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光同尘,人天混成
文摘
2024-11-09 17:49
江苏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jī)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yuān)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这段话写庄子濒死时的情景。儒家注重丧葬之礼,主张死而厚葬。庄子则主张死而不葬,以天地为棺、日月星辰为陪葬的想法反映了道家的“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的思想。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临死之前,他的弟子们想要厚葬他。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这段话讲得非常好,庄子说:我死后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我躺在天地之间,“以日月为连璧”。道教讲三光——日、月、星,太阳和月亮挂在天上,就像连着的碧玉,太阳升起来,月亮落下去;月亮升起来,太阳落下去,连璧交相呼应,照着我的身体。“万物为赍送。”赍送,对于活人来讲叫赠送,对于死人来讲叫殉葬,也就是送葬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难道这还不是厚葬吗?你们还要干什么呢?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夫子,指庄子,夫子是对有大成就人的尊称,或者指超凡入圣的人;乌,指乌鸦;鸢,指老鹰。徒弟们说:“我们怕乌鸦、老鹰来吃您的身体。”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庄子说:“露在地上被乌鸦和老鹰吃,埋在土里被蝼蛄和蚂蚁吃,只能给蝼蚁吃不能给乌鸢吃,你们的想法很偏激。”这段话里面最精彩的就是:“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天地是我的棺椁,日月像连璧一样交相呼应,星辰像珠玑一样散发七彩光芒,万物都陪着我。要理解这段话不能不提到天人相应。学中医的人都知道天人相应,要把天人相应说明白其实还是蛮复杂的。《黄帝内经》讲人天同构,就是人和天的结构是相同的: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草蓂,人有毫毛;等等。人与天有相似的结构,所以可以拿来类比,比如说天圆而地方,人的脑袋是圆的,脚是方的,等等。正因为有了人天同构,所以人与天之间就可以感应。比如,天上打雷、刮风、下雨的时候,人要在家里呆着,小心出去遭雷劈;天气很冷,出去就要多穿衣服,这是一般的人天感应。其次,又讲到了人天混成。从人天同构到人天感应,再到人天混成,人与自然就能合二为一。因此,庄子说自己“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说明庄子这个时候已经做到了人天混成,已经与自然合二为一了。
再举个例子,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天是罗帐地为毡,这也是在讲人天混成。“天为罗帐地为毡”与“以天地为棺椁”,“日月星辰伴我眠”与“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都是一个意思。《吕氏春秋》讲的“其大无外,其小无内”,《道德经》讲的“和光同尘”,与庄子讲的心比身大都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在讲人天混成。这首诗不确定是谁写的,传说是朱元璋写的。朱元璋小时候的生活挺惨的,做过乞丐,当过和尚。传说他幼年在皇觉寺出家时,有一天晚上回去很晚,庙门已关,就在山门外和衣而卧,仰视着漫天星斗,吟出了这首诗,当然出家人叫作诗偈。从这个偈可以看出,有这么大的气概,也只有受命于天的人才能做到。那么,朱元璋是不是受命于天呢?是的,他后来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但是,受命于天的人不一定非要当皇帝,《黄帝内经》里讲的天子并不是特指皇帝,但凡受命于天的人都可以叫作天子。《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人生活在地上,故曰人生于地,但人的生命是由天决定的,天地合气才化生出有形的人,所以“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有有形的父母——爸爸、妈妈,还有无形的父母——天地,能应四时知万物者就是天子,什么样的人能够应四时知万物呢?受命于天的人,他一出生就是带着使命来的。他是伟大的哲学家,或者是伟大的科学家,或者是高僧大德,或者是皇帝,这些人都可以叫作天子,因为他们受命于天,是上天派到人世间来的。当然,这只是《黄帝内经》的说法。
我经常说:“放下自我,拥抱世界,世界都是你的。”只有放下自我,你才能用心去拥抱世界,无我的人最能大成,所以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我们要成人达已,帮助别人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果每成就一名医生,你就在自己的后院种下一棵杏树,最终你将拥有一大片杏林。当然,偶尔也需要达己成人,因为有一些事情还是需要特定的人才能做到,但达己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帮助别人。其实,这句话的背后也是人天混成,还可以用各种语句来表示:“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和光同尘”“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天地为棺椁,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等等。《庄子》这本书讲的道理很深奥,他擅于用寓言、讲故事的方式叙事论道,就像小朋友读的《安徒生童话》一样,但我们不能像大部分人那样随文作注,只是把文言文直译成白话文,而是需要换个角度,让大家充分理解故事背后的真正涵义。
版权声明
精选篇章摘自吴雄志教授的最新著作《《庄子》新解》。我们出于推广学术与促进知识共享的初衷,特此分享。本平台作为吴门医述心身医学部的官方公众微信号,专注于汇通儒释道医的智慧,深入探讨生命、疾病、与健康的真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247557838)开白。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您的分享。点击购买
1.下载疯子读书app(可听书)
2.文美国学-国学-《庄子》新解
3.如需帮助,请添加客服