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研讨 | 面对“公开挑衅”,班主任怎么办?

文摘   教育   2023-12-02 22:00   河南  



案 例 研 讨


面对“公开挑衅”,班主任怎么办?




活 动 留 痕 




时间:2023年11月15日20:00

地点:河南杏坛网研社QQ群

群号:101119524

活动方式:文字交流

主持:梁娜茹

考勤:赵晓阳




 案 例 回 顾



六年级班主任张老师正在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同学们认真地听着,教室里没有学生说话。这时王明同学突然抬高腔调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这不是明摆着对张老师公开挑衅吗?“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班主任竟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是好。


问题 :

1.分析王明的心态。

2.你认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智 慧 时 光  

 主持人 

梁娜茹

各位老师,晚上好!我是本次案例研讨活动的主持人梁娜茹。欢迎大家参与今晚的研讨。

下面,请按照预定的顺序开始发言,交流过程中欢迎大家积极讨论、交流。



 智慧应对课堂风波 

任江鹤

案例中的现象,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常见,作为班主任,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需要智慧去应对:

一、王明心态的分析

六年级班主任张老师正在向学生布置着大扫除任务时,王明突然在课堂上抬高腔调说笑话,惹得同学哄堂大笑,他可能有以下心态:

1.寻求关注

他可能在课堂上容易被老师和学生忽视,个人存在感不强,为了寻求关注,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同时也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望,他突然抬高腔调说笑话。

2.注意力缺失

王明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突然抬高声音说话也许是无意识行为。

3.缺乏尊重意识

家庭教育或者学校教育的缺失,造成王明课堂上的边界意识模糊不清,他也许不知道随意打断别人的话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或者他的不礼貌行为没有被别人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就发生了在课堂上随意打断老师话的行为。

王明的这种表现,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都表现出对课堂、对老师的不尊重,需要老师对这种行为进行纠正。

二、班主任处理这种情况的建议

如果我是班主任,我选择这样处理:

1.暂停讲话

当王明突然在课堂上抬高腔调惹得同学哄堂大笑时,班主任措手不及,不由怒火中烧,感觉这是学生公开挑衅,这种想法非常不可取。

我会暂停讲话,用食指竖在嘴唇上做出安静手势,用眼睛扫视全班学生一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当,学生由大笑转为安静之后,我接着布置大扫除任务。

2.保持冷静

任务布置完之后,我仍然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面对课堂上的突发问题,不当面指责王明,不把事情扩大化。

3.事后沟通

等到全班卫生大扫除结束之后,我会找到王明同学进行单独谈话。首先我会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他分享笑话,可能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而忍不住;然后我会表扬他,肯定他的幽默感,能够让全班同学哄堂大笑也是一种能力;最后我会引导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课堂秩序和师生关系的影响,告诉他这样做是破坏了课堂纪律,也是对别人的不尊重,叮嘱他以后说笑话的时候,既要看对象,也要分场合。

经过一番推心置腹的沟通之后,相信他会意识到这种行为对课堂和对老师的影响。

4.关注心理健康

妥善处理好王明的事情后,在班里暗暗做个调查,关注王明等同学的心理健康,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避免在班里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5.共同成长

作为班主任,这件事发生之后,我会更加关注课堂纪律的管理,多反思,多学习,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运用教育智慧化解课堂突发事件,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为学生树立榜样,带动学生共同成长。

总之,班主任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保持冷静、理智,既要注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到既能解决问题,又能促进学生成长。


兰 飞

基于对孩子的尊重,我们可以先进行冷处理,事后私底下找王明好好谈谈。刚柔并济,使学生心甘情愿服从管理。


主 持 人

从班主任角度来看,班主任也要不断成长,不断去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从困境中探寻成长的契机 

李瑜清

一、案例分析

案例中,王明的行为实在令人愤怒,竟然公然挑战班主任的权威,让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下不来台。好在,班主任还是非常理性的,虽然愤怒、语塞,但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在不明白事情原委的情况下,克制了自己,避免事态恶化。

案例中,王明的心态可能是这样的:

无心之失。王明同学当时是否在梦游?突然抬高腔说笑话;或者根本就是不知轻重,随口一说。

调节气氛。班主任布置大扫除,同学们认真听,教室里没有学生说话,气氛是否过于严肃,王明来活跃气氛。

故意而为。大扫除任务是同学们乐意接受的吗?如果不是,王明的行为明显是为同学们打抱不平;如果是,王明愿意接受吗?是反对吗?

