扬——不妨在上课前,请她们到台上,全班送上掌声后,或选择几名同学具体地夸夸她们,或让她们谈谈自己的心情、讲讲自己的进步原因。最好为她们设置专属奖,累积到三个小进步,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颁发奖状,拍照发给家长。长此以往,她们就会走上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二、个体策略


转化团体的同时,也可以开始个体转化策略。


1.转化核心成员。小团体里边都会有个威信较高、有较强号召力和影响力的核心成员,做好她的转化工作是重中之重。班主任要重点关注她,比如在制定班级制度时,可多征求其建议;处理班级事务,邀请她参与进来;还可以任命她担任班干部,提升其价值感。很喜欢这样一段话“把对手变为自己人最有效的手段是让他成为利益共享人,风险共担人,拉他入坑,打造利益共同体”,一旦我们称为利益共同体了,转化工作就成功了一大半。


2.帮助后进成员。对于拖后腿的个别团体成员,前期可以忽略,到了后期必须重视起来,一生一策,逐步转化。


三、班主任要有一个“百宝箱”


翻开我的“百宝箱”,首当其冲的“独门武器”——研学旅行。每月利用周末带学生们去身边的博物馆、风景名胜去研学,吃、喝、玩、乐……无论生情和学情如何变化,我心依旧;即使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带他们去。因为只有更多地陪伴方有可能成为朋友。在教室外广阔的天地里,在风景秀丽的山水间,我们愉快地聊天……


我的第二招是营造有温度的教室。作为班主任,要眼中有“人”——活泼可爱又有些调皮的儿童,不能为了目标的达成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日常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我总会抽出教学时间每月给孩子们举行一场活动,或是美食大会,一展厨艺;或是游戏嘉年华,愉快地玩耍;或是课中播放一个小品,适度放松,集中精力继续学习;或是辩论赛、即兴演讲和读书交流会等,劳逸结合。这样,我和学生们亦师亦友,每天充实地学习着、生活着、成长着。




主持人赵晓赟:

赵老师的做法就是在努力发挥好成年人对青少年的引领作用,这是遏止同伴引领的根本方法。





杏坛


争鸣


郑州 李丹:

案例中这几个女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叛逆行为着实让人头疼,老师要想解决问题,绝不能一味地指责孩子,可以在家长的支持下寻找对策。教育,就是经营希望。哪怕是再不济的孩子身上也会寻找到闪光点、兴趣点。


构建班本课程,让学生参与建设、评价,既能锻炼组织协调能力,又能提升集体荣誉感。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会让班级形成良好的生态教育环境,这是防止同伴引领的一个重要做法。

洛阳 雷艳茹:

深入了解,走进孩子的内心;表扬鼓励,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召开班会,引导孩子向上向善。

主持人 赵晓赟:

育人先育心,找孩子们的兴趣点,开通“心语”信箱,收集了解孩子们的烦恼。

洛阳 梁娜茹:

好关系就是好教育。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教育的基本保障。





主持人赵晓赟:

今晚的研讨虽然结束,但是我们的思绪却依然飞驰,让我们继续思考教育问题,关注学生的成长,智慧的火花将会照耀前方!











微信矩阵







韩素静   徐文祥   党玲芬   于德明

郭力众   闫付庆   卜恩年   郝艳飞

司培宁   李克杰   吕   娟   任明杰















往期链接


案例研讨 | 面对“公开挑衅”,班主任怎么办?

案例研讨| 家长不配合,老师怎么办?

河南杏坛网研社















让优秀相互传染

让杏坛更加生辉

编辑:李   丹

审核:焦兵书 李   琳 

         郝艳飞 刘嘉琪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
河南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