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 | 中学语文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文摘   2023-10-22 08:37   河南  

课例研讨——中学语文第30期


研讨留痕


海报


时间:2023年9月30日

地点:河南杏坛网研社QQ群

群号:101119524

形式:文字交流

主持、整理:庞国香

课例:结合课例《口技》,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



智慧时光




庞国香

亲爱的小伙伴们,大家晚上好。在这个双节同庆的晚上,我们相聚在一起学习研讨余映潮老师的课例,是一件非常诗意的事情。


有请袁伟老师进行分享。


以字词梳理为抓手

助力文本内涵理解

袁伟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质量第四学段中要求学生达到的标准是“有探究汉字规律的意识,在社会生活中能根据字音、字形、字义三者的关系准确认读、正确理解遇到的生字新词。”


余映潮老师在《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中指出:“字词梳理,既是集聚语言文字的方法,也是让教师深入课文,帮助教师运用、实践一些研究的方法。”下面就以《列夫·托尔斯泰》为例,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进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


汉字本身是以象形字为基础,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在表达同一类意思的汉字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在教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文时,我以“全文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相,你觉得他长得怎么样”这一问题,带领学生自主读文章,并找到能证明自己观点的字、词、句。


孩子们归纳出表示毛发的形近字:髭、髯、鬈。继续引导他们思考类似的形近字,例如:鬓、髻、鬃、鬣等。同时,指出这些字不但与毛发有关,还一般表示毛发长得茂密。紧接着,以这三个字的字义为抓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描写来证实字义。《新课标》还要求第四学段的学生能分类整理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接下来,再让他们分别寻找描写托尔斯泰外貌的字词、短句;描写托尔斯泰目光的字词短句。


以上两类词语感情色彩非常鲜明,通过这两组词语的对比,感受作者对托尔斯泰传神的肖像描写,同时体会这种欲扬先抑写法的妙处,前文对托尔斯泰外貌粗鄙、丑陋、普通的描写越深入,后文,对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的描写就越深刻,就越能表现出作为一代大文豪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


以上,通过让学生对字词的梳理、整合,感受中国汉字蕴含的丰富意蕴,同时,通过词语的梳理、对比,感受作者写法的精妙。


袁老师这样的词语归纳的确让我印象深刻,以字词梳理为抓手,助力文本内涵理解。袁老师这个标题已经道出了我们简单的语言文字梳理,其实就是以“小突破口”去挖掘文本的内涵。

魏晓芳


庞国香

是的,通过让学生对字词的梳理、整合,感受中国汉字蕴含的丰富意蕴,同时,通过词语的梳理、对比,感受作者写法的精妙。


郭老师,关于“任务群”的运用,请你结合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吧。



迁移运用“任务群”

郭攀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中提到:


1.在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发现、感受和表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围绕汉字、书法、成语典故、对联、诗文等方面内容,策划并开展语文学习、展示和交流活动,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文化内涵的认识和理解。


我在《狼》第二课时中设计了列举关于狼形象的成语。同学们脱口而出“狼狈为奸、如狼似虎”等词语。接着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背景下狼的形象跟蒲松龄笔下的狼的形象有何共性?学生经思考答出“贪婪、凶残、狡猾、阴险”。我接着追问狼的优点。集思广益,学生得出狼身上有野性,激情,坚韧,敢挑战,团结,勇猛等好的方面,以此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梳理学过的语言现象,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初步探究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学习按照词类梳理字词,学习整理典型的语法、修辞应用实例。


写作上使用拟声词会使作文增彩不少。所以,我就留心不同题材课文中的拟声词,引导学生积累。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在《木兰诗》中,如“唧唧”,是叹息声;“溅溅”,是水流声;“啾啾”,是马叫的声音;“霍霍”,是磨刀的声音。拟声词在文言文中单独拿出来分析,让学生明白词的意思的同时,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3.继续丰富自己的积累。分类整理、欣赏、交流所积累的词语、名句、诗文等,并在日常读写活动中积极运用,提升自身的中华文化修养。


进入初中之后,学生需要学会分类整理文学常识,以及实词虚词、句式等,我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的教学时,指导学生参考资料书,归类整理。如在古今异义中,我会列举“非宁静,无以致远,”古意是摒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今义是安静不动,没有声响。“远”是形容词作名词指的是远大目标。我还会引导学生去积累文言文当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用在作文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庞国香