二、解决措施

作为班主任,面对这类情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处理:

1.问询原因。课下,班主任可以单独询问王明突然讲笑话的动机和目的,如果是无心之失,单纯为调节气氛,可告知他这样做的危害。如果是故意而为,首先肯定王明的仗义,同时,告知王明自己的情绪,以及对他这种行为的感受,探讨提意见和建议的时机、场合,以及如何正确地提建议。

2.召开班会。王明的事件,也透露着更深层次的问题。因为家庭教育的缺失,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展现自我,如何表达情绪。作为班主任,要为学生补上这节课。同时,王明讲笑话,其余同学哄堂大笑,不否认有同学是故意而为,但大多数同学应该是习惯性起哄,并不知道个人行为的目的和危害。对这些同学,班主任要教育学生分清是非对错,如若不制止,最起码要保持沉默和漠视。

3.探索自己。著名心理畅销书作家张德芬曾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此时,班主任要从“不知所措”中抽离出来,思考解决问题的措施。同时,要认识到,学生处于青春期,思想活跃,容易激动。在面对学生的问题时,要格外冷静,并且要相信学生大部分是好的。从困境中寻找探寻个人的契机,经由他人,修炼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赵晓阳

班主任探索自己,我们更需要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信之后,他会提高对自我的要求,进而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逐步开始改变习惯,找到最美的自己!



 三点疑问,两点思考

吕新歌

本次案例叙述极为简单,仅仅134个字。读后觉得没什么让人过于难堪或者气愤的,不过是学生的一次调皮而已。

一、细读案例,产生了几点疑问

王明同学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是否与接下来的大扫除有关?还是别的内容。

王明同学平时表现如何?是爱出风头还是习惯性缺乏纪律?

张老师既发出“王明,你——你简直太过分了!”的判定,为什么又“一时语塞,不知道如何是好”?抓住学生的错点,不是很容易展开教育吗?

由此,我觉得案例中对王明同学的介绍过于简单,对于这个学生的心态还不好把握。

二、如果我是班主任,我会这样处理类似情况

1.如果笑话本身是围绕大扫除内容,我就会用平和的语气对王明说:“你等一下,我把任务安排完,你再发表你的看法。”等到安排完任务,表现出马上要投入火热的大扫除的样子,再请问一句:“王明,你还有话要讲吗?”估计,他会识趣的。

2.如果笑话有点风马牛不相及,那就立刻用幽默地告诉他:“今天的大扫除任务挺重的,需要大家抢时打扫,并且高质量完成。等到大家胜利完工时,你再用你的风趣给大家解乏吧!”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引导大家忽略王明的不和谐发声。如果张老师一时感觉王明的高声调笑话极大地挑战了老师的底线,可以严肃地请王明到指定的地点比如办公室门口等自己,也就是先让王明离开教室,这样老师可以继续安排任务,也可以暂时让混乱制造分子消失,便于老师想一想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柴冬迎

立足于人,多反思自己,在孩子的无理取闹和家长的胡搅蛮缠中发掘自己,让自己更成熟,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影响他人。

主 持 人

老师还要有大胸怀,还要会用幽默化解尴尬。



正视、接纳、帮助、成就每一个孩子 

赵晓阳

案例中班主任张老师正在布置着大扫除任务,唯独王明突然抬高腔调说笑话逗得大家哄堂大笑起来,让老师一时语塞,不知所措。王明为何会公开挑衅老师呢?他究竟是如何想的呢?

我推断或许有以下几个原因:

1.故意搞怪——缺乏规则意识

王明平常应该是纪律性不强,自控性较差。教室里此刻很安静,他感觉此刻逗笑大家,显得自己很有本事。于是就本性使然,接着老师的话讲笑话,纯属是搞怪,显示自己。这样的学生大多在班级里没有存在感,类似“空气人”,但是自我感觉良好,其他方面不逊于别人,所以找各种机会“展示自己”。

2.和老师唱对台戏——挑战老师的权威

或许王明就是我们班级里的“刺头”学生,无心学习,处处与老师做对,一直都在“战斗”,从未被“征服”。这样的学生大多对于班主任的管理意见很大,试图沟通后无果,所以开始挑战老师的权威。或许在家里,父母也是无可奈何,于是有恃无恐,处处“显摆”自己。

这两类心理归根结底还是感觉到自己“边缘化”,不受重视的结果,所以问题的根源和班主任也有关系,班主任不改变就会进入“循环模式”,师生只能彼此“折磨”下去。

那么我们班主任应该怎样来处理类似的突发情况呢?

