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研讨 | 语文教学中如何践行“读中导写”

文摘   教育   2023-02-03 20:36   河南  

课 例 研 讨


中学语文第22期

 研 讨 留 痕



时间:2022年1月28日

地点:河南杏坛网研社QQ群

群号:101119524

形式:文字交流

主持、整理:魏晓芳

课例:结合课例《狼》《说“屏”》,谈谈自己如何践行“读中导写”。


 智 慧 时 光


   主持人 魏晓芳


亲爱的老师们,晚上好!岁序常易,华章日新。正月初七是开工日,我们中语组的研讨活动也在今天如期举行。

今晚,请大家围绕《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中“练读中导写的本领”,结合《狼》和《说“屏”》两个课例,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践行“读中导写”。

本次研讨的嘉宾是李克杰老师,欢迎李老师,欢迎朋友们!

下面,请按照我们预定的顺序进行交流。


微文摹写,让课堂更有生命力 

鹤壁  郭  攀





我常常采用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微文摹写。

执教《狼》一课时,在深入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让学生对《聊斋志异》中其他体现动物狡猾、人类机智勇敢的小故事,如《捉狐》,按照《狼》的写作框架,即“起因—发展—高潮—结果”进行摹写,并在文章最后发表议论,阐明自己的观点。以这样的方式践行读中导写,是对学习的一个升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执教《说“屏”》这篇课文时,我会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设计精妙的其他物品,借鉴《说“屏”》按照事物特征、作用、分类、设置四个方面来介绍;同时,借鉴《说“屏”》的语言特色,在介绍说明对象时,加入相关的古诗词或者歌词,使文章古朴、典雅、富有感染力,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如:写窗帘时,可以加入“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这显示出“帘”是古人表达情感最常见的物品;“碧楼帘影不透愁,还是去年今日意”,物是人非,借帘表达愁绪;“垂帘无个事,抱膝看凭山”体现出其功用......

最后,我想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多种多样,对事物的接受能力越来越强,语文教师如果能借助课堂活动这个抓手,让学生能借鉴课文进行仿写,语文课堂就会更有生命力。

发言完毕,请大家批评、指导。


   主持人 魏晓芳

郭老师的发言侧重于写,而且是以作业的形式进行,其前提是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了方法。

我们来听听李老师的做法。


段式学用,引领学生由读到写

南阳 李秀萍





余映潮老师指出:课文阅读教学中的“导写”是最便于操作而又实惠有效的。

导 写 形 式 

①句式学用;

②段式学用;

③微文摹写;

④课中集美,即自由撷取课文中的美词美句,组成一篇精粹短文;

⑤变文为诗,将语段变形为诗歌;

⑥诗句描述,将文言诗句描述为画面;

⑦人物评价,运用一定数量的四字短语或其他;

⑧用词写话,选用课文中的若干词语写段或文;

⑨替换句段;

⑩文句赏析,将对课文语言赏析的内容写成文字等。

平日,我的课堂教学中,以“段式学用”为主,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概括该段(或该篇)所表达的内容,然后勾画批注作者是运用哪些写作手法表达出来的,并梳理出仿写的句段,最后进行练笔。

如:《散步》第六段的仿写——

原 文 再 现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概括内容:我们在散步途中遇到分歧,最后“我”做出选择。

批注表达方式:先运用多层次细腻的心理描写,写出内心的纠结矛盾;再写出最终的决定以及原因。

确定仿写点: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纠结矛盾。

实践中,我深有感触的地方是,对于文章妙趣的感悟,还有欠缺。另一方面,写的训练多在课下进行,当堂训练较少,这也导致了“收成”总有“折扣”。反观余老师的课,如《说“屏”》,既能训练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又能体悟到文章的魅力,同时也能加深对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接下来,我将积极践行“读中导写”的其他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


   主持人 魏晓芳

李老师的困惑,我也有同感,我想还是因为我们对语文课的认识有偏差;“读中导写”的“导”,是需要我们反复品味的。

接下来请颜宝玲老师发言。


语文课如何践行“读中导写” 

郑州  颜宝玲





中语组携手走过三年课例研讨时光,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对余老师的课越来越熟悉,对余老师课上的生成愈来愈钦佩。如何让余老师语文教育思想在自己的课上落地,我们一直在苦苦探索。