无论所处哪个学段,语言文字的运用不可小觑。郭老师的分享尤其让我们感触至深。


余映潮老师关于“文本细读”给予我们细致地指导,我们来看看魏老师是如何在课堂上实践的。


以字词梳理为抓手

助力文本内涵理解

魏晓芳


看着余老师在字词梳理中的“字词综述”“自然排列”“组成专辑”“趣味发现”“分类辨析”“顺势牵连”“统计发现”“专门集纳”的方式,以及在《口技》课例中运用“找出描写声音的词语”“找出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学生自主发现“叠词”“一词多义”“近义词组”“古今近义词”“双音节词”“四字短语”“可用成语印证的词”等一系列的巧妙设计,不得不慨叹,初中阶段的字词学习原来可以这么有意思!


我模仿有这样的课堂设计:


郑振铎的《猫》:


鲁迅的《藤野先生》:



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


《回忆我的母亲》中语言多次重复运用:“勤劳”一词出现三次,“劳动”一词出现五次,外加“劳碌”“劳累”。“佃农”出现两次,“佃户”出现两次,“农民”出现五次。类似“贫”“苦”一类的词有“贫苦”出现三次,“艰苦”两次,外有“贫穷”“更穷”。其中“旱灾”“饥饿”“破产”“困难”“悲惨”“哭泣”“凶杀毒打”“哭声动天”“天灾”集中在第8自然段,突出社会现实的残酷,反衬母亲的坚韧。最后15、16段没有的“农民”,出现三次“人民”,一次“感谢”,一次“报答”。


这样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梳理、统计、发现,能非常明确作者的关键词是什么,同时能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文章思路和主旨内容。


余映潮老师说:如果语文教师不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语文知识的积累,那叫什么语文教学?学生如果没有或缺少语言积累,又如何寻求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共有约20次直接用到“积累”一词,其中关于语言积累的说法也多次出现。由此可见,国家对中学语文“积累”教育的重视。语言文字的积累和梳理是我们语文教育大厦的基础和地基,我们真不能忽视或轻视。


庞国香

如魏老师所说,有了这样丰厚的积累,学生才是沉浸在丰富多彩的语文世界。


在梳理课例中,也让我对“字词积累和梳理”更加重视。


我们期待庞老师的分享!

魏晓芳



在梳理中发现

庞国香


余老师在《字词梳理:文本细读三》一文中,列举了一些字词梳理角度,《口技》教学设计,检查预习部分,就对《口技》中的词语进行了分类梳理:表时间的词、表声音的词、重点词语。在《口技》教学设计中,专门设计了“积累语言”板块:叠词,一词多义,近义词,古今意义区别不大的词,双音节词,四字短语,可以用成语印证的词等。


余老师的教学理念及其教学设计,与新课标的理念高度一致。再去读新课标,才发现“梳理”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就尝试在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运用。例如九上第一单元字词:


如果按照韵母分类,就可以把“滔滔、妖娆、折腰、风骚、天骄”放在一起,“飘逸、忧戚、翅翼、吹熄”放在一起,读这两组词语,就可以体会到前一组词语声音非常响亮,“ao”韵比较适于表达豪迈奔放的情感,这就是《沁园春·雪》的感情基调。第二组词语“i”韵,声音较细,比较适于表达细腻的情感,《我看》就具有这样的感情基调。还有“呢喃、鲜妍、月圆、暖、流盼”,体会它们的声音特点,有助于把握《你是人间四月天》的感情基调。同样,可以按照偏旁部首分类、结构分类等等。


结合分类方法,可以梳理出四字词语体会双声叠韵的声音特点,含有同义词的词语特点(语意密集,表意丰富)、含有反义词的词语特点(对比中增强语势)、可以梳理写景的整句(词工句丽,富有文采)、抒情的整句(气势奔放地表达出肺腑之言)、议论的整句(境界高远,其实雄豪),体会它们各自的表达效果。


本单元三篇文言文中写景句子都是由面到点,先全景式描写,写的是自然风光,然后是点,写自然界中的生物(人或动物、植物)。这样放在一起梳理,更容易领悟到写景方法,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等语言表达规律。 


庞老师聚焦到大单元的字词梳理,分类方法清晰、细致。

郭攀


这就是语言的魅力,庞老师分享的干货让我受用,同样也强化了我的“梳理”“分类”意识。

魏晓芳


庞国香

今天特别荣幸请到了张玉兰老师来做特邀嘉宾,张老师一直在密切关注着我们的研讨,让我们热烈欢迎!