1.巧妙让其离开现场

课堂上面对突发事件,很考验班主任的教育智慧。此时置之不理肯定是不可取的。我建议邀请王明到办公室里去,让该生离开教室,是当下最好的解决之道。不用担心不去,挑衅就说明他不愿意再听班主任的劳动安排,也不打算认真大扫除,“挑衅者”一离开,我们的课堂重归平静,继续布置任务,顺利完成大扫除。

此处做一个小小的说明,课堂上的时间很宝贵,不能因为处理一个人的问题而让所有人等着,所以此时就需要快刀斩乱麻,“四两拨千斤”,用巧妙的办法支开“挑衅者”。

2.从长计议,对症施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形成今日之“僵局”切不可一蹴而就,全部归咎为王明之错,有失偏颇;仅仅是加强管理,用班主任的权利去压制他显然不可取。

这次“挑衅”采用延迟处理的方式,班主任选择课余时间,邀请他促膝长谈,肯定他想表现自己的上进心,近期表现较好的方面,拉近心理距离;取得信任后真诚地倾听他的苦衷,他对于班级管理、老师的教育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两处提示:①对于孩子,此时孩子越能敞开心扉,提的问题越多,越能走入孩子的内心;②对于老师,无论建议有没有价值,都不要简单粗暴回绝,既是对王明的尊重,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此时,我们应该认真记录建议,与王明逐一商量可行性,确定认为最有必要的且能执行的建议,具体商讨实施方案,按计划逐步改变。等到师生关系缓和之后,委婉指出这样肆无忌惮的行为,不仅没有证明他的“过人之处”,相反拉低了他的人品。

然后运用心理学的原理,给王明一件狄罗德的睡袍,让他走上进步的快车道。班主任老师主动发现他身上的优点,比如他爱好运动,喜欢踢足球,给他机会当体育委员。实时跟进,指导他一技之长为班级服务,让他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转移注意力,弱化与老师和学生的矛盾。


兰 飞

确实如此,我们首先要确定王明是哗众取宠还是公开挑衅,以此采取不同的策略。搞清楚教育这个孩子,我究竟能做些什么,教他初步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克服自我中心的最好办法,而自我中心是所有缺点的核心。

 李 琳 

六年级了,是非对错,他们心中是有数的。该讲的道理,老师和父母早就都讲过了,他们可能会冲动,有时候需要成年人的理解、包容。



 幽默化解 智慧管理

雷艳茹

一、分析王明的心态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自我意识觉醒,渴望得到老师、家长,尤其是同伴的认可和关注。但是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想得到大家的关注并不容易。于是,有些学生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

案例中的王明在那样安静的场合中,突然故意“抬高腔调说了句笑话,惹得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起来”。王明这样做是为了求得老师和同学们关注。在安安静静的教室里,突然讲一句笑话,引起同学们的哄堂大笑,他成功地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此时的王明会很开心、很自豪,他并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合适不合适。

二、你认为班主任应该怎样处理类似情况?

1.幽默对话,轻松化解

如果此时当堂批评王明,也许是正中下怀。所以,班主任不妨顺势而为,用幽默的方式轻松化解:“王明,我还不知道呢,你居然是个笑话大王!”所有同学都看向王明,他得意洋洋。班主任继续说:“在劳动前,让大家先放松放松,你的出发点很好。只是,打断了老师的话,也扰乱了课堂,时间点没有把握好。希望你下次讲笑话时,能够想想哪个时间、哪个地点比较好。”

班主任几句话既肯定王明的幽默,又指出问题,还提出了希望。这样的方式,易于被学生接受。

2.细致观察,发现端倪

班主任要持续关注王明,除了日常的观察和必要的谈心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同学和家长来了解情况。比如:他有什么兴趣爱好?近段时间,他有什么心理变化?找出王明求关注的原因,发现了问题,才能对症下药。如果是家庭的原因,就和家长沟通;如果是成长中的孤独感,就想方设法引导他交朋友。

3.搭建舞台,大胆展示

既然王明希望得到大家的关注,不如为他搭建一个舞台,让他尽情展示自己的特长。比如:喜欢历史故事的学生,可以走上班级的“百家讲坛”为同学讲历史故事;喜欢唱歌的学生,可以做班级的领唱员,预备时为大家唱歌;喜欢运动的学生,可以推荐他组建班级足球队,教队员踢足球……