今年,在魏晓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以《余映潮给语文教师的80条建议》为方向、以《余映潮中学语文精品阅读课教学实录》为蓝本,谈自己的教学实践,可以说,我们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本期聚焦的话题是如何践行“读中导写”。

以余老师的课例《狼》来说:其形式是“课文三读”加上“课文三写”。“课文三读”是读注释、读故事、读美段;“课文三写”即补写情节概说、续写课文评点、简写赏析短文,前“两写”都是补写,最后“一写”——例说《狼》的小说味,对提高学生赏析能力大有裨益。

《说“屏”》的主要活动有二:一是课文内容再表达,二是课文内容巧表达。前者是在全文中选出能概述文章基本内容的句子;后者任选一组来说“屏”,是变读为写,以写带读,利用课文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训练。

余老师说:“‘读写结合’从来就是天然合理的,语文阅读教学也是这样。”但在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情况却并不乐观:要么有读无写,要么读写两张皮,或者是为读而读、为写而写……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我的语文课堂关于“读写结合”印象比较深的有两例。

一是议论文《谈骨气》《说勤》,这是早已删除教材的文本,但这两篇文章行文结构规范,特别适合初学议论文时进行摹写。所以,每届学生学习议论文,我都要带领他们学习这两个文本。我借用余老师的智慧,采用“一课两写”的方式,一写课文简析文,二写微型议论文,几乎是屡试不爽。

通过写课文简析,可以帮助学生弄懂文章结构严密、用例精致的特点,对议论文结构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示例(《说勤》),引导学生将《谈骨气》改写为微型议论文,有路径示范且针对性强,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课堂高效。

另一例是九上毕淑敏的《精神的三间小屋》,是我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例子。这一课很多警句动人心弦。我把感知语言当作学习重点,诵读、感知、点拨,学生学习兴致很高。比如:“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可以改变主语来做仿句练习,有学生当场写下如下语句:

青春可以不优秀,但我们拼搏;

青春可以不热血,但我们体面;

青春可以不完美,但我们无悔……

那节课,类似的例子比比皆是。

这算不上多么高明的设计,但这是一个以体育生为主的班级,文化底子薄,学风不算浓郁,很多时候课堂纪律都要反复强调。但那节课,学生的眼神及热情,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更加确信,我们必须把课上好,因为所有学生都“识货”。


   商丘 张萍

在实际教学中,确实存在有读无写、读写两张皮、为读而读、为写而写等情况,但颜老师已经走在破局的路上了。

   主持人 魏晓芳

破局之路肯定有难度,只要尝试去做,就一定会有惊喜。

接下来,我来分享下我的浅显思考。


何为“读中导写”?

林州  魏晓芳





余老师说:“读中导写,就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一定的教学板块,指导学生学用一定的语言表达形式,进行动笔实践。”

“教学板块”这个关键词说明,“读中导写”是教学设计的一个或几个教学环节;其前提是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主体是教师,是我们精心研读和备课的成果。

“动笔实践”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呈现形式。观察余老师的课例我们发现,“动笔实践”可以是书写下来的,也可以是口头表达。

在执教七年级上册《猫》这一课时,我模仿余映潮老师《狼》的教学思路,设计了“读中导写”的教学设计。

教 学 设 计




在阅读教学中,具体文本会呈现出不同形式的“导写”要求,余老师也给出了十几种便于操作而又高效的方法。由此可见,我们并不缺少方法。但是依据什么来选择具体的训练方式呢?精细研读文本是我们备课的法宝。


   主持人 魏晓芳

接下来请温婉美丽的杨丽红老师做分享。


打造好

“读写结合的美丽语文”教学名片

 鹤壁  杨丽红





当我欣喜于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做法与余老师“读中导写”做法一致的时候,我知道,这与自己平时注重“读写结合”的研究颇有关系,也与我从2006年开始通过读书、读文、听讲座等形式向余老师学习密切相关。

我1995年参加工作,一直致力于研究我“读写结合的美丽语文”的教学理念,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写作。可以说,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颇见成效。

学习余老师的《狼》和《说“屏”》两个课例,我用思维导图来展示:

