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波|不要迷信权威
律师擅长独立思考,追求爱与自由,不迷信权威。这是理想状态。
2018年刚入行的时候,和其他新人一样,业务局面难以打开,又缺案子磨性子,练技术。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怎么办,活人不会被尿憋死。当时,我想着律师无非要会说、能写。先解决“能写”的问题,早前注册的公号又被重新拿出玩,陆续写了几篇文章。
后来发现,写文章可以“跑马车”自娱自乐,但法律文书毕竟不同网文,既要讲究行文格式,更讲究论证逻辑。
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当时实无案件实操,就网上检索大律师的辩词研究,张思之前辈的书对我最有启发,几乎每篇文章都看了十遍以上。
“能写”尚在练习中,能说也被提上日程。
为了练习说的能力,天天琢磨央妈新闻播音员的语速、语态,跟着播音练了一段时间,逐渐没有了“这个”“哪个”“额”“eng”的口头禅。但自己练并比不上实战,怎么办。
除了大量看书外,就是检索知名大律师的庭审。看看他们法庭上怎么发问、质证和辩论,应对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当时,还能看刑事庭审回播,基本上大部分知名刑事律师的庭审都能搜到。
为此还建立了庭审直播学习群。后来刑事庭审直播基本上绝迹,学习群也成了唠嗑群。
真到了实战,还是有不一样的体验,才发现之前的刻意练习真的看起来挺刻意的。枪法靠子弹喂出来的,观摩再多的庭审,看过再多的书,不如庭上拉练一次。
第一次独立开庭,汗流浃背,应该是很多律师的初体验。
后来的后来,完成河北高院、南阳新野、开封杞县等等高难度的庭审,每一次都是酣畅淋漓,每一次复盘都有改进的地方,逐渐也办成了几个无罪案件。
律师需要案子磨,有的被磨的圆滑,有的被磨的粉碎,有的被磨成一把剑,砍、割、刺样样在行,有的被磨成一把刀,切、割、削、砍、铡是常规操作。
在此期间,也走过不少弯路。比如,迷信一些知名律师,实际上这些律师的招数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律师。一般律师也这么玩,不出第二集就剧终人散了。
人家去信访,你也学着去,人家的案件无罪,你的案子被重判。为啥,因为案件不一样,人不一样,时机不一样。如果非找一下原因,至少可以列出一百个不一样。
甚至,人家的玩法,你不照着玩,你就不是负责任的律师,这种论调也很有市场。
在形成自己的辩护风格前,少不了被质疑,少不了自我怀疑。但天底下,刀剑斧钺投石器哪个用着更顺手,只有上了战场才能知道。
练枪法实现加特林正义还是先蹲三年马步扎实基本功,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南京一位老兄有几话,我记忆很深,他说律师要有天下第一的自信,没有这个自信,怎么给当事人信心,怎么抵消刑事辩护常常带来的失落感,但若真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那脑子真是要坏掉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同样,大律师的玩法,也不见得适合每个人。还是要上战场,找到适合自己的武器。不要崇拜权威,因为任何权威总能找到与之相反的权威。
适合自己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