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文波|欠钱不起牌
今天一如既往的加班研究刑事卷宗,突然想起来还有几笔律师费没有收回来,顿时感觉手里的活不香了。
不少人羞于谈钱,特别是和自由、生命搭上关系的刑事业务,律师谈钱似乎显得过于没有人情味,不符合网上那些营销号吹拉弹唱所宣扬的价值观。
自我评价,我倒不是眼里只有钱的人。这几年我也做过不少法律援助案件,目前法律援助案件保持着案件最终处理结果轻于最初量刑建议的记录。
每一起法律援助案件,阅卷笔录、证据索引、质证意见等等一个不落,开庭发问、质证、辩论从不玩套路。另外,自费援助的还有漯河故意杀人申诉、郑州涉枪申诉案等。
做法律援助,倒不是说明我有多高尚,补助是有的,且有些案件问题确实很大,容易收割成功案件。
无论何种回报,一旦愿意接受某种设定,除非不玩了,不能占了便宜反而说太便宜了,干活偷工减料。
基于市场行为的委托案件,双方谈好费用,按时交钱,尽心干活。但现实往往是复杂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执业以来,我被拖欠过几次律师费,以至于我现在基本上是“欠钱不起牌”。
在中部某省办的开设赌场案件,指控金额搞掉三分之一,直接帮当事人节省了几十万的退赃成本,检察院量刑四年,最后判缓刑,至今交通费没给全。还有个案件,结果很理想,当事人不回消息,也是拖着律师费不给。
费用高低是双方商量的,如果暂时困难,当然可以优惠,案件空间大,甚至可以仅收取差旅费。如果实在困难,又被冤得厉害,完全可以自带干粮免费做。
既然商量好了,事也办了,办的很成功,拖着费用确实让人窝火。
我经常碰到刑事案件家属提出先干活,再付费。倒也不是家属都想着不给钱,大部分确实对律师不了解,担心上当受骗。
而实际上,确实有些家属被一些所谓关系人骗得砸锅卖铁、身无分文,别说请律师的钱没了,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
刑案家属希望有个确定性的答案,哪怕是重判的答复也比“可能”“或许”“我们尽力”更有说服力。但律师不是裁判员,不是吹哨记分的人,只能努力射门,谁也不知道哪一脚能踢进去球。
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选律师困难症如何解决,也考验着家属的智慧。
扯的有点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