课 例 展 示  


结合对余老师著作的的解读,归纳我平时对学生“读写结合”的有效指导,我经常选用的方法有:选词造句、续写和改写文章结尾、人物评价、小小百家讲坛、小论文创作、摘句组诗、群文推荐等,具体做法有很多。今天,我分享其中三点做法。

一、小论文创作有挑战

在阅读教学中,为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常常鼓励学生借助信息技术在网上查阅资料,根据需要选择资料,并将其写成小论文,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涵。

比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创作《古诗文里话中秋》;学习《关雎》《蒹葭》《式微》《子衿》之后,创作小论文《我看<诗经>的美》等,都很好地指导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品鉴方法,欣赏相关的更多诗词名篇,并由字面意思延伸到深层内涵。

还有学生将自己撰写的小论文录制了讲解小视频,我们就在班级开展“小小百家讲坛”活动,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有深度、有广度、有趣味。

二、摘句组诗有吸引力

不同的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议论文等都有其独具魅力的地方。我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将其变为小诗歌,我们还进行升级版的摘句组诗,比如学习《秋天的怀念》,第一版是在初步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完成的,第二版是在体会了文章蕴含的深挚的母爱和自己的愧疚之情之后创作的;学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我们进行了第一版的诗歌创作《假如生活可以重新再来》;学习了《带上她的眼睛》之后,进行了第二版的摘句组诗《假如生活可以重新再来》,指导学生以地航员小姑娘的身份进行创作,让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攀上新台阶的同时,也增强了家国天下的责任感。

三、群文推荐拓宽视野

想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我一般会把推荐共读群文的任务安排给学生,并建议学生写出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想想看,学生想要选一个合适的角度来推荐群文,一定得有与作者对话的能力,从写法、选材、情感、语言风格、时代背景等角度出发,用一百字来阐述自己的推荐理由,一定要找到其与课文的关联点才行。

不断强化“读写结合”的意识,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大有裨益。


   商丘 张萍

杨老师分享的三点做法细致可学,思维导图简洁又提纲挈领。

   主持人 魏晓芳

语文很美,杨老师就是美的化身。真正让语文的美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上,需要我们有“板凳甘坐十年冷”的毅力。

接下来有请张萍老师。


用读、写的杨柳枝,

点活语文课堂一池春水

 商丘  张  萍





作为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这些能力、让课堂厚重而活泼呢?

我的做法是:课前以写导读,积累词语,感知课文;课中读写结合,深入理解文本;课后以读促写,进阶训练。

一、课前以写导读,感知课文。

接手新班级的第一节课,我就会给学生布置语文学习任务清单,其中一项就是课前预习“两读”“两写”任务。

课前读课文两遍,第一遍扫清阅读障碍,自主学习生字词语;第二遍整体了解课文大意,初步感知课文。

读完课文之后紧接着进行“两写”,“一写”是选用课后“读读写写”里的词语至少五个写一段话,既可以是课文内容的概括,也可以是自由写话。这“一写”,不仅仅让学生积累了词语,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运用,每节课的“展示写话”环节成了学生最期待的一个课堂活动。“二写”是根据两读课文,写下对课文的初步认识,每个认识一句话,至少要写两个。句式固定为:这是一篇(   )的文章(诗歌)。阅读能力稍差的同学可以从写作内容、体裁上,甚至可以从作者等方面去写,阅读能力稍强的同学可以从表达情感、结构、修辞、语言特点等方面去写。

如《秋天的怀念》一课,下面是学生写下的部分阅读初感受:

这是一篇身体瘫痪的作者写的文章;

这是一篇史铁生怀念母亲的文章;

这是一篇赞颂伟大母爱的文章;

这是一篇写过去的作者绝望,现在走出绝望的文章;

这是一篇表达了对母亲愧疚和怀念的文章……

这种方式以写促读,倒逼学生一遍遍地读课文、查资料。

二、课中读写结合,深入理解文本。

课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会适时插入读写训练。

如:《秋天的怀念》第3段中“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一句话,可以让学生分别揣摩此时母子二人的心理,然后以第一人称补写二人的心理活动。通过这一读一写地训练,学生更深入理解母亲挡在窗前,不仅挡住了萧瑟的秋天,更是想挡住儿子对生命的绝望。