班主任可以利用每日课前的“精彩三分钟”,鼓励他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笑话。当他有了展示的舞台,求关注的目的也达到了,不当的行为也自然会消失。

4.加强交流,关注到人

班主任平时要和学生多交流,尤其是有不当行为的学生。他们正在用不当行为在告诉你:他需要关注,或者他想要特权等等。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在家庭里、学校里获得足够的爱和尊重,问题孩子也会减少很多。

总之,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班主任都要保持冷静。班主任措手不及、怒火中烧大可不必。在小学,不是极特殊的学生不会对班主任公开挑衅。只有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态,才会对学生进行观察,才会对问题进行分析,才能把问题处理好。


雷艳茹

我总是习惯从好的方面想,没有想到孩子的公开挑衅。

吕新歌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还是觉得,学生的一句笑话,虽然让老师措手不及,但是老师也不必怒火中烧——这是对老师智慧的考验。即便是学生的笑话离谱,我们作为老师,也应该能够稳稳站立在讲台,用成年人以及师者的文明正气以泰山压顶之势碾压学生一时的那个成长中的“小我”。



 绽放共情之花 

柴冬迎

看到文中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今年我所在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我觉得王明同学的情况和我们班这个女同学的情况很相似,与其说分析王明的心理,不如说是其他一部分孩子,他们对于是非、规则、教养不敏感,不在意。

王明同学的心理或许就是不懂规矩的一个表现:

他平时就没有规则意识,没有养成“老师是我的师长,他在说话的时候,我应该保持安静”。这样的礼貌习惯,可能在他的意识里面并没有这种观念。

他没有意识到打断别人说话是非常不礼貌的事情。其实在面对孩子的时候,改变孩子的观念,给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我们来说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

在面对这样的学生时,我觉得可以这样做:

首先,我要赢得家长的理解,与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观察家长是如何看待的。与家长达成一致后,共同制定教育孩子的方法。

接着,我们要与孩子共情,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人生的经历也不一样,对待孩子犯的任何错误,出现的任何问题,我们都应该用一种宽容的心态去面对他。

最后,我想用这段话和大家共勉: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任何情况的发生都是正常的,我们要以平常心面对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多关注孩子,及时和孩子一起清理成长路上的绊脚石,相信孩子一定能行,我们要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关注,多一些探索,多一些沟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兰 飞

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甚至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很稳定。而我们作为老师首先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老师如何应对课堂上的学生挑衅?

梁娜茹

课堂上学生挑衅老师,原因无非以下这些:

1.学生平时缺乏关注,想激怒老师,引起关注。

2.学生不满老师的态度或行为,为自己辩护。

3.想激怒老师,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4.纯属好玩,只为调侃老师,显摆自己聪明能干。

案例中的情况,我认为王明是想激怒老师,引起老师对他的关注和关爱,另外就是在学生面前挑衅老师,也可能是纯属好玩,只为让老师尴尬,显摆自己的聪明才干。

遇到这种事情,班主任应该怎样去处理呢?

一、稳定情绪

学生的挑衅行为,大多数时候是在其不冷静的状态下发生的。面对学生的不冷静,教师一定要先冷静下来,稳定自己的情绪,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来处理。我们不妨笑着对学生说:“王明同学,冲动是魔鬼!在冲动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往往是错误的。”然后给师生留出冷静下来的时间。这时候如果学生还有一点点理智的话,应该会考虑到事情发展下去的后果,停止自己的挑衅行为。

二、积极的暂停

《正面管教》一书里,给我们介绍了一种正面管教工具——积极的暂停。因为人们感觉更好时做得才会更好。当一件突发事情的发生,让学生的心情被生气、愤怒、怨恨、恐惧等负面情绪所控制的时候,班主任不妨帮助孩子按下“暂停键”。

学生发生挑衅行为时,会有意无意地选择自以为安全的周边环境(比如在教室),如果换一个环境,他的挑衅行为便有可能不会发生。

教师不妨对学生说:“在这里胡言乱语影响不好,下课我们到办公室去好吗?”到了办公室,教师的威严感自然提升,加之可能会有别的老师在场,学生的“气焰”自然被“打”下去了。这时候教师再问清来龙去脉,然后给他摆事实、讲道理,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