嘉宾点评



张玉兰,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骨干教师,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河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嘉宾点评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关于任务群的概述,几位分享的老师都有涉及,我不再重复。对“积累”和“梳理”两个词的理解,我们先来看一下:


积,从禾,指“禾谷之聚”,在语义上侧重“聚”;累,从糸,与线丝有关,语义上侧重“有条理”。因此,语言的“积累”需要“积”“累”兼用,有条理地去积聚。“梳理”,本义是用梳子整理头发。语言的“梳理”,是将零散杂乱的知识点加以梳理整合,进而连缀成语言知识的体系。

 

郭攀老师分享的案例,紧扣“新课标”“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四学段”的三个具体要求,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以交流的形式呈现狼品性的多样性;以梳理的方式呈现拟声词的妙用;以分类整理的方式归纳文言实词和特殊句式。实在、实用,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郭老师做的最好的地方是积累并不止于课堂,而是让学生整理到积累本上,或者引导学生应用到写作中,“学习致用”才是积累与梳理的最终目的。


魏晓芳老师的分享首先以超强的概括能力,综述了《80条建议》之“字词梳理:文本细读三”的内容和《口技》课例中余映潮老师在文本细读方面探究,可见魏老师之用心。其次,魏老师的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心无旁骛的钻研态度,非常值得我学习。


袁老师的分享稿旗帜很鲜明,“梳理字词,助推文本内涵的理解”,这是我们语文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部编版语文课文都是精选篇目,篇篇都值得细细研究,认真琢磨。余映潮老师在文本细读上给我们做出了很多的范式和模范。


袁伟老师通过研究,发现了《列夫·托尔斯泰》中富有表现力的两类词语,描写外貌的和描写目光的,并以其鲜明的感情色彩,褒贬分明的情感态度,呈现文本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的妙用。这样的教学选点无疑是巧妙的,是智慧的,是力拨千钧的。


细读庞老师的分享稿,被庞老师的细致所打动。庞老师是在学习余映潮老师的文本细读,却又更上一层楼,有了自己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庞老师更进一步的不只是梳理字词,还延伸到了梳理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字词的积累与梳理,如果能像庞老师这样进一步“研究”的话,那我们学习名家吸收的就更多了,我们的眼界自然就更宽阔了。


除此之外,我们的眼界若再宽一些,还可以如余老师所说的“着眼于或单元或全册或全套教材进行字、词的分类集中”,也可以在一些专门的语言集美活动中开展此类活动。


如,搜集你掌握的“双声词和叠韵词”进行词语集美;如,你知道“看”的多种表达方式吗,搜集出来,让自己开开眼界;如,我们人可谓是从“头”到“脚”都是成语,不信你说说看,会让你叹为观止的;再如,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敬辞、谦辞等礼貌用语,你不得不记,搜集出来,让自己长长见识吧……等等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确实能让学生开阔眼界,觉得学习语文真的趣味无穷。


正如刚才庞国香老师所做,这就已经不仅仅是“积累”和“梳理”了,而是上升到了“探究”的层次。何为“探究”,就是要善于从纷繁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语言运用的规律。语言的建构,往往是经由积累、梳理、探究的路径,经历由量而质的积累,由外而内的梳理整合,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入探究,由输入到输出的迁移运用,最后形成并提升良好的语言素养。


张老师字字坚定,句句铿锵,语言的积累和梳理最根本的归宿是“语用”,落实课堂,落实到学生的语言中,落实到学生的生活中,中学生最需要培养的是语言体系。

魏晓芳


庞国香

感谢张老师的精彩点评,“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聚焦小点,深化课堂教学。今晚的研讨到此结束,再见!


微信矩阵


韩素静   徐文祥   党玲芬   于德明

郭力众   闫付庆   卜恩年   郝艳飞

司培宁   李克杰   吕   娟   任明杰


往期链接:

课例研讨 | 如何让说课更立体?
课例研讨 | 你如何理解自觉数学课堂
案例研讨| 家长不配合,老师怎么办?


让优秀相互传染

让杏坛更加生辉

河南杏坛网研社

编辑|李   丹

审核|焦兵书   李   琳

          郝艳飞   刘嘉琪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
河南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