《台阶》一课,当父亲坐在三级台阶上抽烟、柳树枝摇不散他专注的目光时,此处也让学生以第一人称补写父亲的心理活动,让学生理解以形传神表现人物的写法。以课文教写作,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作文就不再是难事了。

其实,课堂上,读和写并非泾渭分明,在读中融入写,会让阅读的思维更缜密、更深入;在写中借助读的经验和感悟,会让写更高效。

三、课后以读促写,进阶训练。

此种读写活动一般作为课堂总结或以作业的形式放到课下。如:学习《邓稼先》一课时,分析完人物形象,安排学生概括邓稼先品质,然后为他写一段颁奖辞;在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的是百万富翁于勒,结局会怎样,请补写一段环境描写,以此来体会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以读促写切忌一写了之。写如果是在课堂上进行,就一定给学生留足时间;如果是课下作业,对学生写的成果一定要检查评析到位,如果仅仅是虚晃一枪、不再关注,写就会失去价值。

无论是以写导读、以读促写,还是读写结合,都建立在老师们深入研读文本、习得教学技法的基础之上,才能用读、写的杨柳枝,点活语文课堂的一池春水。


   鹤壁 杨丽红

张老师对“读中导写”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深入的实践,学生跟着张老师学语文,必定大有长进。

   主持人 魏晓芳

大咖的做法虽然精妙,只要我们能像张老师这样用心探索,我们也可以更加专业。


践行“读中导写”,

离不开精心钻研与设计

南阳  张  鹏





何谓“读中导写”、读中导写的具体方法,以及《狼》《说屏》两课的精妙之处,已经有老师论述过,我不再重复。接下来,我分享的是自己粗浅的思考。

我在课堂中用过“句式学用”的方法来践行“读中导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中,可以让学生按照“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练习。但是,为写而写就浅薄了,概括情节、梳理内容也可以句式学用的方法。句式学用是学习的支架,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和模仿的对象。

我还用过“诗句描述,将文言诗句描述为画面”的方法。去年执教《观沧海》时,我让学生把画面全部描绘出来。花费时间长,课堂效果差,对比余老师的课例,我们会发现,他总是让学生补写一两句。因此,设计要精致,善于搭建支架,考虑到多个方面,这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材中“读读写写”板块里的词语可以如何用?除了画词语、解释词语,接下来该做什么呢?余老师《说屏》的课例,让我有了方向,难点还是在主问题的设计。

总之,要注意搭建合适的学习支架,问题设计要特别精致;想要课堂变得高效一些,教师课下必须精心钻研。


   商丘 张萍

搭建支架是技术,更是艺术。

   主持人 魏晓芳

我感觉力不从心的地方,就是学习支架搭建,我和庞老师的困惑是一样的。


读中导写,实践路漫漫

 封丘  庞国香





重视写,是在接触余映潮老师的课例后才开始的。之前,我在教学中是阅读、写作各自为政。余老师列举的“读中导写”的方法,我用到的不过是少数。

一、句式、段式学用

句式、段式学用大多出现在课后习题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句式仿写;《云南的歌会》“金满斗会”由点到面的场面描写。从心底流露出来才自然动人的文字,仿写之所以显得刻意,是因为教师对教材编排等的认识存在偏差。

二、诗句描述

我非常喜欢教古诗时采用这样的方式练习。这不仅是理解诗句意思,更是让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丰富诗句内容。随着多媒体运用越来越普及,学生想象力好像越来越贫乏,发挥想象描述诗句,是一种不错的练习。如《约客》中“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可以想象诗人周围环境,以及诗人心理活动如表情,动作等,学生就可以写出一段生动形象的文字。

三、文句赏析

文句赏析是最常见的语文考题,也是我教学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在课本上批注文句赏析,体会表达效果,有明确的训练点,就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课文补写也是很好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如《秋天的怀念》,母亲看到我发脾气,“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母亲说这话时,内心还有好多话没有说出来,补写心理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她的心情,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读中导写,前路漫漫,以后我要在阅读教学中不断实践起来。


   主持人 魏晓芳

成长就是向自己开刀,学习从来不是做给他人看的,只要我们每次自我剖析都能有新发现,就会不断成长。

   商丘 张萍

学无止境,我们一起在路上!