三、幽默化解

学生对老师并无恶意地调侃,我们不妨幽默一下,将“坏事”变成“好事”,说不定还能赢取不少学生“粉丝”的青睐呢!记得前几天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接新班的时候,老师简介后,说:“大家今后就叫我西早老师。”结果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就说:“啊,什么?叫洗澡老师!”这一个“洗澡老师”惹得哄堂大笑。而这个学生还为自己的聪明自鸣得意。直到全班学生都盯着他看,他才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这位老师接着说:“洗澡老师很好啊,带着大家在知识海洋里遨游,为大家心灵洗澡,这恰好是我工作的真实写照。我喜欢这个名字。”从此以后,那个调皮学生对西早老师更是敬佩有加。

学生就是学生,他的表达可能还不是非常准确到位,他的行为可能还不是那么合乎规范,他可能还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来传达心中的需求,因而,才需要我们更加耐心、更加细致、更有智慧地去包容、接纳、理解和引导他。在漫长的教育生涯中,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增进化解课堂危机的智慧,成为一名机智、豁达与学识并存的老师。


 李 琳 

《正面管教》一书中“温和而坚定”的理念贯穿其中,也是我们老师、家长双重身份下需要反复琢磨的。



 多用理智脑,少一些情绪化 

李琳

首先,在有限的案例来看,王明是不是“明摆着对张老师公开挑衅”我是存疑的。

材料没有交代王明是个怎样的孩子以及王明太高调说了句什么,这些都是判断王明心态很重要的依据。

作为六年级的孩子,班主任老师一本正经地布置大扫除工作,全班都在认真听,在这样严肃的时候“公开挑衅”,那需要师生之间有多大的隔阂呀!如果真是这样,这个问题首先就是师生关系的问题了,如果班主任不是新接班,说明张老师和学生王明之间的师生关系早就亟待修复、却一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我想是不是这样的原因,张老师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直觉判断出来。

如果是,我建议老师完全可以严肃地盯着他几分钟,然后忽略这个插曲,继续布置工作。接着,通过适当的路径再重建师生关系。

如果张老师是新接班,这属于师生的磨合期,说明老师还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这时候完全可以这样说:看来王明对今天的活动非常感兴趣,一说劳动高兴成这样,非常好,我喜欢爱劳动的孩子,一会儿劳动的时候咱们俩一组。同时,也正好在劳动中更多地观察王明、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如果张老师既不是新接班、师生关系又没有太大的对立和隔阂,有没有可能是属于无心冒犯呢?比如他对这样的大扫除不以为然,导致老师讲的时候他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注意听;当然也有可能属于纪律散漫、缺少教养等情况。

如果王明仅仅是因为对大扫除不以为然,对活动不够重视,那么老师大可不必把问题扩大化,完全可以让问题消弥于无形,如:严肃地盯着王明,请他重复一下刚才老师讲话的要点;或者善意调侃,请他补充注意事项;还可以开个善意的玩笑。

当然,这种行为不可不批评,建议老师在劳动开始后再和王明谈话,告诉他今天的行为性质非常不好,今后要多多注意。

总之,作为班主任,不管是和学生打交道还是和家长打交道,要少一些玻璃心、少一些情绪化,多联系平时的工作实践做具体分析,不要简单把学生(或家长)的行为定位为不尊重、挑衅等性质,多一些幽默、多一些理智,完全会减少很多麻烦。


柴迎冬

我常常想起当年杨卫平老师对我的灵魂之问:“你爱自己的孩子吗?如果你足够爱你自己的孩子,那每个学生都是你的孩子,你怎么能不爱自己的孩子呢?”这些年,我也做了母亲,我特别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我也渐渐学会去理解每一位家长,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每一个孩子,我发现与孩子们的相处更快乐了,与家长的沟通也更容易了。



   主持人  

  梁娜茹  

通过今晚的研讨,我们对案例中王明的心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这样类似的事例并不少见,大家的发言中有共性的思考,更有个性化的策略。首当其冲的是关注学生的心态、稳定双方情绪的前提下,巧妙运用教育智慧有效处理。

当然,后续的跟进也非常重要,希望我们在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中多共情,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今晚的研讨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分享。



微信矩阵


韩素静   徐文祥   党玲芬   于德明

郭力众   闫付庆   卜恩年   郝艳飞

司培宁   李克杰   吕   娟   任明杰


 往期推荐

案例研讨| 家长不配合,老师怎么办?

案例研讨 | 这张习惯养成表还要执行下去吗?

案例研讨 | 当白衬衣被学生涂上黑墨水,这位老师的做法你怎么看


 让优秀相互传染  让杏坛更加生辉

编辑 | 刘嘉琪

审核 | 焦兵书  李琳  李丹  郝艳飞



河南省杏坛网研社
河南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