 嘉 宾 点 评


   主持人 魏晓芳


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李克杰老师为我们的研讨做出点评。

嘉 宾 简 介


李克杰

安阳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河南省最具成长力教师

河南省骨干教师

安阳市教学标兵

优秀教师

2022年安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热爱读书,有时写作;相信终身成长,所以倍道前行。




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老师!默默学习每一份发言,我非常激动。大家联系余老师的语文教育思想和两个课例,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发言各有侧重,但同样可圈可点。

学习余老师,就像读一本书,读进去,还得走出来。从大家的发言可以看出,谁能在阅读、实践中多走几个来回,他的思考就会更有深度。

余老师的教学设计追求创意、新颖、实用,角度独特,思路清晰;追求充分利用课文,优化教材处理,深入课文文本;追求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能力训练为先。余老师还提炼出了高效阅读教学设计的30字诀:思路明晰单纯,提问精粹实在,品读细腻深入,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值得我们反复品味,更需要我们践行。

我学习余映潮的方法是:一句一句地学习,一点一点地实践,像小学生写作业一样认真地完成一个又一个课堂设计,并用课堂教学实践来验证,我非常高兴地看到,朋友们也做得非常好。

给我很大影响的几个课例,第一个是《“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中的课文集美,让我第一次知道新闻特写原来可以这样教。第二个是《钱塘湖春行》,余老师把第一联和第四联翻译给学生,让学生补写中间两联,有指导,有示范,学生有抓手。

第三个是《永久的生命》,先用课文中的一两个句子,证明自己读懂了课文标题的含义;再从赞美生命的角度,从课文中找出三个美句,加上标题,形成短文。就这样,一篇特别难懂的文章,用课文中的原句就解读明白了。

学着余老师的教学设计,我进行了《我们为什么而活着》教学设计练习。

第一处:据文阐释,用课文中的句子,解释题目“我为什么而活着”。

第二处:佳句积累,微文创写。以“我觉得我活着值得”为题目,从文中找出三处句子,可以稍作修改,形成短文。

在课堂小结中,我写道:这节课,“解说标题”让我们把握文意;“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是一种思路清晰且实用的概括文意的方法;微文创写也是一种品析课文的方法。

在讲《天上的街市》时,第四个学习活动就是“诗意的仿写”。我对学生这样说:诗人郭沫若借助想象的翅膀,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让我们也把自己的梦想编织成美妙的诗句。请以诗歌的第二节为例,以“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为开头,展开联想和想象,续写一节诗。

学生的续写也很精彩,比如:

(一)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绚丽的花圃。

花圃里绽放的一些奇花异草,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曼妙清香。

(二)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明亮的新月。

新月旁偶尔闪过的流星,

定然是心中划过的希望。

(三)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雪亮的眼睛。

眼睛发出忽闪的亮光,

点缀着寂寞的黑夜。

 

你看,那美丽的流星,

虽然生命短暂,

却仍在这短暂里,

美妙地闪现。

除了让学生写,还可以指导学生从写的角度理解文本。比如余映潮老师解析《散步》一文的起承转合,我就用到了《背影》最后一段的解读中。

(起)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再次强调家庭与父亲生活的境况)

(承)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从“我”的口里说出,其实已经从心底深处理解了父亲)

(转)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父亲向生命示弱,向儿子示弱,和解之意非常明显)

(合)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最后,我想说的是,就像学习一门课程,我们学习大师的同时,要注重思考、整合,有了收获就要在实践中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悟出实质。

谢谢大家!


   鹤壁 杨丽红

李老师的分享,充分展示出“读进去,还得走出来”的睿智。


   主持人 魏晓芳


感谢李老师慷慨分享和指点!

莱布尼茨说:唯有相互交流我们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点燃我们的智慧之灯。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

今晚的研讨到此结束,再见!

THE END


往期推荐

春节特刊 | 2023年,他们把23本书推荐给你读

话题研讨| 教师如何指导家庭教育

课例研讨| 由余映潮《台阶》,看小说自读课的学法

微信矩阵


韩素静   徐文祥   党玲芬   于德明

郭力众   闫付庆   卜恩年   郝艳飞

司培宁   李克杰   吕   娟   任明杰



让优秀相互传染    让杏坛更加生辉

编辑:刘嘉琪

审核:焦兵书 李琳

         郝艳飞 李丹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
河南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